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帝国没落启示录 冲印生意走向末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7 09:44 来源: 东方今报有人曾说,时代会抛弃一切落伍者。1月19日,全球胶片业的昔日霸主——柯达宣布申请破产保护。随着传统影像的没落以及数码技术的崛起,这个拥有130多年历史的“巨人”却未能及时把握住转型的机会,从辉煌走向没落。
在郑州的大街小巷,人们还可以看得到挂着黄色“柯达冲印店”门头的小店,这些冲印店从鼎盛时的100多家缩减到现在的30多家,其数量的变化见证了胶片冲印市场从起步到发展至顶峰再到穷途末路的全过程。□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李凌 实习生 郭晓阳
冲印店的现状
柯达申请破产对加盟店影响不大
郑州市纬五路上,一家柯达影像店的老板王强坐在店堂正中一台一人多高的打印机前,正在帮客人打印证件照。这台巨大的打印机的左上角有一枚柯达的商标,显示其出身“名门”。
郑州现在有30多家柯达冲印店,柯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后,这些统一装饰、有着相同门头的冲印店该何去何从?
“目前卖胶卷赚的钱在收入中只占很小一部分,顾客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老一辈摄影爱好者,他们对胶片有特殊感情;还有一类是摄影初学者,他们买胶卷是因为用胶片机拍摄比用数码相机更能锻炼基本功。”王强介绍。
王强还说,他的店是独立经营,与柯达公司并无隶属关系,只是使用、销售柯达相纸等产品,柯达申请破产保护对他们影响不大。
“以前冲印店生意好的时候,市面上的柯达冲印店都是加盟店,除了购买柯达的产品,每年还要交纳加盟费,后来随着冲印业务下滑,加盟费就不收了,只要卖柯达产品就能使用柯达的门头。”柯达郑州办事处的原经理表示,柯达仅仅是为冲印店提供产品,所以即使柯达破产,对这些冲印店也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柯达曾邀请我们加盟”
1994年,柯达快速彩色冲印店正式进入中国,“只要你按下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小小的黄色长方形盒子里的胶卷,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鼎盛时期,柯达曾经是胶卷的代名词。
“我父亲1985年左右在郑州市丰乐路上开了一家照相馆。那时,他背着一台‘海鸥’相机四处给人照相,闲的时候就出去采风。印象中,小时候家里总是堆着大量胶卷,去暗房看冲洗照片的过程,更是难得的奇妙体验:一串底片在显影液里来回漂上几次,再用夹子挂在通风处,慢慢地就显出了人影。”郑州市丰乐路上一家柯达冲印店的加盟商李先生回忆往事,唏嘘不已。
李先生说,“因为起步早,照相馆的生意很红火,来照相的人每天都排得满满的,特别是逢年过节,想拍全家福还得预约。我初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干了,到了1995年年初,柯达方面就邀请我们加盟。当时还不要加盟费,只要买下柯达的一套设备,柯达就会免费帮忙装修店面。”
“后来,加盟店的生意好了,柯达就开始收加盟费,每年1万元左右。”原经理说,“即使这样,当时想加盟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对于加盟商,我们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
柯达冲印店生意最火时每天进账上千元
柯达冲印店的好日子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到2003年,遍布国内城市大街小巷的柯达冲印店已经接近8000家。从城市到乡村,黄底红字的柯达商标和“柯达,串起每一刻”的广告语深入人心。
据资深冲印店经营者邱俊介绍,在柯达盛行的年代,富士和柯尼卡等牌子根本就不是柯达的对手,商家卖的主要是柯达胶卷。他说那时候自己每年卖出去六七千个柯达胶卷,“冲印业务更繁忙,生意好的时候,店里有十几个员工,逢节假日都得加班加点冲印,每天收入上千元。”
王强也是这股浪潮的受益者,1996年,他在朋友的推荐下,花3万元和柯达公司签了3年合同,加盟为柯达的连锁冲印店。“当年,一台冲印机从早上八点开始运作,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才停机。每到五一、国庆、春节都是消费高峰,顾客都按打(12盒)购买胶卷,生意最好的时候,我一天洗了200多盒胶卷。”王强说。
原经理也介绍,2005年他们有过统计,当时郑州市场上有300多家冲印店,大概有一半的店都挂着柯达的牌子。
残酷的现实
胶片冲印生意走向末路
邱俊说,到了2003年,数码产品的价格有所下降,一些人开始购买先进的数码相机,这释放出一个信号,胶片冲印市场要走下坡路了。
邱俊说,从2006年开始,数码相机替代传统相机,胶片冲洗的业务量更是逐年下滑。到2008年以后,数码相机越来越流行,就连手机的拍照功能也愈发强大,用胶卷拍照片的人不断减少。
胶卷销售和底片冲印这两块原本最赚钱的业务迅速萎缩。去年一年他只卖出去50多个胶卷,今年以来只卖出去一个胶卷。
“这个行业变化太快。”王强说,他曾经以为卖胶卷和冲印照片是一辈子的事业,但没想到不到10年时间,冲印生意已走向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