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郑渊洁父子比拼生财之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9 09:45 来源: 南方周末

  “50后”的“童话大王”郑渊洁正在老去,“80后”的儿子郑亚旗当起创业先锋,要将父亲笔下的虚拟人物变成摇钱树。但是将一项完全靠兴趣和长期单打独斗的事业商业化并非易事,哪怕这事业看起来足够炫丽和前卫。

  2011年12月6日,郑渊洁戴了一顶绣着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公司标志的帽子出门,南方周末记者问道:“这是Z星球的帽子吗?”“是啊。帽子是专门为我做的。”郑渊洁答道。

  郑渊洁被称为“中国童话大王”,30年前创造了一个名叫皮皮鲁的童话角色,之后一发不可收。不过,现在皮皮鲁公司的CEO(首席执行官)是他的出生于1983年的儿子郑亚旗,“Z星球”是其推出的一款网游,号称是“中国第一款网络普法游戏”。

  郑亚旗最近穿梭于投资圈的一些会议和论坛上,他是来为皮皮鲁公司找投资的。他这样向投资人推介自己:小学毕业便辍学的郑亚旗,在家庭式的“私塾”教育中,穿梭于童话故事之间,18岁成人后的郑亚旗开始经济独立,打过工、创过业,最终选择了将皮皮鲁品牌发扬光大。

  如果郑渊洁有心将童话作品打造成一门大生意,郑亚旗肯定是他最信任的一个人。其实7年前郑亚旗就鼓动郑渊洁“商业一些”,并开始了一些合作。但是,“80后”的儿子能否把“50后”老爸创造的那些虚拟符号变成一棵真正的摇钱树,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一个是作家思维,一个是商人头脑,郑渊洁和郑亚旗合作默契,但也难免产生分歧。(CFP/图)一个是作家思维,一个是商人头脑,郑渊洁和郑亚旗合作默契,但也难免产生分歧。(CFP/图)

  儿子毙掉老子的稿件

  郑亚旗辍学之后,郑渊洁自编了十来本“教材”培养他,像《皮皮鲁和419宗罪》、《老爸再送你100条命》,内容涉及法律、生活自救等,这些书后来陆续出版。不过,现在郑亚旗长大成人,反过来“教育”老爸:为什么不开讲堂,以一种新的方式推广“家族品牌”呢?

  郑渊洁是作家思维,一开始并不同意,说既然已写成了文字,就没必要再开讲堂。郑亚旗反驳道:“孔子和苏格拉底一个字没写,但都是大师、伟大的教育家。”郑渊洁最终被儿子说服,现在他对皮皮鲁讲堂乐此不疲。

  2004年底,经过儿子多次怂恿和“激将”,郑渊洁答应把童话造型“皮皮鲁”改编成漫画。和以往一样,郑渊洁是《皮皮鲁》系列漫画的唯一撰稿人,而主编则由郑亚旗担任。这是父子俩第一次合作。“他不想把自己变成一个商人,那我来。”郑亚旗说。

  创办初期,郑亚旗颇有决心,他曾毙掉了郑渊洁新写的60篇“迷你皮皮鲁童话”中的42篇。现在这份画册已变身为一本杂志,并俨然成了郑亚旗运作校园活动的“特刊”。

  郑亚旗没听说过“拼爹”这个词,但他经常被人评价“别人挣钱靠脑子,你挣钱靠老子”。这个时候首先起来反驳的是郑渊洁,称儿子当年自己出去创过业,且没有利用他的人脉资源。

  不过现在,郑渊洁毫无疑问是郑亚旗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公司代言人——不管是在访谈节目中谈儿子的商业头脑,还是在小学生开学典礼上“植入”儿童网游。

  儿子包装老爸的生意,老爸则把儿子包装成了一个精明、人脉活络的创业者,一名成长路径独特但性格洒脱、成熟的年轻人。几年来无数次的出镜也让郑亚旗学会了如何快速推销自己。他语速飞快,有时会模仿父亲的坦率,但仍透出一股圆滑世故之气。

  半路杀出的“策划人”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在2006年签下了郑渊洁的图书授权,声称至今已卖出两千多万册。郑渊洁由此跻身“最富作家”的行列。社长张秋林很感激郑渊洁,甚至现在整个出版社的电话彩铃都是《皮皮鲁之歌》。他们二人从1986年就开始打交道,如果再往前追溯一下,两人在上世纪60年代末就有交集,当时郑渊洁在南昌当兵。“他的女朋友是我的暗恋对象。”张秋林说。

