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货基疯狂缩水87% 浦银安盛规模雄起考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6 23:58 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路晓丹 北京报道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自去年6月证监会重新开始审批新基金公司以来,一年多的时间内即有7家新公司相继取得基金牌照。伴随新面孔的不断出现,行业优质资源被不断稀释,加上受市场疲弱拖累,基金的赚钱效应也越来越差。行业发展进入瓶颈期。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不得不开始反思,评判一个公司长期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行业优质资源是否应该重新整合以期为投资者寻求更好的投资收益?

  据Wind数据显示,在重新开启审批前成立的60家基金公司里,仅有浦银安盛和金元比联两家公司至今管理资产规模不足20亿元,截至9月14日,浦银安盛资产合计为17.46亿元,金元比联资产合计仅12.10亿元。

  到今年10月,钱华到浦银安盛接手工作将整满一年。此前,浦银安盛曾在一季度因货币基金发行成功,规模一度超越民生加银和诺德基金;二季度却再度跌落倒数第二。本期,我们关注浦银安盛,以探讨基金公司单纯在内部治理结构上所做的调整,是否真正能够引领业绩突围。

  规模缩水难改善

  作为第二批银行系基金中的第一家获批公司,浦银安盛成立之初也是头顶光环,怀揣梦想的。然而3年时间过去了,这家公司却至今没有摆脱亏损的命运,更因为人事动荡,规模缩水而被舆论所诟病。

  今年一季度末,浦银安盛达到了历史最高规模——52.28亿元,环比去年四季度资产规模增加了32.83亿元。而这一切,并非源于业绩提升带来的基民踊跃申购,而主要因为浦银安盛货币基金首募规模高达37.7亿份。据了解,浦发银行一家的渠道就为这只基金贡献了25亿元。可惜,受今年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影响,浦银安盛货币基金二季度末规模仅剩下4.88亿份,缩水幅度超过87%,浦银的资产规模也因此重回20亿元以下。同为第二批银行系基金,成立于浦银安盛之后的农银汇理资产规模二季度末已达191亿元,而民生加银也略优于浦银安盛,达到26.37亿元。

  与规模缩水相伴随的往往是公司亏损。据浦发银行2011年中报数据,该行对浦银安盛投资的1.02亿元,账面余额仅剩3326.4万元。由此估算,浦银安盛已经将2亿元的资本金烧掉近7成。

  上海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6000多万的资本金,考虑到人力成本、办公室租金、系统使用成本等固定费用,如果股东方不继续注资,这样的公司肯定撑不了多久。”但是该人士也表示:“虽然近期基金公司股权转让的例子并不少,但是真的距离股东撤资,公司关门还很远。基金牌照依然是稀缺物,股东不会轻易放弃牌照。而浦银安盛作为银行系的基金,更加不会担心这个问题,浦发银行的继续注资是可以预期的。”

  浦银安盛基金内部人士也证实:“股东增资一直在密切谈判中,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是这个事情一直在推进。浦发银行从战略考虑,也不会轻易放弃浦银安盛。”

  而金元比联显然没有浦银安盛的好运,市场有传言称,该公司外方股东比利时联合资产管理公司计划通过股权转让甩掉金元比联这个包袱。但是该公司对此称:并未得到相关消息。

  高管换血成效待考量

  去年年底,伴随公司高管、投研全面换血,浦银安盛正式进入钱华时代。据该公司内部人士透露:钱华到任后,除大规模招兵买马外,在投研体系上的主要作为是,扩容投资决策委员会,将基金经理纳入投决会,以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而在市场体系上,则是针对市场化的考核体系,增配销售人手,改革渠道战略,在渠道上注重和中小银行的合作。而在新产品发行节奏上,浦银安盛目前审批中的产品是两只封闭型基金。

  然而,从目前结果来看,浦银安盛旗下3只偏股型基金中,浦银安盛红利精选今年业绩有所提振,在同类基金排名中,从2010年的后1/2跻身前1/3;而浦银安盛价值成长在327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位列203,浦银安盛精致生活在167只偏股型基金中位列99。

  浦银安盛表示:“从目前来看,新高管的加入给浦银安盛带来了全新的、有益的管理方法。发展目标方面,公司初步确立了业绩和发行规模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第一步建设目标。”

  今年5月,离开老东家的张嘉宾也正式执掌金元比联。日前,他曾对媒体满怀豪情地表示,未来三年里,争取让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100亿元。而金元比联旗下5只偏股型基金,年内净值排名均处于行业后1/2阵营。

  一基金持有人对记者坦言:“我不关注你怎么改革,我要的是业绩,是赚钱!”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