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胶囊厂商蜀中制药发迹史:当年曾拿假药救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6 02:18 来源: 中国网

  每经记者 刘林鹏 发自成都

  4月24日正午,四川盆地的气温渐渐升高。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中山大道,蜀中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蜀中制药)大门口人少车稀,几位保安警惕地对进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查问。

  自毒胶囊事件爆发以来,蜀中制药以近乎封闭的姿态来应对人们的质疑。唯一一次回应是在央视曝光次日,其办公室经理宣称“产品自检合格”。

  然而,4月19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胶囊铬超标名单中,蜀中制药的阿莫西林胶囊赫然在列,这家企业也因此被四川省食药监局立案调查。

  该公司使用的问题胶囊从何而来,其频频低价中标又是如何做到的?随着《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逐渐深入,蜀中制药鲜亮的发迹史背后,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浮出水面。

  胶囊来源之谜

  4月19日,国家食药监局的一纸公告否决了蜀中制药此前“自检合格”的说法:蜀中制药生产的阿莫西林胶囊(批号111102)铬含量达7ppm,超过了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的“每千克含铬量不超过2毫克”。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局次日查封了蜀中胶囊剂生产场所,并立案调查。

  此番涉事的胶囊究竟来自何方?截至昨晚(4月25日),四川省食药监局仍没有调查结果。

  蜀中制药的一份简介称,公司在德阳的生产基地占地180余亩,4个主体车间中,二综合车间拥有24条空心胶囊生产线等,可产胶囊150亿粒。

  而早在2005年,四川蜀中药业集团董事长安好义斥资数千万元,在河南安阳内黄县建设河南昊海公司。昊海官网信息显示,公司具备120亿粒空心胶囊以及1800吨明胶的生产能力。

  蜀中制药的空心胶囊是德阳生产的,还是来自昊海药业,或者来自其他渠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得了一份蜀中制药 《2006年度会计报表附注》,应付账款一项显示:四川蜀中药业集团河南昊海药业有限公司的金额为2125959.47元。蜀中制药《2007年度会计报表附注》显示,昊海是蜀中制药的子公司,蜀中制药持有昊海31%股权。此外,应付账款按主要客户来划分,昊海药业是其前十名客户——蜀中制药与昊海的关联交易金额超过1500万。

  安好义曾公开表示:“50粒的阿莫西林,蜀中除了原料之外的成本可以降到6毛钱,而很多企业可能要9毛钱。自建胶囊厂能把胶囊剂的生产成本至少降低20%。”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试图采访昊海药业,但该公司在官网上公布的几个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低价之谜

  记者获得的权威资料显示,蜀中制药在2000年的营业收入只有1906万元,到2010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9.3亿元(被媒体报道为20亿元),上缴税金也从135万元暴增至5457万元。如今,蜀中制药拥有国药准字品种200多个、六大剂型。其中包括阿莫西林胶囊、盖克感冒胶囊、复方板蓝根颗粒、氨咖黄敏胶囊等八个普药拳头品种,也因此,蜀中被称为“普药大王”。在业界看来,蜀中制药还是出了名的“低价杀手”。

  2009年中药材大幅上涨之后,蜀中制药的基药产品在四川、安徽等地,以国家指导价的1/4~1/3中标。2010年8月30日公布的一批中标结果显示,蜀中制药10g、20袋规格的板蓝根颗粒中标价为2.35元,而国家指导价为10.8元。

  人们对蜀中制药低价之谜的兴趣,还在于早年安好义控股下的四川生物化学制药厂的“假药救灾”事件。

  刊登于1998年10月7日人民日报的 《救灾药品中查出假劣药品》报道称,四川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的诺氟沙星胶囊970605批号为不合格产品,且掺有其他化学物质,判定为假药。责成四川省卫生厅吊销该厂该品种的生产批准文号,并没收假药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同时责令该企业停产整顿。

  2011年4月,蜀中制药中药GMP还曾被收回。蜀中药业经历半年停产整改,于去年10月重获中药GMP证书。代价是一张630万元的罚单——据称是四川省对医药企业处罚最大的一笔。

  2012年3月,四川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官网发布的《关于停止采购部分上网药品的通知》显示,因截至2月29日未补充合格资质,蜀中制药香砂养胃丸、藿香正气水等两款药品取消挂网,医疗机构不得再采购。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至今因产品质量问题,蜀中制药近40个批次药品被各级监管部门通报过。

  (实习生熊玥伽对本文亦有贡献)

  ·延伸阅读

  安好义的“蜀中系”

  一手打造“普药王国”的安好义究竟是何许人也?

  1975年,年仅18岁的安好义,子承父业开始从事乡村医生,5年后,他在河南省内黄县从事中药材批发经营。1989年,他到河北省安国市创办了一家药材行。4年后,他扩大了药材行的经营规模,同时兼营西药。从1995年4月,安好义开始转战四川,在1995年4月~1997年8月之间,他出任成都市新津医疗器械厂副厂长。在1997年9月至1999年1月,安好义曾经是四川省生物化学制药厂董事长兼厂长,并且控股该厂。《人民日报》关于“假药救灾”的报道也正是于这期间刊登。资料显示,蜀中制药成立于1998年,当时四川省食品总公司出资30.5万元,广汉市食品公司出资8万元,广汉市三水工业公司出资19万元,赵素清出资517.5万元。资料显示,今年49岁的赵素清(女),来自河南省内黄县,此地恰好是安好义的家乡。1998年12月15日,蜀中制药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同意成都市新津医疗器械厂和安志远将其在四川省生物化学制药厂所持有的517.5万元股份转让给赵素清。赵素清被推选为蜀中制药的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

  4年后,安好义把四川省食品总公司、广汉市食品公司、广汉市三水工业公司所持有的蜀中制药的股份收入囊中,同时蜀中制药的注册资本由230万元增加至2000万元。增资后,安好义占总股本的74.13%,赵素清占总股本的25.87%,安好义在此时成为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四川省生物化学制药厂位于广汉市三水镇,如今的蜀中制药也位于此地。从1999年1月开始,安好义出任蜀中制药的总经理,全面主持蜀中制药的工作,3年后其任蜀中制药董事长。2004年,蜀中制药增资至8100万元,同时又引进了4位新股东。值得注意的是,这4位新股东中有3位来自河南省内黄县。

  此后,蜀中制药不断扩张。一个涉足印务、包装、医药贸易、担保等多个领域,横跨四川、河南等地的“蜀中系”渐渐成形。(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