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涨价食品新旧交替现象值得关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0 11:17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图一:7月份CPI同比上涨6.5%,创下了37个月来的新高。图一:7月份CPI同比上涨6.5%,创下了37个月来的新高。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食品价格上涨14.8%,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3.6%,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2.08个百分点。

  除了猪肉价格对CPI的明显拉动外,食用油等食品类价格的上涨也推动了CPI的上涨。数据显示,与6月20日相比,8月8日,全国纯花生油价格上涨2.8%。目前,全国纯花生油价格明显高于去年同期,8月8日同比上涨18.8%。鸡蛋价格曾在端午节后出现短暂回落,但7月份以来鸡蛋价格再次上涨。

  专家认为,随着生猪养殖等扶植政策的陆续实施,一些CPI占比较大的食品价格将逐渐趋于稳定。但食用油、鸡蛋等食品价格涨幅明显,由此形成的涨价食品“新旧交替”现象值得关注。

  食品仍是CPI高涨推手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 7月份,食品类价格上涨14.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38个百分点。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近一个月来全国猪肉价格基本稳定。监测数据显示,与7月9日相比,8月5日,猪后臀尖肉价格微降0.1%,猪五花肉价格微涨0.1%。分地区看,近一半省区市猪肉价格涨跌幅小于1.5%,部分地区猪肉价格出现回落。

  据华夏养猪网数据,目前生猪价格同比上涨幅度仍然超过50%,虽然增幅环比出现明显下降,但仍在高位运行。

  除了猪肉价格对CPI的明显拉动外,食用油等食品类价格的上涨也推动了CPI的上涨。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数据显示,6月下旬以来,全国纯花生油价格持续上涨,进入8月份后涨速明显加快,同比涨幅不断扩大。与6月20日相比,8月8日,全国纯花生油价格上涨2.8%。分地区看,约九成省区市纯花生油价格上涨。目前,全国纯花生油价格明显高于去年同期,8月8日同比上涨18.8%。

  鸡蛋价格曾在端午节后出现短暂回落,但7月份以来鸡蛋价格再次上涨。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数据显示,7月31日全国鸡蛋价格升至每斤5.16元,较7月1日价格上涨4.9%。其中,近五成省区鸡蛋价格同比涨幅在20%以上。

  蔬菜价格对CPI的影响方面,积极因素明显。记者近日在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看到,由于大量露天菜的上市,全国各地来寿光交易的商贩并不多,辣椒、白菜、西红柿等价格正处在全年的低位。“现在圆椒从山西收过来1.8元/公斤,而售价只有1元,最近赔得很多。”寿光蔬菜商游玉厂说。

  山东苍山县是长三角地区的主要蔬菜供应地之一。在苍山县鲁南蔬菜批发市场,大部分蔬菜价格也有下降趋势。从事了14年蔬菜批发生意的苍山商贩绍长江告诉记者,现在茄子收购价格只有0.7元/公斤,处在全年的最低位。

图二:由于猪肉价格趋于稳定,其在CPI中所起到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 图二:由于猪肉价格趋于稳定,其在CPI中所起到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

  价格或进入暂时稳定期

  尽管包括猪肉等食品价格依然居高不下,但专家认为,随着对生猪扶持政策的投入,以及花生、蔬菜等农产品市场供应量逐渐放大,部分食品价格下行的通道将有望打开。

  7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加大生猪冻精补贴力度,对养殖户(场)按每头能繁母猪10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加强生猪公共防疫体系建设等。

  近期各地也陆续出台生猪调控政策。吉林采取五项措施稳定生猪生产;山东青岛计划在中秋、国庆期间,适时组织投放2万头活体储备,以保障市场应急供应等。受政策调控影响及猪肉消费市场进入淡季,后期生猪上行压力加大。

  拥有1200头生猪养殖规模的山东鑫基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兴泉说:“政策出台后,生猪收购价格从最高的每斤10.5元降到了现在的9.5元,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预计今后几个月,生猪价格将逐渐趋于稳定。”

  英大期货济南营业部营销总监邢政分析认为,随着生猪供应量的逐渐增加,对CPI贡献度将逐渐下降。有专家也认为,伴随着8月份山东、湖北等省份今年的新花生陆续上市,将会缓解当前油脂企业上游的涨价压力。

  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现在随着国家各项调控政策的实施,以及食品市场自我调整,从长期来看物价将逐步趋稳。虽然CPI拐点并不强烈,能肯定的一点是上涨的势头被遏制住了,快速上涨的趋势基本上告一段落。

  涨价“新旧交替”须警惕

  在过去几个月中,猪肉价格快速上扬一直是造成食品价格整体走高的重要原因。近期,由于猪肉价格趋于稳定,其在CPI中所起到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

