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0日 10:40 来源:南方周末
要保持央行的独立性,必须让央行向江湖上的 “淡定哥”学习,宠辱不惊,来去无意,休要管短期的经济波动,定睛于价格的长期稳定性。
李杰
不久前,耶鲁大学的陈志武(微博(http://weibo.com) 专栏)教授为中国的央行叫屈,认为央行的很多好政策没有被中央政府采纳,以至于中国陷入目前高通胀的困惑当中。我很认同陈教授的观点,在我看来,央行的很多政策受到中央政府或财政部的干预,失去了其应该有的制定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使得中国长期价格的稳定性受到挑战,造成价格的波动性增加,无端端地增加了经济体当中的不确定性。
要保持央行的独立性,必须让央行向江湖上的“淡定哥”学习,宠辱不惊,来去无意,休要管短期的经济波动,定睛于价格的长期稳定性。
我们知道,央行既无法给下岗工人培训,为其再就业创造条件;也无法在鞋子生产过剩的时候,调整市场,减少鞋子的供给。央行手头有的工具说到底就只有利率,而利率是一个笼统的工具,不可能只针对某单个市场的波动。
况且,货币政策要产生效果是有时滞的,这个时滞往往比财政政策的时滞来得长得多。试想想,当央行决定降低利率,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后,商业银行有钱了,他们开始找可以贷款的项目。但是在经济萧条期,生产者对未来不看好,也不太愿意去借钱投资。同时,商业银行也会因为对经济不看好,产生“惜贷”的现象。所以,很多钱会囤积在商业银行里,而无法真正使用在实体经济上。就算退十步说,这些商业银行发现了一些项目,可以贷款,此时的经济都快走出萧条,宽松的货币政策又在助长通胀了。
这些原因导致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危机的救助是没有明显效果的。
我和同事研究了近20年来世界各国所采取的针对危机的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我们发现,这些政策对危机没有显著的影响。
中国也不例外。在2009年的经济危机当中,中国缺的不是钱,缺的是那些愿意花钱的人和项目。所以,当时央行要做的不是去增加本已经是天量的货币了,而是要保持“淡定哥”的态度,维持稳健的货币供给,以免增发的货币在危机时想花却花不出去,而在危机后,造成持续的通胀。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央行当不了“淡定哥”?央行总是在萧条的时候急匆匆地放一些无用的货币,当这些货币终于产生作用了,中国已经到了经济繁荣期,央行又手忙脚乱地回收货币。
这其实是民众对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解有误,导致我们把央行奉为神明,把他们捧到了天上,认为他们可以平抑短期经济波动。在美国,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被认为是在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当中最重要的人物。在他的任期中,美国经历了将近二十年低通胀、高增长的经济奇迹。在国内,周小川(专栏)是所有财经记者梦寐以求的最佳采访对象。即使是仅仅起着咨询作用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委员,也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于是乎,在危机来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不淡定了。
再者,我国的央行是要对中央政府负责的。当中央决定要进行危机的救助,财政部和央行必须积极配合,协同合作,财政管花钱,央行管发钱。所以,我们的央行是缺乏独立性的。即使央行自己知道宽松的货币是没有实际效果的,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所以,要让央行真正成为“淡定哥”,必须让大家认识到,央行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长期的价格稳定,保证人民币的购买力,保证价格这个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信号不会被扭曲,也就能保证市场更好地配置资源,这是央行应该惟一关注的重点。而短期的经济波动,是央行无力改变的事实,央行不应该尝试平抑短期的波动,因为这样的尝试只会带来更大的波动。
央行不应该成为财政部在危机时花钱的帮手。当危机来了,大家都不愿意花钱,财政确实可以想办法促进大家花钱,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大家花钱。但是,财政花的应该是经济体里头存量的钱,而不应该要求央行增发货币,花央行的钱。
当央行褪去头顶的光环,脱离跟财政的密切关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着眼于简单而又极其重要的价格稳定这一项任务,笑看短期的经济波动而置身事外,成为真正的“淡定哥”,我们也一定可以少受些通胀之苦。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外汇储备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