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归真堂开放熊场熊到底疼是不疼(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3 00: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2日上午,饱受争议的归真堂终于开放其养熊基地、引胆过程,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记者受邀进入熊场,亲眼目睹了“活熊取胆”的全过程。但是,开放熊场难掩公众质疑,虽然归真堂一再声称黑熊养殖、引胆既“科学”又“人道”,可争论之声始终不绝于耳。熊胆产业将何去何从?归真堂、亚洲动物基金会、媒体短兵相接,再次展开激烈的交锋。

  “活熊取胆”看起来很“平静”

  22日上午7时30分,带着众多疑问,记者与一百多位全国各地媒体工作者,一起进入位于福建惠安黄塘镇虎窟村的“归真堂生物园”。

  汽车开进生物园,经过短暂盘旋来到山顶的一个黑熊散养区。越过矮墙可以看到,十几亩大小的散养区内有五六十只幼年黑熊在活动。散养区后方,是一排排的熊舍,隐约能够听到黑熊的吼叫声。

  为了让记者们拥有与黑熊更加亲近的接触,归真堂准备了不少黄瓜、胡萝卜和苹果,供大家给黑熊喂食。果然,在“美食”的诱惑下,一只只小黑熊在围墙边、栏杆上戏耍,争抢着食物。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生物园共有六百多头黑熊。黑熊要三岁以上才可引胆汁,眼前这几十头还属幼熊,尚未取过胆汁。

  紧挨散养区的,就是万众瞩目的“熊胆引流区”。透过外围的铁丝网可以看到,这里分布着五座长约50米、宽约20米的水泥房子。

  前来参观的媒体记者按照归真堂发放的参观证编号,在引流区前排队等候叫号。上午8时20分许,记者按要求穿着防疫服后进入熊胆汁引流室,引流室内分布着两排熊舍和两排引胆用的铁笼。

  在两名讲解员的讲解下,三名引流员开始演示引胆过程。引流员先用酒精为黑熊瘘口消毒,再用一根长约八公分的引流针插入瘘口,大约一百毫升的熊胆汁随即流出。工作人员拔出引流针,再次为瘘口消毒。引流完成,整个过程大约半分钟。

  记者注意到,整个引流过程黑熊体态平静,一直在进食。“黑熊引流过程中是否有痛感,为何如此平静?”“是不是像外界猜测给它们打了麻药?”对于记者的一系列问题,归真堂工作人员始终未正面回应,而是表示可待后面的座谈会再提问。

  就在熊场参观的过程中,有记者发现在繁殖区附近有一个大门紧锁的神秘手术室。经过与归真堂多方交涉后,手术室大门打开,媒体人士被允许进入拍摄、观看。

  走进这间小小的黑熊手术室可以看到,里面分为手术区、办公区和无菌区。手术区只有三张金属手术台和一些废弃的药盒。无菌区只能看到一张不锈钢桌子。

  人工造瘘手术台用不锈钢制成,每张大概1.5米长、半米宽,两边装有用于捆绑固定的5个钢扣环。工作人员介绍,“黑熊经过麻醉后,就绑在上面做手术。”

  熊场开放难抑公众质疑

  场内黑熊貌似很“和谐”,而场外的交锋却更加激烈。当天早晨6时30分左右,在网络上高举抵制“活熊取胆”大旗的亚洲动物基金多名工作人员出现在惠安,要求跟随媒体一起参观养熊基地,却未获得归真堂方面许可。

  亚洲动物基金中国区对外事务总监张小海告诉记者,“归真堂没有给理由,只是让我等消息。”

  当天上午8时24分,亚洲动物基金会在其官方微博(http://weibo.com)上发表声明,“今天凌晨2点包括了兽医等专业人员的亚洲动物基金团队赶到惠安,并于6时30分提前到达归真堂开放日指定的集合地点,主动和接待方进行多次交涉,但对方均以“在沟通中”予以回避。期间,我们被告知不得进入养熊场,致使我们最终未能成行。”

  针对于亚洲动物基金会代表未被允许参观养熊场一事,归真堂公司董事会秘书吴亚于当天下午解释,亚基会工作人员突然造访,没有履行公司之前公告公布的报到、登记程序。

  “为了回应该基金会的要求,公司已决定22日下午为亚基会工作人员安排熊场参观专场,但目前还未接到亚基会的反馈电话。”吴亚说。

  然后,亚洲动物基金方面对此却并不买账。张小海说,本月18日归真堂在公开信中明确邀请亚洲动物基金前来考察,我们于19日正式恢复对方接受邀请,期间进行多次沟通,直至昨日下午仍在等待确认答复。“我们对今早接待方的行为和态度感到十分不解和失望。”

  进不去的有意见,进场参观的也心存疑虑。不少媒体记者坦言,对于“活熊取胆”大家都是外行,为何不让更加专业的亚洲动物基金人士一同参观?

  一位来自北京的记者说,熊胆引流室内光线暗淡,归真堂方面不允许使用闪光灯,而给熊引胆的铁笼位置极低,难以看清引流员给黑熊插管引流的动作,也看不到黑熊的瘘口。整个引流过程不到半分钟,为何工作人员一直催促记者离开,却不回答记者任何问题?

  熊胆替代路在何方?

  熊场参观活动结束后,各路记者被陆续劝离养熊场,乘车来到惠安东南大酒店,参加归真堂安排的专家座谈会。会场内,由归真堂邀请的15位中医药和动物研究领域的专家坐镇主席台,接受各路记者轮番“轰炸”。

  “熊胆作为中药原料是否能被替代?”“一头熊能够为归真堂创造多少效益?”“归真堂是否存在熊胆粉违规滥用的问题?”各路记者相继抛出一连串“麻辣问题”,场面异常紧张激烈。

  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世臣指出,养熊取胆在我国现在的法律法规状态下是允许的。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周荣汉说:“活熊取胆时我不知道熊的感觉,但从熊的表面现象,没有感觉到熊有(反应)。”

  在场专家认为,作为传统中药的重要来源,我国的“养熊引胆”早已摆脱过去“接管子、挂袋子、夹铁板”的野蛮生产阶段。从归真堂的生产流程来看,其“养熊引胆”技术规范合法,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要求。

  “一头熊能产生多少经济效益?上市能够给归真堂带来多大效益?”对于如此咄咄逼人的问题,归真堂负责人坦言:“3岁以上的熊才能引胆,一头熊可采胆汁25年。”同时,公司股东张志鋆也表示,由于目前公司处于上市前的缄默期,关于财务方面的问题恕难回答。

  争论虽然激烈,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专家座谈会却并未达成共识。会议尾声,张志鋆仍然表示:“归真堂是一家合法合规的企业,成长性非常好,我对公司上市有信心。”

  “不管结论如何,此次熊胆之争本身就是一次重大进步。”中国药科大学博导、尚靖教授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人人都来关心动物,人人都加入舆论监督的行列,本身就代表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尚靖指出,由于中药特别是动物药的标准化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良好解决,因此在动物药替代品研究方面一直难有重大突破。希望能以此次归真堂事件为契机,推动社会更加关注动物保护,关注动物药替代品研究,真正推进我国动物福利保护工作的进步和中药产业的科学发展。

  (记者胡苏)

  新华社福建惠安2月22日专电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