  专家认为,尽管近期生猪价格涨幅回落,但由于和去年同期相比,仍处于较高价位,而且随着食用油、糖料等价格出现上扬,目前涨价食品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食品价格仍将影响CPI未来走势。

  8日,正在济南市舜耕路一家大型超市购买猪肉的济南市民王晓林说:“最近一段时间买肉感觉价格变化不大,但是食用油、鸡蛋和一些蔬菜又有涨价的迹象,不知道今后还有什么食品会再次上演‘疯狂’价格。”

  一些菜农和商贩表示,由于近年来人工、油价及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蔬菜价格上升的趋势比较明显,虽然近期处于低位,但相比平常年份并不是太低,预计北方露天蔬菜逐渐退出后,价格会有比较明显的上涨。从养猪成本来看,猪饲料的主要成分玉米的价格上涨压力明显。今年全国养殖户拿到玉米均价为2.10元/公斤,创数年来新高。2008年饲料成本最高时,玉米价仅为1.8元/公斤左右。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玺说,从猪的生长周期来看,今后一两个月内生猪价格难有大的下降,估计八月十五以后肉价会有明显幅度的下降,但要真正下降还要等到春节过后。

  邢政说:“7月份大宗商品依然维持了较为稳定的上涨格局,整体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农产品期货市场豆类油脂基本上处于震荡上行之中,现货报价波动幅度相对上月有所增加。”

  张卫国等专家认为,需要注意当前涨价食品出现的“新旧交替”现象,尤其是猪肉等食品价格仍然保持高位的情况下,出现的食用油等食品涨价现象可能会给今后几个月的CPI形成上行压力。

  货币政策如何出手?经济学家分析称———

  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虽然本次CPI同比增幅基本符合此前市场预期,但依然维持在高位运行。这引发两大疑虑:CPI增幅是否强弩之末?货币政策如何出手?

  经济学家分析认为,CPI并未出现强弩之末的态势,本轮物价的高点或将出现后移;而由于近期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剧,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新涨价因素或出现

  “8月CPI仍将处于高位,本轮通胀恐怕要9月或10月才能到顶。”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称。此前,市场趋向于认为在年中6、7月份物价可以形成拐点。

  鲁政委认为,这一轮通胀从同比来看,基本是八大子项都在往上升,7月份食品类和非食品类价格都达到了历史最高位,而从CPI环比来看,本月环比上涨0.5%,高于历史平均值0.1%,食品、非食品、整体水平都大超历史同期正常值,说明控制通胀的压力仍然很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7月份CPI同比涨幅再创本轮新高,三季度通胀压力仍将处于高位,预计四季度可能会逐步趋稳回落,到年底可能下降到4%左右。因此,“三季度将是年内物价的拐点阶段”。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也认为,目前依然看不出物价上涨结束的迹象,三季度仍有可能创下新高。此次PPI涨幅明显超出预期,当前国内工资等服务价格、食用油等价格上涨的过程并未结束,可能对CPI出现传导作用,形成新涨价因素。

  未来加息会更加谨慎

  对于加息,市场则普遍判断,受近日美债危机以及美国主权评级受调降的影响,加息将会推迟。美债危机令国际市场悲观气氛加剧,尽管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但此类担忧的出现也说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之路远没有想象中的好,依然充满坎坷,十分脆弱。“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将进入一个审慎平衡操作阶段。”连平判断,当下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都不大,公开市场操作将成为主要的政策工具使用。

  连平认为,国内负利率状况持续恶化,似乎有进一步升息的必要,但由于同期国际经济环境出现恶化,世界经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如果我国进一步升息将导致中外利差再度扩大,国际短期资本流入的速度将有所加快,加大国内流动性压力。同时考虑到目前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广大出口企业生存环境恶化,继续升息将会令中小企业雪上加霜。

  赵庆明认为,从CPI以及国内的经济状况来判断,我国当前依然存在加息的必要性,但是从外部环境来说,由于我国经济已高度融合于全球经济,当前环境下若贸然加息会加大热钱流入力度,对我国经济不利。因此,出于对外部环境的担忧,未来加息可能会更加谨慎。

  鲁政委则判断:“受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影响,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在国际金融市场平复之前央行不太会加息,但是在市场企稳之后,仍有1-2次加息可能。”

  CPI创新高考验“拐点论”

  在一次次的期待和预测中,CPI的拐点却始终没有到来。美国债务违约风波和信用评级下调更是引发了新一轮的输入型通胀隐忧。

  “拐点论”此起彼伏

  就在此次CPI数据公布之前,市场中各种“拐点论”的声音此起彼伏。众多市场观察人士预计7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会低于6月份。然而,坚挺的物价再次打破了人们的希望。在6月份创3年新高之后,7月份CPI同比6.5%的涨幅将这个期限再次拉长,创下了37个月的新高。

  实际上,撇开同比数据不看,更应该引起关注的是物价的环比涨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自4月份以来,我国物价环比涨幅出现了加速上涨的趋势。其中6月、7月的环比涨幅更是达到了0.3%和0.5%。

