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电科总经理熊群力:科技创新不能太功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30 16:41 来源: 《英才》

独家高端领袖对话

科技创新不能太功利

高利润与科技创新

《英才》:中国电科规模虽然不算大,但跟其他央企相比,利润率是比较高的,是因为来自军工的订单比较多吗?

熊群力:电科的高利润率主要在于它的科技含量,我们民品的利润率也在10%左右。目前民品业务初步形成安全电子、能源电子、软件与信息服务、先进制造和新型元器件等五大民品主导产业板块,多数板块的技术附加值是比较高的。

《英才》:你在中国电科和中国电子都担任过领导,怎么看这两家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熊群力:这两家企业都是在原电子工业部的基础组建的,电子是以企业公司为主,电科以研究院所为主,现在看来,电科的利润率是比电子要高。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家要强调科技创新?因为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附加值,才能获得高利润附加值。

我回到电科的时候,中央领导跟我谈话,说中国电科是国家在电子信息领域研发力量最集中的地方,你回去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电科为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我想,这个“做贡献”,不仅仅是说我们搞自己的技术、把它变成产品就好了,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能够对产业、对社会产生辐射。

《英才》:中国电科每年的研发投入大约有多少?

熊群力:整个集团的研发投入大约为15%-18%,其中包括企业自筹和承担国家计划项目的科研经费。市场化与军民融合

《英才》:对科研院所的投资重点会在哪儿?

熊群力:我们会专门拨出一部分资金和人力、物力,放在基础前沿的研究上。现在研究机构也特别注重市场、注重效益、注重利润,但我觉得这些年我们的科研离生产太近了。很多人对我的说法感到吃惊,难道离得近不是好事吗?

是的,离得太近,科研的功利化倾向太强,会变成为生产、为利润而进行科研,虽然按照传统说法,这是“产学研”紧密结合;但问题在于,这样一来,对于前沿、基础的科研,在人力、物力上的投入就会大幅减少,长远来看是不可取的。

现在讲科技体制创新,我觉得其中一层含义是,把一部分科技力量和资源从现有的产业体系中适当地剥离出来,用于基础和前沿研究,不能太功利、不能完全由市场机制决定。

《英才》:这类科研院所,与传统的院所有什么区别呢?

熊群力:会有一种可持续的体制、利益转换的机制,不让它们回到以前“关起门来搞科研”的老路上去。要适当地关起门来,就是要静下心来搞;但又不能完全关起门来,就是不能脱离这个市场、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我们毕竟是企业的科研院所,本质上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来奠定技术基础的。

《英才》:如何“不完全关起门”?

熊群力:院所的研究方向要符合国家和集团的重大发展规划,研究的东西,至少是能够看得出一定雏形的,不能太偏,不能是完全没有影的事情;在基础研究上,人员会更加开放,不一定非要是“我们的人”、像以前科研院所的“终生制”,可以探索一种松散的合作机制,人员不一定要到我这来,不一定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但业务方向是我们把握,再有就是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仅限于我们的所属企业,也要向社会、向别的企业输送。并购与规模化

《英才》:电科过去的并购很少,今后会做吗?

熊群力:关于资金运作和资本经营,我们今后也会做。

《英才》:过去没有做并购,是因为没有合适的目标吗?

熊群力:原因有很多。今后我们也不会为并购而并购,一定是围绕着主业来做的,缺什么补什么。我们不会做任何跟自己主业无关的东西。另外,那些一般企业能做的事情,就让别人去做。比如光伏太阳能,我们就主要做上游设备。

《英才》:就像你之前说的,不做大规模制造业?

熊群力:不能说得这么绝对,制造业我们也可能会做一些,比如跟别人合作,形成上下游关系,然后我们在下游产业参股。因为如果没有下游产业,上游也很难成型。像一些重大专项,研发搞了一个又一个,永远在研发状态,没有进行大规模生产,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对于电子产品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工艺固化,否则就不能完全称之为产品。

《英才》:在光伏太阳能这块,去年美国的双反政策对电科的影响大吗?

