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1日 11:48 来源:《英才》
文|本刊记者 李冬洁 出处|《英才》杂志2011年7月刊
就在兵临城下的时候,刘石主动“倒戈”,从一方“球队”的前锋角色,忽然调转头来,成了对方的“守门员”。
曾经就职两大外资种业巨头孟山都和杜邦先锋的刘石,经历了外资种业从渗透到壮大再到强悍的野蛮生长,就在民族种业发展胶着的当口,他的身份却一下变成了国内种业龙头隆平高科的CEO。
5月30日,在长沙隆平高科总部,刘石对《英才》记者兴奋地连说带比划,他们马上要盖一幢总部大楼,“要很多层,到时要把研发部门和各个分子公司都迁过来。”
现在,刘石已经习惯了二线城市的生活节奏,早上8点上班,12点正点下班;下午2点半上班,6点下班,不过常常有应酬;很喜欢吃湘菜,属于怕不辣那种;周末没事就飞回北京的家,生活忙碌但很规律。此时,距离他离开杜邦先锋中国区总裁的职位,加入隆平高科刚满一年。
资本市场似乎很乐意这位新CEO的到来,从去年4月到现在,隆平高科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强势,曾一度逆势大涨80%。当然,公司交上的成绩单也没令市场失望,2010年,隆平高科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32%,净利润同比增长53.92%;201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3.39%,净利润同比大增99.59%。
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研发实力和科学家袁隆平的品牌效应,一直是公司位居行业龙头的底气。眼下,公司正面临着让一切看起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今年4月18日,种业的另一个重量级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作物发展意见》发布。纵观全文,一个具革命性的内容被提出,就是企业作为行业发展的主体被首次确认。此外,未来国家还将在扶持一些“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的同时,还将支持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农作物种业;鼓励种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尤其是鼓励大型优势种子企业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有外界评论,此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就是以隆平高科为代表的种业企业。如何在新政下实现公司的快速发展和业绩的迅速释放,压力自不待言。眼下,摆在刘石面前的,除了考虑在各路竞争对手的觊觎下,如何进行和新政对接的战略调整,亦要应对在新政效应释放之前,公司业绩如何持续发展的课题。
新政的最大利好
今年初,一则公告昭示隆平高科重新回归内资。在一系列股权转让完成后,大股东新大新威迈由中外合资企业变更为内资有限责任公司,隆平高科也由外资参股公司转变成了纯内资公司,从而也成为了国内种子销售额排名第一的种业公司。
对此,浙商证券分析师认为,由于外资性质的公司不在种业扶持政策考虑范畴之内,此次公司大股东股权变更是为了迎合种业新政,以使得隆平高科进入受益范围之内做准备。
“转为内资纯属巧合,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对于这一评论,刘石不愿过多评述。
“天时地利人和”这一表述在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看来涵义颇多,他向《英才》记者表示,国务院重点扶持的就是龙头隆平高科这样的企业,此次新政会让它成为最受益的公司,比如一些套牌假冒公司将无法存在,这对隆平高科市场份额的增加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在刘石看来,新政对隆平高科的最大利好是,将创造一个让企业能持续发展的行业环境。
目前国内种业沉疴已久。多年以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公司一直是种业市场的主体,前期的投入全部来自国家和其他资助。“企业”运作成本低廉,而在市场推广和运作时,却可以借用院所的国家品牌,有时还可以借当地的行政资源与其他市场化企业进行不公平竞争。
“还有一个问题,比如一般市场化企业和科研院所各投入100万研发出了一个产品,企业必须卖120万才能收回投资,而它却可以卖80万,50万,它的成本是国家的,卖任何钱都是科研院所或课题组,甚至是个人额外的合法收入,所以很多市场化企业被科研单位搞得没办法生存。”刘石表示,多年来价格血拼成为了市场的主旋律,也就无法打造行业内的“航空母舰”。
此外,市场秩序混乱也是多年来的行业乱象之一。目前国内种子公司有8700多家,市场上多乱杂、假冒、套牌和诚信缺失等现象常态化,严重冲击正规企业的市场运作。
而此次新政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将从根本上改革体制弊端,整肃行业环境,因此以隆平高科为代表的一批种业公司将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而作为其中的龙头,外界颇关注的是,此次新政将对隆平高科具体带来怎样的扶助政策?
