保险中介发展瓶颈及其破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4 17:06 来源: 新浪财经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保险经济研究所所长魏华林:
保险中介组织正式现身于中国保险市场大约在2002年,是中国保险市场改革开放的结果。10年来,保险中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渐成气候。迄今,从事保险中介业务的机构已达3000多家,其中,保险经纪机构400多家,保险公估机构400多家,余者为保险代理机构。从保费收入来源的统计数据上看,来自保险中介的保费收入(包括保险公司的内部中介和外部兼业中介)高达80%,保险公司的直销业务不足20%。实践证明,保险中介的存在为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做出了无可替代的积极贡献。与此同时,作为新生事物的保险中介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纠结和问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这样的关注,与其说它是一个“热点”问题,不如说是它一个“难点”问题。保险中介问题“难”在哪里?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一是保险中介诞生的初衷及其时代背景;二是中国保险中介面临的困惑及其事实真相;三是保险中介未来的走向及其现实选择。
一、保险中介诞生的初衷及其时代背景
早在保险中介机构批设之前,保险界曾经做过一个专题研究课题,课题的名称为《中国保险中介产业政策研究》。这个研究课题有着明确的立项背景,中国保险业从1979年重获新生到上个世纪末期,20多年的发展使保险市场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发生了很多新变化,需要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中国保险业的存在和发展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的主线是市场经济。保险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具备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条件,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包括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等。这些规律运用到保险市场就是保险商品交换问题、保险产品定价问题、保险市场结构问题。课题研究的保险中介问题,属于保险市场结构范畴。课题研究需要直接回答的问题是:一个没有保险中介的保险市场是否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保险中介与中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是一种关系?
研究报告涉及的内容很多,篇幅很长,但结论只有八个字:“成也中介,败也中介”。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意:第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不能没有保险中介的存在。第二,保险中介的存在和发展是有风险的。
需要说明的是,“八字结论”里面存在两个相反的“假设”前提。“成也中介”的假设前题是保险中介按照既定规则经营;“败也中介”的假设前提是保险中介不按照既定规则经营。
然而,理论研究上的这种假定,在实践中是要被打折扣的。在现实生活中,保险中介既不可能完全按照既定规则来经营,也不可能完全不按照既定规则来经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保险市场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保险中介不是存在于在“假设”里,而是存在于“现实”中。受外部客观环境不断变化的影响,任何一个保险中介都会做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主观选择。加之市场竞争因素的客观存在,保险中介机构有时还会作出一些违反市场规则而有利于自身发展需要的选择。
10年后的今天,保险中介发展道路上所出现的沟沟坎坎,保险中介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是是非非,在某种意义上说,印证了当年研究报告所作出的预言性的结论。
眼下,不同的人对保险中介有不同的评价。就个人观点而言,中国的保险中介有功也有过,且功大过小。对保险中介问题需要一分为二,不能责备求全,既不能无视“过”的存在,也不能将“过”进行人为的“放大”。
二、保险中介面临的困惑及其事实真相
客观地说,在保险中介的问题上,很多人都面临困惑。保险业外人士困惑,保险业内人士也困惑;保险人困惑,被保险人也困惑;经营保险中介的人困惑,管理保险中介的人也困惑。相比之下,最为困惑的还是“保险中介”本身。它为中国保险业作出了那么多、那么大的贡献,到头来却落得个“里外不是人”的结果。保险人对它不满意,被保险人对它不满意,保险监管人对它也不满意,当然,保险中介人自己对自己也不一定满意。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纠结现象。个中原由种种色色,一时半会儿,难于梳理清楚。
其实,保险中介是一个大范畴,在保险中介内部包括保险代理中介、保险经纪中介、保险公估中介等等内容。保险中介问题不一定在每个保险中介机构中都存在。社会反映比较大的保险中介问题主要存在于保险代理中介组织。保险代理可以被区分为内部代理与外部代理;外部代理又可以被区分为专业代理与兼业代理,等等。保险代理组织形式不同,产生的保险中介问题也不尽相同。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保险代理人是代理保险人行使保险权利和义务的人。保险代理人的职责来源于保险人的授权。保险代理人的行为受制于保险人与之签订的保险代理合同。按照代理合同,保险人承担着保险代理人的风险责任。