熊群力:有一点影响。这个行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下滑,至今仍然没有完全起来。我们受的影响在行业里面是相对比较小的,而且我们今年2月已经开始略有回升,但整个行业其实并没有回升,复苏还有一个过程。只是因为我们掌握最上游,我感觉应该可以比较快地恢复。

《英才》:你对新能源的发展趋势怎么看?

熊群力:从长远来看新能源前景非常好,但短期内,它面临的问题还远远没有结束。欧洲今年下半年的经济走势还看不准,而光伏太阳能产品又是主要应用在欧洲和美国的,因为他们的补贴高,中国的新能源补贴是去年年底才出的,我们现在还是一个化石能源占主体的国家。

首席科学家与激励政策

《英才》:电科有很多高端科技人才,对他们是否有股权激励?

熊群力:我并不太赞成把所有的激励都集中到股权制度上,股权激励只是一方面,还有很多别的激励方式可以使用。

比如,很多年前,我在研究所的时候有一个制度,一个科研成果出来以后,如果能够进入生产,研究人员能够得到生产利润的分成。也就是说,你的研究成果跟最后的市场效益是挂钩的。这只是其中一个方法。其实,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不能只看钱,尤其在我们这样的单位,对于很多骨干人员,很多人更看重的是事业平台。

《英才》:推出首席科学家制度,是出于这个考虑吗?

熊群力:对。首席科学家不只是一个名誉,责、权、利都要到位。在你那个研究领域里,整个集团的发展规划、方向选择,经费、人员,都给你一定的空间。这对科学家来说,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英才》:国外很多企业里有首席科学家,但中国企业还是很少的。电科评选首席科学家,是参照国外的标准吗?

熊群力:我们自己制定的标准。但评委不只是我们自己人,还请了不少国内同行,各个领域的都有,科学院的、大学的、其他研究院所的。我们自己的评委只占到1/5。

《英才》:是什么触动你,让你想到要推出首席科学家制度的呢?

熊群力:我对这个企业很了解,如果去掉中间6年,我有25年在这里工作。在我眼里,中国电科最大的优势就是科研人员,怎么留住他们、怎么激励他们,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通道,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事情。出口技术与引进技术

《英才》:电科在海外扩张主要通过哪些途径?

熊群力:主要是参与其他国家的重大系统工程建设,很多新兴国家我们都进去了。就像当年我们曾经希望发达国家把技术转移给我们一样,现在我们到非洲、中东,人家也不是完全要产品,而是希望我们能把技术转移给他们。另外,在西方发达国家,我们也有一些产品,甚至联合国总部的一些信息系统里都有我们的产品。

以前,我们的技术都是自己消化成产品,现在,可以把技术作为一种可以销售、可以盈利的业务形态,这跟原来讲简单的国际贸易完全不一样。

《英才》:作为军工企业,走出去的时候,会不会涉及到一些敏感问题?

熊群力:我们走出去是以市场化公司的形式。其实,西方很多大的跨国公司都有军工业务。只要我们提供的产品符合标准、做的工程通过认证,大多数市场都会接受的。

《英才》:最近电科跟法国泰雷兹公司有一项合作,为国产大飞机提供机载娱乐系统。在与跨国公司合作时,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熊群力:技术和经验。泰雷兹在航空电子方面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比如,在拿适航证方面,人家轻车熟路,拿起来很轻松,而咱们连基本的过程都没有走过,要自己去拿,可能三五年也拿不下来。

现在我国的科技创新,有相当一部分还要通过引进消化的模式。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我们跟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很大的,即使看起来时间上只差距三五年,但你要把这三五年缩短是非常难的。

《英才》:很多央企会去海外买一些小型技术公司。

熊群力:我们也准备成立一个投资公司。

《英才》:那对于金融资产部分呢?不少央企都开始介入金融资产。

熊群力:我在金融界有很多朋友。我知道他们赚钱看起来很容易,但他们赚钱的风险也很大。这是另一个不同的业务和市场领域。国资委一直强调央企要专注主业,并强化对风险的控制。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要轻易涉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