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利率市场化将如何引领银行 转型压力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7 10:21 来源: 新浪财经

  文/杨先道

  6月26日,银行指数收于654.55,较6月7日收盘的668.53,下挫13.98。6月7日人民银行调整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迈出重要一步,银行能否顺利通过存贷款定价能力和战略转型的严峻考验,能否创造令投资者满意的业绩,成为悬在银行股头上的一把韧剑。

  目前看来,这次存贷款利率浮动空间的调整将从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双向挤压银行利润。如此,在利率市场化方向既定的前提下,银行业长期受政策保护的盈利空间将面临重大考验,为此,各行普遍将占比偏低的非利息收入作为未来利润的重要增长点,而且将综合经营视为提升非利息收入的重要手段。

  但从数据来看,这个转型压力很大。

  2011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13.3万亿元,其中贷款占比51.34%,很显然,贷款是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配置的主渠道;尽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证券、保险、租赁等金融牌照,但传统的个人金融、公司金融、资金业务对四大行营业收入贡献还是高达98.90%。

  从非利息收入来讲,四大国有商业行2011年非利息收入平均占比为23.80%,但非商业银行业务对非利息收入的贡献除了中国银行有列示外,另外三大行数据有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非商业银行业务对非利息收入贡献有限。因此,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利润贡献度还不高,非商业银行业务对非利息收入的贡献很有限。

  而对分布于欧美日的7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2011年经营情况看,这些银行有4个重要特征明显不同于国内金融机构。第一,贷款在资产配置中的比重较我国四大行低了约20个百分点;第二,业务细化;第三,非利息收入占比平均达到了50%,非利息收入中非商业银行业务收入占主导;第四,净资产回报总体不高,且波动较大。

  欧美大银行超过50%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成为国内研究的标杆。但笔者认为,我国银行业利率市场化开启后的发展,可能更接近于台湾或新加坡的境况。原因在于:第一,我国人文社会环境更近于台湾新加坡,居民喜好储蓄;第二,我国股市、债市均不发达,银行资产配置除了贷款外,其他选择有限;第三,市场参与主体以国有银行、国有企业为主,银行业追捧大型国企依然是一个长期选择;普通百姓对第三方理财信心不足,银行新兴业务进展缓慢。

  这决定了我国银行业很可能不得不像台湾和新加坡同业一样,面对利息收入下降而非利息收入增长乏力的局面。

  以台湾为例。台湾地区2001年实施《金融控股公司法》后,主要金融控股非利息收入占比超过了40%,但商业银行业务依然是金控公司绝对的支撑。

  2006年至2010年,台湾地区主要金控公司不仅贷款余额及其占资产比重均有上升,且其贷款比重还高于大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水平,不过,与此相伴的是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净利息收入的大比例下降;另一方面,综合经营的金控公司非利息收入不是下降就是增长有限。因此,台湾地区主要金控公司近年较高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与利率市场化导致的利息收入大幅减少密不可分。

  同样,新加坡虽已实现利率市场化和综合经营,但其三大银行集团主要还是依赖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2011年,新加坡三大银行集团非利息收入占比仅较我国四大行平均水平高13.5个百分点,其中投行保险大约贡献了5个百分点。

  参照台湾地区本地银行存贷款利差由利率市场化后的相对高点3.37%下降到1.43%这一情况,简单将我国四大行2011年净息差调低58%,在非利息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四大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将升至42%的水平,与台湾主要金控公司目前水平相当。

  尽管42%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让人渴望,但以利息收入下降得到的被动结构调整将是国内银行业所不愿接受的。

  因此,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国内银行业可以通过综合经营等手段增加非利息收入,但更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控利息收入的大幅下降。

  (作者供职于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