  尽管张秋林说哥俩关系很铁,“只要我出马,拿下郑渊洁的授权肯定不在话下”。但由于郑渊洁要的版税很高,他们磨叽到2005年底才开始合作。

  “当时我和郑渊洁接的头,”张秋林对南方周末记者称,“郑亚旗也常出来,他提出来要做策划人。”

  现在郑亚旗的头衔上还印有“《皮皮鲁总动员》图书策划人”,这一项目其实是将郑渊洁的旧作重新出版。“交给我来包装运作,我就要拿策划费。”郑亚旗说。

  在合作初期,这套书的很多文章是郑亚旗选的,但到了后期,郑亚旗介入不多,他又忙其他事去了。

  如果从《皮皮鲁和419宗罪》的面世时间看,这算郑渊洁的新作品。但如果郑亚旗一直靠郑渊洁推出新作品来维持商业运作,肯定是一个“不长命”的做法。郑亚旗也说:“如果还靠我爸一直写下去,那我也太懒了。”他现在热衷的是将皮皮鲁品牌从图书领域向网游产业延伸,“Z星球”就是产品之一。

  张秋林自然也看到了其中的机会,于2011年2月和郑亚旗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但这件事不了了之,因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希望在网游中占主导,但郑渊洁和郑亚旗不给授权。

  “可能他们也不缺钱,觉得我们投不投无所谓。”张秋林苦笑,“不过‘Z星球’现在是亏损的,目前用的都是股东自己的钱,互联网本来就是一个烧钱的过程。”

  撒网式寻找投资者

  郑亚旗在一些话题上表现得很健谈,“我20岁的时候还是处男呢。”但在“皮皮鲁网游的合伙人是谁”这个问题上,他支吾道:“股东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其中有两位已经做母亲了。”

  熟悉郑亚旗的一位人士称,成立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公司其实是郑亚旗合伙人推动的。2010年,几个人找到郑亚旗,说要开发一款以皮皮鲁为主角的儿童网游,郑亚旗同意了,于是他们入股,将网游项目命名为“Z星球”,还把郑渊洁的家设计在这个星球的城堡里。他们在北京东郊幽静的别墅里办公,郑亚旗说他的团队有一百多人。

  “Z星球”上线的第一款游戏正是《皮皮鲁和419宗罪》,“Z星球”比淘米网——这家号称国内领先的儿童娱乐网站晚了近三年。年轻气盛的郑亚旗对自己很有信心,他想采取“捆绑式”的营销方式:读者买郑渊洁童话故事即赠送网游点卡,《皮皮鲁》杂志每个月都会介绍发生在“Z星球”的故事,郑渊洁继续大力在各所中小学的讲座中推广网游。据称现在已有十来所小学热捧“Z星球”。

  先后拿到两轮投资的淘米网于2011年5月底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郑亚旗说这对他“刺激很大”:以前无论做杂志还是讲堂,他动用的都是朋友资源,和外人在股权上“分享”郑渊洁,还从来没有尝试。

  于是,最近郑亚旗对外“喊话”:皮皮鲁公司正在进行第一轮私募融资,这也是他最近在许多地方“跑场”的原因。他一边迫不及待地想拿到融资,一边又有着一种奇货可居的心理并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道:“钱不是最重要的,我还是有一些理想的。”

  他给潜在的投资人打气,说2012年会将手里关于皮皮鲁所有形态的产品和资源整合。未来还要开拓“皮皮鲁”动画片、电影等衍生品。郑亚旗极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创业先锋,听他讲述未来公司的规划的语气,仿佛已经成为皮皮鲁的同胞兄弟。

  问题在于,他的商业技能虽比郑渊洁要强得多,但未必能得到风投们的信任。何况他们父子俩之间至今也没有厘清“到底谁是老板”:表面上是郑亚旗做主,但他需要分批从郑渊洁手里购买授权,有的时候两人也会产生分歧。

  “我现在有两条原则,一是对公司有好处的事我就干,二是对公司没好处的事我就不干或者少干。”郑亚旗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包括结婚这事,我都以对公司有没有好处来衡量。”他于今年刚完婚,妻子是一位普通的白领,郑亚旗给她的定位是“事业的发动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