  在新涨价因素不断对物价施加压力的同时,人们所期望的拐点往后一推再推。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基数效应在8月份将进一步显现,拐点可能在8月份显现。而亦有其他市场人士认为这一拐点可能在9、10月份才会出现。实际上,去年年中市场中就曾经有过CPI见顶的预测。然而事实却是,CPI仅仅在2010年12月份出现回落,此后几乎一直在持续上涨。

  输入型通胀再添隐忧

  今年以来,除了食品价格的上涨,来自国际市场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也成为物价上涨过程中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牵动着国内物价上涨的神经,年初国际油价的上涨直接导致了我国成品油最高零售限价的两次上调。而美国债务风波和信用评级下调更为全球经济增加了不确定性。

  上海浦东美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国兴判断,长期来看,这一事件过后,全球资金在投资方向上会有所改变,从而间接推高大宗商品、贵金属和石油的价格。这无疑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推高全球通胀,也会加剧我国输入性通胀。

  然而,市场的短期反应似乎在打消这种担忧。虽然周一黄金价格暴涨超过1700美元/盎司,但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却大幅下挫。

  李迅雷认为,由于美国国债也属于避险品种,因此资金可能不会撤离美国市场,而是会更多地涌入这个市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则反映出市场对经济的担忧,可能会进一步引发需求的减少。“相对于输入型通胀而言,国内成本的提高可能更值得关注。”

  高通胀下A股走向如何

  9日,CPI维持高位并未引发股市大跌,两市反而有所企稳。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恐慌之后市场信心有所恢复。但鉴于CPI总体仍将维持高位,A股上涨将受到制约。

  经济基本面远好于欧美

  受到前一日欧美股市大跌的影响,上证综指9日惯性下跌,开盘即大幅跳水,一举跌穿2500点,较前一交易日收盘大跌2.33%。随后,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CPI为6.5%,创下37个月来的新高。投资者却并未恐慌,股市反而缓慢回升。

  早在6月份数据公布前后,市场便盛行“通胀6月见顶”的说法,股市一度受此预判的提振走出了一小波反弹行情。但经济运行总是充满变数。随后的价格监测则显示,情况并不那么乐观。

  华富基金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基本面远好于欧美,市场重现2008年金融风暴的概率很低,恐慌情绪散去后市场会有所修复。

  抗通胀压力仍然较大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必将是持续性的。评级下调背后是美国惨淡的经济数据,这导致海外投资者避险情绪急剧升温,在短期内全球系统性风险上升下A股市场很难独善其身。“从中国的角度来讲,中国作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持有者,必将面临严重的储备资产安全问题。”瑞穗证券沈建光分析说。此时,中国面临两难决策。如若放开人民币汇率,让其大幅升值,将对中国出口造成不利影响,加大国内经济运行的压力。而如若继续保持人民币对美元相对稳定,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仍将被动积累,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带来的成本将相当昂贵。

  尽管美欧债务问题引发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对中国抑制通胀形势有利,但从长远来看,美欧未来预计推出的刺激经济政策反而会加大中国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考虑到下半年弱势美元情况下,输入性通胀仍是不可控因素,中国经济抗通胀的压力仍然较大。

  从微观层面讲,高通胀造成企业成本上升,公司利润降低。从宏观层面看,高通胀带来偏紧的货币政策,股市缺乏上涨的资金支持。鉴于此,下半年A股走势将受到制约。

  A股出现拐点尚需时日

  当前,对A股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仍然是货币政策的走向。综合分析来看,国内货币政策转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中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放缓;第二,通胀水平出现回落趋势;第三,房地产调控出现明显成效。“目前来看,经济增速没有出现明显回落,通胀仍在高位、房价依旧位于僵持阶段,在三个条件都不满足的形势下,货币政策转向不大可能。”中金公司的报告认为。货币政策难以松动,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低点的A股也难出现向上的拐点。

  诺安基金认为,目前猪肉涨幅开始趋缓,外部输入的通胀压力减轻,预计国内通胀将在三季度见顶,然后逐步回落。由于短期内通胀压力仍处高位,货币政策不会轻易放松。

  不过,对于心理和情绪起到很大作用的股市而言,最为恐慌的时候往往孕育着机会。“在国内市场基本面并未严重恶化的背景下,大跌也是建仓买入股票基金的机会。”博时创业成长股票基金经理孙占军说。

  他认为,尽管短期市场有下行趋势,但如果拉长时间周期来看,这将是一个底部震荡的过程。贵金属独特的避险功能,大消费板块成长性比较确定,都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市场关注热点。

  国投瑞银基金维持在弱市中的积极防御态度,配置上建议仍以消费和稳健周期股为主,静待外围系统性风险释放和国内调控政策局部放松的信号。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