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2日 11:43 来源:天津网-每日新报
据人民网消息,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已经对屡屡发生的CPI泄密事件进行立案侦查,包括国家统计局在内的来自不同部门的5名人员被调查,他们涉嫌泄露了“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在此之前,路透社中文网于6月8日提前5天发布中国5月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为5.5%,这是近两年来路透社第七次精确“猜中”这一数据。这一事件也引发了经济领域的震荡,有专家称,中国应该加大“数据反腐”的力度。
CPI泄密和老百姓有关系吗?从眼前看没有直接的关系。说得刻薄一些,那个数字甭管是三点几还是五点几,都让人觉得太低了。老百姓讲话,“菜篮子比CPI真实”。所以一直到前几个月,CPI的“靠谱性”都还是专家和网民争论的焦点,一方面,目前的CPI算法仍然沿用上世纪中期的方法,食品、医疗、教育等加权数的比重与现在的消费行为有些偏差;另一方面,蔬菜、住房涨价的感性经验和情感冲击力要比区区几个数字来得真实迅猛得多,所以CPI发与不发布,涨价都在那里,只多不少——从这个角度看,CPI是否提前泄露,对老百姓真没什么影响,它也不能帮我们买到便宜菜,更没见过有谁用提前发布的CPI数字来发家致富的。不过话也说回来,CPI再受争议,好歹算是个“权威数据”,至少也能相对反映物价水平的起伏。提前发布出来,也能让我们提前心惊肉跳一下——以央行最新执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3.25%计算,如果在去年5月存入一笔1万元一年期定存,今年5月到期后,连本带息可取出10325元。由于5月CPI同比上涨5.5%,这10325元若用于日常消费,仅相当于一年前的9787元,比当初存入的1万元贬值213元。
泄密就没事了吗?也不对,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链条。据人民网报道,包括CPI在内的经济数据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是十分敏感的指标,不仅直接关系到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变化,而且是政府未来经济政策放松或紧缩的风向标,如果提前得到数据,就创造了一个投机性交易的机会。此前几次的数据“泄露”,有机构在境内外做空中国指数,成为背后的赢家。这个例子虽然宏观,但和股票里的所谓内幕消息,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说,从大局来说,宏观经济数据泄密的确对金融安全有很大危害,甚至可能对经济总体造成伤害。
从现在的案情推测,路透社的7次“猜中”里,很可能有5次是泄密所得。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近日引述内部人士消息称,“在3月底就有涉及部门的人员相继落马。这些人职位不高,多是处级干部,但都位于能提早接触到数据的核心部门。”也就是说,少数了解核心信息的人并没有管住自己的嘴,CPI泄密并不是个案,有为了经济利益故意泄露的,也有以专家身份预测、闲谈而“疑似泄露”的。去年6月,一位相关部门的专家以个人观点公布了一组数据,包括信贷、出口数据、新增贷款等,导致当天沪指上涨了2.78%。
其实,从2008年以来,每次CPI数据被“猜中”,有关部门都要表示“严厉谴责”,却直到现在才立案侦查,这其中的原委,擅长总结的部门却没有给出答案。如此重要的数据都没有能保护好,而且“走光”了7次才动真格的,国家和老百姓的损失到底有多大?谁来承担?
《正义论》的作者罗尔斯有个著名观点:公正来源于“无知之幕”。就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对方的底牌,玩游戏才能公平。经济数据本是机密,如果把它看成了资源,危害自然要发生。所以说“数据反腐”早就应该加大力度,内部学学保密法肯定治标不治本。
本报评论员 张磊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