终结大而不强
实际上,目前已有市场声音评论隆平高科“大而不强”。在新的机会来到的同时,战略的转换已是形势发展的必然。5月初,刘石团队密集开会,“整整持续了两天半”,就是讨论新政下的发展战略调整以及具体的计划。
多年前的隆平高科脱胎农科院,为迅速在市场上立稳脚跟,采取了尽力做大和拼规模的发展战略。在初创期,这一模式的确帮助公司扩大了知名度,迅速拓展了市场份额,但到现在与发展现状日益冲突。
之前为实现快速发展,隆平高科在各地纷纷成立子公司,公司占有较大的股份,自然人占小股。这一做法在推广以后,现在掣肘因素逐渐暴露:各子公司各自为战,互相之间缺乏配合,在有些地方还互相竞争,影响了产业的效率。
在产品供给上,也存在明显缺陷。一般一个地区的农民可能在3—5亩地里仅仅只需要1—2个产品,种子公司根据当地的气候种植特点,一般也只能推荐3—5个产品,而隆平高科有的子公司会供应上百个品种。
“我们的科研和生产营销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我们把有限的资源分散到100多个品种中,这是相当消耗能量和事倍功半的一件事。什么都想做,结果是什么都做不好。”刘石说。
此外,在业务结构上,当初为迅速壮大实力,隆平高科在主业以外,还投资了房地产和二级市场。“这些可以给公司带来效益,但对产业发展并没有增值,一个是本,一个是末。”刘石表示,赚钱的基础应该是为产业带来提升。
调整就在眼下,在此次战略会议上,刘石订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突出做强,兼顾做大。集中做大产品,而不是做很多的产品;突出做主营业务,退出房地产和二级市场投资;提倡价值营销,增加附加值,给终端客户带来价值。
“要把强放在第一位,只有做‘强’了,‘大’是自然的一个结果。如果不强,就很容易被对手赶超。”刘石说。
在种业市场上,虽然隆平高科的杂交水稻业务一骑绝尘,但在其他领域,竞争对手正虎视眈眈。外资公司像先锋的玉米种子对隆平高科的挑战,不仅仅是产品的优势,还有服务、推广、理念和团队执行力的超越;国内便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种集团)的日益崛起。
一位券商分析师向《英才》记者透露,中种集团的实力远不会对隆平高科构成威胁,主要是它没有研发和品种,这两年虽然收购了一些小企业,但需要较长时间的整合。它现在采取的其实是隆平高科第一阶段做大的战略,而现在隆平高科各个方面都已准备好。
而刘石的顾虑是,“中种集团短期不会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但它现在在生物技术上发力,投资很大,另一个是它的背后是中化集团,资金雄厚,我们之间还存在体量上的重大差异,中长期可能会对隆平高科产生压力。”
为应对可能的竞争,并购是隆平高科的下一步棋,这也是新政效应的推力。刘石表示,并购将是以做强为目标,寻找能形成优势互补的,能形成合力的公司,并且会提前设计好股权结构,不会为并购而急于并购。“到时我们肯定会考虑融资,非公开融资的操作会简单一些,当然这都要取决于当时的情况。”
全面退出屯玉
截至目前,新政还没有对隆平高科带来实质的影响。刘石认为新政对业绩的体现不会有集中的释放期,它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在2010年和今年一季度,隆平高科业绩虽然持续发力,但这期间并不是没有出现不和谐的符号,而这会否让公司出现业绩断档的风险?
今年初,隆平高科意欲控股山西屯玉计划搁浅。长久以来,隆平高科以水稻种子作为支柱,而玉米种子业务则薄弱得多。为提振玉米种子业务,2010年初公司以3600万元认购山西屯玉的控股子公司北京屯玉新增资本,持股60%,拟通过对分公司的兼并来实现对母公司山西屯玉的有效参股。但今年初,隆平已经全面退出了这起并购。
然而不可小觑的是,北京屯玉在隆平高科的玉米销售收入中占据了大半江山。2010年公司玉米种子实现营业收入26905.9万元,同比大增277.9%。失去北京屯玉对隆平高科究竟意味着什么?
“有一点冲击没问题,可以接受这个。对我来说,销售收入会关注,但并不那么强烈,关注更多的是盈利。我们不会为了销售而销售,生产出来卖不出去,造成积压,做大而没有盈利,而正常情况下,利润增长应该高于销售额的增加。”刘石说。
一位熟悉内情的业内人士向《英才》记者表示,隆平高科在刘石没来之前,想借外力实现玉米种子的突破,现在他来了,就不一定需要山西屯玉了,而且公司前两年也在搞研发,又买了一些品种。合作终止后,玉米种子销售可能会下滑,但不会对今年业绩有大的影响,因为北京屯玉的负担很重,利润率很低。
的确如上述人士所言,刘石来到隆平高科的最大举动之一便是在玉米种子上的发力。年初,意欲与利马格兰成立合资公司的计划,其用意便是从事杂交玉米种子、小麦种子等研究、生产和销售。如果按原计划施行,今年业绩并不存在断档的问题。
“合资公司现在还在准备阶段,之前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合作,如果成立,一两年内就会释放业绩。现在我们的玉米种子业务也会有发展。未来有两个主要发力的市场,一是黄淮海市场,一是黑龙江地区。”刘石说,其实他还有一个“保险阀”,那就是安徽隆平。
近几年,安徽隆平在玉米种子上的投资研发做得风生水起,一直处于一个增长期,从去年开始已经初见成效,产品销售业绩出色。
中信证券农业分析师施亮表示,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未来三年,隆平高科可能会将玉米种子的销售做到全国前三名。长江证券研究报告预计,隆平高科2012年玉米销售量可以达到5000万公斤,假设毛利率达到40%,2012年玉米业务将贡献EPS约0.5元。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