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成煤老板眼中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2 00:32 来源: 中国经营报

  黄杰

  红碱淖成陕蒙能源大战牺牲品

  “不就是一大片海子嘛,让它早点干了吧,干得越早,我们的收益就越大。”近日,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煤老板老贺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红碱淖的存在让他十分不爽。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林兔镇与内蒙古鄂尔多斯新街镇交界处,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

  由于这汪湖水下面埋藏着价值100亿元以上的煤炭财富,加上红碱淖保护区周边300平方公里范围内可能埋藏的煤炭,意味着可能有上千亿元的煤炭财富因为红碱淖仍然处于沉睡之中,红碱淖自然就成了煤老板的“眼中钉”。

  当政者的理念却与老贺们的煤炭发展观格格不入。“绝不能让红碱淖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我们还要花更大的代价,划更大的范围,捍卫红碱淖的存在。”刚刚获任神木县旅游局局长的雷杰祥掷地有声。

  虽然神木县决心很大,但在鄂尔多斯这边,已经投产了3家大型煤炭企业。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的马泰壕煤矿,井口距离红碱淖湖面直线距离仅为3.6公里;更加要命的是,按照发改委批准的规划,该煤矿将跨越蒙陕两省区边界,吃掉红碱淖1/4的湖面。

  红碱淖因煤而殇,甚至完全消失的命运,似乎已到眼前。

  渔场之死

  “很多国家领导人都曾经享用过红碱淖美味的原生态水煮鱼,但现在已经没有真正的红碱淖水煮鱼了。”老刘的餐馆就在红碱淖风景区入口处不远,在此经商5年,老刘经历了红碱淖从水美鱼肥到水涸鱼绝的生态之变。

  老刘的水煮鱼店仍在营业。他告诉记者,为保住特色水煮鱼产业,当地在红碱淖湖边不远处挖了十多个人工养殖鱼塘。“人工鱼塘的水全靠抽取地下水补给”,红碱淖的水位连年下降,如今pH值已经达到9~9.5以上,这水养鱼根本不可能。

  周边还有十多家大同小异的红碱淖水煮鱼饭馆。“这里的店,清一色都是鱼塘鱼,不可能有红碱淖鲤鱼。”老刘告诉记者。

  红碱淖鲤鱼缘何消失?这与陕蒙两省区争夺渔业资源有很大关系。老刘已经作古的父亲曾在神木县红碱淖渔场工作,是当年渔业之争的“见证者”。

  “那时候红碱淖里面出产的鲤鱼最大的有六七公斤重,年产渔业资源上百万公斤,周边陕蒙两省区,有数十万人吃鱼,就靠红碱淖了。”老刘告诉记者,他年轻时经常跟父亲下湖拉网,最多的时候一网可以捕鱼几万斤。

  因为渔业资源丰富,红碱淖一开始就是陕蒙两省区的必争之地。“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旗和榆林市的神木县,大家都抢资源。”老刘告诉记者,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国家曾经出面协调,同意内蒙古方面在红碱淖北岸也建立渔场。

  在红碱淖湖边陕蒙省界处,迄今仍可看到我国最为严格的省界标志。陕西省神木县方面透露,“内蒙古方面用铁丝网拉起了数十公里长的界限”。但伊金霍洛旗官方却指出,“那些铁丝网分明就是陕西省方面搞的,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我们的牧民过去捕鱼。”

  不过,双方的争执在五六年以前自动止息了,因为 “两家的渔场都已经全部死了”,鱼死的原因在于“水位不断下降导致湖水的pH值最高达到9.7”。陕西省去年底发布的公告称,“由于红碱淖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速度下降,水域面积已经从1996年的67平方公里缩小到现在的41.8平方公里,水质不断恶化,红碱淖水域的鱼类已经基本消失。”

  水源之战

  环湖一周,更能感受红碱淖作为中国最大沙漠绿洲的意义与作用。

  作为红碱淖水域稀有物种——遗鸥的保护者,王中强眼中的红碱淖,正在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他告诉记者,2006年~2011年红碱淖水位下降了30~60厘米,2011年红碱淖的面积只剩下3288公顷,同比减少232公顷,与10年前相比减少1500公顷,与1969年历史最高的10000公顷相比缩水2/3,根据最近5年以来的缩水速度推断,红碱淖在10年以内将会干涸。

