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疲弱 全球经济增长之忧难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6 09:24 来源: 新浪财经国鑫黄金:制造业疲弱 全球经济增长之忧难消
全球经济放缓的趋势进一步明朗,6月份,JPMorgan全球制造业PMI为48.9,自2011年11月份以来首次跌至50的扩张收缩临界值之下,同时创出3年新低。惨淡的经济数据令全球经济蒙上阴影,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担忧依然难以消除。
美国6月份制造业PMI由5月份的53.5%降至49.7%,也是自2009年7月以来首次跌破50%。
官方公布的中国6月份制造业PMI为50.2%,环比降0.2个百分点,降幅较五月份的2.9%明显收窄,但已创7个月新低。经济下行的空间还有多大,调整是否已结束,还有待观察。
Markit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欧元区制造业PMI持平于5月份的45.1,为近三年来最低水平。此外,日本、韩国、越南6月份制造业PMI也都创出近期低点或大幅回落。
全球主要经济体似乎难以摆脱经济增长下滑之势,提振经济增长成为下半年世界各国的紧迫任务。美国经济需要稳定复苏,保增长。此前一直较为强劲的制造业,被视为美国经济复苏的主要推手之一。制造业转弱,特别是由扩张滑向萎缩,在当前房地产市场疲软,就业形势出现反复,复苏乏力的条件下,无疑给美国经济前景蒙上了阴影。失去了制造业强劲的拉动,美国实体经济更加不乐观,而且,还有面临财政悬崖、债务上限等诸多风险的可能。IMF最新的关于美国经济年度评估报告,将美国2012年和2013年实际GDP增长率分别由4月份预计的2.1%和2.4%下调至2.0%和2.25%。
欧元区经济需要促增长,重债国衰退加深,法国政府日前下调了2012和2013年经济增长预期,如果不是表现较好的德国经济强力支撑,欧元区一季度GDP增长率就已下滑,而非持平于去年第四季度,从而进入技术性衰退。最近召开的欧盟峰会取得重大进展,其中之一就是通过1200亿欧元的刺激计划,支持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德国单边紧缩的态度有所松动,在欧债危机解决方案问题上,主张紧缩与增长的双方终于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达成一致。除了最大限度寻求平衡,以显示峰会成果给外界信心之外,主要还是形势所迫,欧元区边缘国家经济衰退加深,财政缺口会进一步加大,减持目标更难以达到,需要规模更庞大的纾困计划,终归还是要德国这个最大的债权人埋单,而德国独木难支。而且,促进欧元区经济增长,也有利于从根本上筑起实体经济的防火墙,防止当前各重债国主权债务和银行业资本不足等问题恶化引发欧债蔓延的风险。
相比于美欧,中国需要做的就是稳增长。制造业连续7个月下滑,虽带来了经济下行的压力,但也是一个加速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而调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利用经济环境趋紧带来的压力,促企业结构调整,提质增效,淘汰落后产能,对传统制造业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制造业PMI的连续回落,既有外部冲击的影响,也有主动调整的考虑。
从最近公布的制造业PMI,工业增加值等数据估计,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基本已成定局,但中国经济仍处在高增长区间,今年实际增长率不会低于7.5%至8%的水平,当前主要风险是经济下行调整过程中,小企业要承受较大的调整成本和代价。当前经济状况下,小微企业面临融资困境,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部需求冲击等一系列难题。今年以来,制造业PMI虽连续下滑,但始终保持在50%的扩张水平之上,而小企业PMI连续数月低于50%,其压力可见一斑。
全球制造业疲软,经济增长放缓,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欧债形势恶化,欧元区实体经济持续低迷,进而影响到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外需,这一过程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情势不同。当时以美国为首的主要经济体迅速推出量化宽松,紧急注入流动性,稳定了金融市场和人们预期。全球经济整体上是快速触底回升的,主要经济体之间实体经济衰退的溢出效应迅速被遏制。而欧债危机具有反复发展、久拖不决的特点,其溢出效应是逐渐积累的,中国制造业PMI逐月下降,美国制造业PMI跌破50的荣枯分水岭都有欧债溢出效应逐渐累积的原因。二是后危机时期,全球经济恢复过程缺乏内生增长因素驱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是新兴的互联网科技浪潮,带动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走出衰退周期;而当前,经历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还没有形成强大的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内生增长因素,使全球经济彻底摆脱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主权债务危机的连续冲击,进入一个新的周期繁荣阶段。
当前的经济复苏和增长之忧和2008年危机导致的衰退相比,主要经济体需应对更加复杂不利的局面。短期内,启动宽松政策以刺激经济的呼声甚高,但和2008年相比,要受到更大制约。这方面,美联储需要一个观察期,以决定是否推出QE3。随着前两轮量化宽松导致其资产负债表极度膨胀,继续量化宽松受制的条件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高,而且,高失业已成为结构性问题,长期失业人口始终居高不下,很难通过货币刺激解决,再次推出QE3,其效果肯定不如前两轮。欧洲央行虽然在推出两轮LTRO之后,也面临资产负债表陡增的压力,但在近期欧元区失业率创11.1%的历史新高,制造业活动继续萎缩的情况下,在按兵不动和降息之间,如果选择将利率由1%下调至更低乃至纪录低点,加大刺激经济力度,配合1200亿欧元促增长计划,也有现实的理由。中国则不会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主要通过定向宽松减少经济在底部滞留的时间。
总之,主要经济体下半年都将面对各自现实的问题,需要在货币刺激和按兵不动之间进行权衡取舍,而真正能够从根本上扭转经济颓势、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则是结构性调整和内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