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社科院报告:江苏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1 04:2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定军

  “(上海)尖端的制造业是不是到江苏去了?!”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想知道这个答案。

  根据国家统计局审核的数据,2011年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倒数前3名,都在1位数以下。而同期的江苏仍为11%,保持2位数的增速。

  而根据中国社科院2月29日发布的《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2010年江苏的经济综合竞争力位于全国第一,比2006年的第三位有所提高。同期,上海、北京在2010年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在全国第三、第四,比2006年排名分别下降了2个、1个位次。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李闽榕(微博)分析,江苏位居全国竞争力第一并不稀奇。目前像广东、浙江、上海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商品出口增速下降。但是江苏主要以科技推动来做大产业,其科技研发投入在全国第一。尤其是在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方面建树比较大。

  下降的也不仅仅是沿海发达省市。中部的河南、山西,东北的吉林、黑龙江等位次也有所下降。

  接下来,全国各个省份仍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俊指出,即使是目前发展较快的中西部,未来的前景并不乐观。下一步中西部的制造业面临着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在有些行业表现非常明显。

  “资源环境的约束,在所有省份日益加剧,这是在‘十二五’或者是更长时间整个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韩俊表示。

  江苏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一

  江苏所以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与其科技竞争力比较强有关。比如该省2010年科技研发的经费位居全国第一,比2006年科技研发投入位居全国第二的名次上升了一位。该省的高等学校数,高校任教教师数等,也位居全国第一。

  李闽榕告诉记者,江苏很多大企业的科技实力比较强,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多,其经济总量有望快速上升。

  比如,2011年广东、江苏和山东继续稳居三甲,广东的GDP首次突破5万亿元,达到5.3万亿元;江苏、山东分别为4.9万亿元和4.5万亿元,距离赶超和挑战广东第一GDP大省的地位似乎只有一步之遥。

  “其实科技投入对于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在很多地方也有表现,比如武汉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几年发展快,这使得湖北2010年的综合竞争力比06年跃升2位,首次进入前10位。”他说。

  金碚认为,上海综合竞争力位次下降,江苏上升,是不是上海最近大力发展金融业、服务业,结果尖端的制造业跑到江苏的昆山等地了,这需要好好研究。

  他认为,上海过去是中国高端制造业最强的地区,未来似乎也不应该放弃高端制造业。

  “中国的竞争力往哪儿走,哪一个省能够成为真正的工业强省?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北京肯定没戏,上海有戏吗?高级的尖端的制造业在哪儿呢?”金碚在当日举行的蓝皮书发布暨省域经济研讨会上连续发出疑问。

  处于转型阵痛期省份名次降低

  在中西部经济的整体实力与东部缩小时,中西部的一些省市的综合竞争力也在下降。

  其中山西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在2010年比2006年下降了5个位次,河南下降了4个位次,湖南下降了2个位次,广西下降了3个位次。甘肃、云南分别下降了1个位次。东北的黑龙江以及吉林也分别下降了3个位次。

  同期,湖北、安徽、重庆、青海、贵州、陕西等地的位次则上升,其中重庆的位次上升达到6个位次,首次在2010年达到19位。

  对此,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陈栋生认为,这与各地的转型没有完成有关。比如河南和山西都是煤炭大省,过去关闭小煤矿使得其资源优势有所下降。而陕西、内蒙古由于资源开发晚,加上煤炭比较浅,开采成本低,其煤炭资源整理的成本就低。

  因此中西部省份的转型,尽管与东部不一样,但仍有难度。东部是受到出口形势不利的影响,要腾笼换鸟;中西部是要如何推进好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不要发生很多问题。

  陈栋生认为,即使是重庆,目前发展快仍是暂时的。因为像富士康之类的产业,都是西方淘汰的代工产业,重庆大力发展只能暂时解决就业问题,“未来如果科技支撑上不起来,转型仍存在很大的难度。”他说。

  而事实上,尽管中西部经济很多省份发展非常快,但是在全国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不高,这与很多发展方式没有转换有关。

  中国社科院专家倪鹏飞认为,很多城市搞城市化,就是把农村的人口真正转移到城市来,大搞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城市里发展就是靠自己挖坑、铺路,表面上看经济在增长,但是产业没有增长。

  “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对土地制度的安排、金融制度的安排、产业政策的安排,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对于目前的安排是不是要有一个反思?”他说。

  韩俊同时认为,人口红利从全国来讲正在逐渐消失,中西部也不可能逃脱。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推进,将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以及周边国家的低劳动力成本发展制造业的双重压力。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