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个税调整:不同提案有不同民意反应

2011年06月10日 15:55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华  生

  如果说大幅提高个税基本免征额的意见在经济学上乏善可陈,在媒体和表达出来的民意上则是“翻了个”,获得压倒性的支持。全国人大网上征求意见后,引来史无前例的23万多条反馈,其中相当多都认为3000元太低,应上调至5000元、8000元。

  根据个税修正案草案,这次调整,月薪2600元以下人群完全不受益,受益最大的是月薪7500元至1.2万元的人群,他们月均收益大致为350元,一年4200元。而这次调整后,国家将减少税收1200亿元,相当于若不做调整,这笔“多收”的税可给3亿工薪族每人“派糖”400元。现在由于月薪2600元以下的2亿多人分文未得,主要受惠阶层约为6000万人,其中大体为行政事业单位干部3000万人,各类企业白领3000万人。由于这些人掌握了话语权,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都是一面倒的声音。

  当然,帮助中等收入阶层本来也是好事,但拒绝考虑更好的方案,这就不对了。

  我们国家的立法迄今还主要是政府提案。以个税扣除额为例,提案方式本来可以多种多样,不同的提案方式和内容,会产生相当不同的民意反应。如像现在这样提案,扣除额提到3000元如何?似乎事不关己的人成了沉默的大多数,利在其中的人自然说越高越好。如果提案的实际内容相同,但形式变了,如提案变为:政府决定减税1200亿元,请选择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基本扣除额不变,3亿工薪族每人平均返税派发400元,二是调整扣除额至3000元,将减税集中发给月薪万元上下的中等收入者。估计民意征集来的结果会完全不同。再如,扣除额可以是3000元,或5000元、8000元,但选择更高的扣除额等同更大额度减税,这样也许会相应减少教育、社保的民生福利支出,显然这种提案的民意反应就会更复杂得多。

  说到这里,这23万条意见是否没可取之处呢?当然不是。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人们的绝对收入水平上升很快的情况下,中等收入阶层有那么大的怨气,这确实反映了我们这个转型社会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房价房租太高、生活压力太大,官员腐败,富豪推高投资品价格等,这些不能不让中等收入阶层倍感焦虑。因此,借个税扣除额讨论的由头,释放一些心中的压抑,应当说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  (摘自著名经济学家华生的博客,6月9日,原文标题为《个税扣除额调整的经济学与政治学》,有较大删节)(本文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