按照这样的逻辑,保险代理人的问题,不仅可以从保险代理人本身寻找原因,同时可以从它的委托方,即保险公司寻找原因。在现实生活中,由保险代理合同的原因而导致保险代理出现问题的事例屡见不鲜。
所以,解开保险中介问题的“纠结”,可以分头进行,我们将之称为“上游找原因,下游找出路”。所谓“上游找原因”,就是保险代理或保险中介的上游是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上游是保险市场,……。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结合保险市场实际作出思考:到底是什么力量在左右着保险市场?左右保险市场的力量是如何左右保险市场的?链条联系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揭示出事情的真相;只有揭示事实真相,才能够找到打开保险中介问题“纠结”的办法。所谓“下游找出路”,简单地说,就是确定保险中介问题的“切入点”。
三、保险中介未来的走向及其现实选择
破解保险中介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是要寻找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应该选在哪里?保险界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些观点在实践中具有针对性,在理论上具有说服力,但操作起来比较有一定的难度,难于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就个人意见而言,可以将破解保险中介问题的“切入点”选择在保险经纪组织上。道理很简单,保险中介问题的实质是保险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从法律意义上说,保险经纪人是众多保险中介组织中唯一代表被保险人利益的保险中介组织。
不仅如此,保险经纪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如果将保险经纪问题与保险中介问题联系起来,如果将保险中介问题与保险市场问题联系起来,如果将保险市场问题与保险发展问题联系起来,那么,我们就会看到一个“联系链”。在这个联系链条中,保险业最终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发展的问题。所谓保险业的发展问题,从理论上说,就是总结保险业发展规律,寻找保险业发展路径的问题。
最终解决的问题是一个比较重大的问题。从目前中国保险市场条件来看,解决这样的大问题,不可能做到一步到位,需要分阶段、分步骤逐步进行。首先,从保险经纪入手,分析保险中介问题;其次,通过分析保险中介问题,解剖中国保险公司问题;最后,通过解剖保险公司问题,评估中国保险行业发展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将保险经纪作为解决保险中介问题的“切入点”,方法上的意义大于理论上的意义的考虑。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不仅在于保险经纪人是被保险人法律意义上的代表,而且在于保险经纪人更讲究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方向。
国际上的保险合同交易中介无非是两种,一个是经纪,另一个是代理。英国选择经纪,美、日选择代理。在他们各自国度里,均获得了成功。所以,保险中介方式本身,不存在好还之分,区别在于如何使用或经营。中国保险市场的改革开放,充满着包容性,既选择了经纪,也选择了代理。如果目前代理发展空间受阻,需要拓展经纪发展空间的话,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保险代理与保险经纪的关系。一个法人机构不能同时经营两种不同的保险中介业务,保险经纪与保险代理、保险公估等保险中介组织之间应该一定的“边界”。二是保险经纪的专业经营与多业经营的关系。从保险中介市场整体来说,既要有专卖店意义上的保险经纪机构,也要有超市意义上的保险经纪机构,鼓励保险经纪方式上的多样性。三是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上的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保险经纪作为被保险人利益的法律意义上的代表,不一定不发生违背被保险人利益的行为。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是社会对全体保险行业人员的共同要求。保险消费者利益保护有被动与主动之分,前者是指保险消费者利益受到侵害时需要做出的行为,后者是指对保险消费者保险需求的满足。相比之下,后者的意义更为重要。保险经纪的责任因此而变得更艰巨为。四是保险经纪人的保险业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传统的保险经纪业务主要是负责委托人的保险业务,现代保险经纪人除了做好保险业务之外,大量的工作是客户的风险管理,包括委托人保险标的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防范等。时代不同了,保险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如果说过去投保人买保险是为了获得损失补偿,那么,今天则主要是为了保险标的不发生损失、少发生损失。保险被视为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消费的观念正在形成,保险经纪人的工作重心因当随之发生变化,风险管理应该成为今后保险经纪人的首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