  除了自然条件导致的长流河和季节河纷纷干涸之外,陕西认为,鄂尔多斯兴建康巴什新城,进而截流筑坝,直接导致红碱淖成为死水。

  本报记者沿湖走访看到,内蒙古方面已在红碱淖两条主要补水河——流营盘河和蟒盖兔河上分别修建两座水库蓄水。流营盘河是红碱淖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河流,占河水汇入总流量的30.6%,而今鄂尔多斯兴建的扎萨克水库将流营盘河拦腰截断,使得汇入红碱淖的河段干涸。

  神木县的老渔民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伊金霍洛旗和鄂尔多斯方面就一度扬言,陕西不让他们借助红碱淖发展渔业和旅游业,就要截断上游来水”,如今“恶梦成真”。

  地下水自然喷出也是红碱淖主要的水源补给通道,如今,这条路也被堵死了。监测资料显示, 1995年以来,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6厘米,是沙漠草滩地区人工抽取浅层地下水灌溉与生态林建设用水大幅增加所致。

  榆林市人大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指出,不单单是伊金霍洛旗在与神木县争夺水资源,神木县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利用,也是导致红碱淖加速死亡的主因。

  同时,“在神木境内,村民与当地煤矿之间为了水源的争执,也此起彼伏。”前述榆林市人大官员告诉记者,神木县接近100平方公里的煤矿采空区,导致地面塌陷与水源干涸,当地的上万人已经沦为生态恶化的受害者。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农牧业局一位官员直言,减少地下水的破坏,才是最大的生态保护。同时,他亦坦言,内蒙古方面截流造城发展工业,“堪称罪过”。

  目前,神木县正在制定通过引入地下水补充红碱淖湖面水源的计划。据神木县旅游局副局长张杰介绍,“未来可能会计划在红碱淖周边打200眼左右的深水机井,通过地下水源补给,力争让现有水位不下降。”

  煤炭之利

  产能高达800万吨的内蒙古马泰壕煤矿,就像红碱淖被神木煤老板视为眼中钉一样,构成了神木保护红碱淖最大的敌人和杀手。

  据记者了解,一开始马泰壕煤矿设计年产能仅为240万吨,但在国家有关部委政策的助力下,项目建设规模从每年240万吨上调至每年800万吨,进而将红碱淖大片水域划入其中。

  该项目规划于2010年8月14日获得发改委批复,8月19日获得国土资源部的批复。但两部委均未对马泰壕煤矿规划为何可以跨省区进入陕西、乃至横切红碱淖湖面作出解释。

  在项目规划获得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批复前,陕西省也曾出面干预,但马泰壕煤矿采取“白天停工、晚上摸黑”的方式,继续推进,最终将“大米熬成稀饭”,成功获得批复。

  内蒙古汇能集团尔林兔煤矿是揳入红碱淖的第二颗“钉子”,该矿井范围约70平方公里, 23%位于神木县中鸡镇境内。

  “我们正在发起保护红碱淖的狙击战,一定要想尽办法,促使发改委对马泰壕煤矿规划的方案予以变更。”神木县旅游局局长雷杰祥表示,仅从透水角度看,眼下40平方公里的水域总量一旦被灌入煤矿坑道,就可能诱发中国煤炭开采史上最可怕的透水矿难。

  然而,内蒙古方面对于煤矿开采是否会导致红碱淖干涸,一直闭口不提。去年,内蒙古还拒绝了与陕西一起申请红碱淖为国家级生态保护区的倡议。

  雷杰祥表示,“他们根本不把红碱淖当回事,只想早点把湖水弄干,好依照国家发改委以及国土资源部的批复,去下面挖煤。”

  有此类想法的不仅仅是内蒙古方面,聚集在神木县的一大批煤老板都持这一心态。

  红碱淖一旦成为国家级生态保护区,就意味着周边会有超过300平方公里的区域将被政策性“冻结”。因此,在升级国家级之前,如何将红碱淖“吃干榨尽”,成为蒙陕两省区煤老板共同一致的目标。

  李雅宏对本文亦有贡献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