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高善文:新周期支持中国经济逆水行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2 11:18 来源: 《财经网》

  高善文表示,新一轮的设备投资周期正处于上升阶段,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新周期的不断推进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有力支持

  【财经网专稿】 记者 鲍喆 8月22日,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发给记者的研究报告中表示,新一轮的设备投资周期正处于上升阶段,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新周期的不断推进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有力支持。

  高善文推断,目前新周期正处于上升阶段,中国经济就有可能承受正在酝酿的新一轮全球经济减速,并将自身增速维持在比较合理的水平;同时伴随全球经济减速带动的通货膨胀水平的下降,中国经济内部资金压力的部分缓解对经济和市场都会构成积极的支持,并为采取进一步的结构政策来支持产业调整、消除地方政府债务以及房地产泡沫等领域的潜在不平衡风险留出时间和空间。

  他从工业和金融数据走势的背离上论证了新周期的存在:今年初以来,剔除价格因素以后,中国实际出口的增速平均比去年下半年降低了大约七个百分点。一些学术研究认为中国出口中真正由本地生产的内容(剔除加工贸易、进口零部件等因素的影响)大约占到GDP的15%左右,或者工业产出的接近35%。这意味着上半年出口下降对工业的压力可能在2.5个百分点;如果进一步考虑到出口部门盈利下降、融资条件恶化和对企业家信心的影响,出口领域的投资会同步下降,这样工业增长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同时,自去年底以来企业的融资成本开始快速抬升,这表现在票据融资、贷款利率以及民间借贷等诸多方面。利率的上升显然会抑制经济活动,例如短期内迫使企业削减存货。

  此外融资困难也会迫使企业推迟项目开工或者放慢施工进度。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微观证据显示大量中小企业、甚至国有企业由于资金来源的紧张而被迫收缩经济活动。

  高善文称,从过去十年中国经历的三轮比较明显的通货膨胀和宏观调控来看,2004年和2008年的两次宏观调控大约持续了4-5个季度,这期间由于资金紧张的压力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原因,经济活动很快开始减速。在调控期间2004年的工业增速下降了3个百分点,2008年的工业增速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

  然而,目前的调控迄今已经持续了大约3个季度,期间还出现了实际出口相当显著的减速,但同期工业和经济增长的水平大体维持不变,这很令人惊讶。

  为什么在外部需求下降和内部资金收紧同时发生作用的条件下,经济增速能够始终维持稳定?为什么在前两次调控中工业增速应声而落,在本次调控中工业增长却迄今始终相对坚挺?

  高善文认为问题的答案显然是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生的增长因素,其作用抵消了出口下降、消费减速和资金紧缩的影响。

  而从粗略的投资细项数据进行分析,高善文判断这个新增长因素是企业自主的基建和设备投资出现扩大苗头。换言之,新一轮设备投资的上升周期也许正在展开。

  他表示,如果以设备投资周期的存在为前提,也解开了近期金融数据领域的一个重要悖论:从社会融资总量和信贷增速等情况看,目前金融部门总体的资金供应数量并不算少,其增速大约也处在历史平均水平附近,但社会资金成本之高、企业资金状况之紧为过去十年来所少见。虽然经济名义增速的上升与此相关,但这可能无法解释资金紧张的全部;而企业设备投资意愿的扩张会带来其信贷需求的上升和增杠杆的倾向,正是这种因素部分地导致了目前金融领域资金的异常紧张。

  他进一步表示,从过去七个多月的数据看,在承认外需下降和消费温和减速不利影响的情况下,金融和产出领域迄今为止的数据也倾向于支持新周期启动的猜想。

  那么设备投资周期的上升过程是否正在结束?其带来的需求扩张的影响表现在哪些行业和领域?

  高善文在分析了中国过去20年产能周期后认为,基建和设备投资驱动的产能周期上升过程平均持续2-3年;考虑到中国本轮设备投资周期迄今持续了大约3个季度,其目前正在结束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对于第二个问题,高善文认为,盈利能力明显高于长期历史平均水平的行业、正在发生显著的进口替代(或转入成规模的净出口)的行业两个维度的交集、以及一些重要的周期性行业可能构成了驱动新周期的主要领域。

  高善文表示,新周期将由设备制造业(以及消费服务行业)来引领;同时也会伴随着电力、煤炭等周期性行业的间歇性紧张和投资的相应扩大。

  他表示,未来中国经济趋势的大概率事件是:中国经济将经历一小段时间(例如一个季度)的减速,随后波动上升,并最终恢复和稳定到比目前水平更高的增长率。在经济减速和流动性仍然吃紧的压力下,市场受到抑制,继续调整以进一步吸收内外不利变化的影响;其后随着政策转向和资金条件的缓解,再加上经济预期的改善,市场重新开始上升。

  但他同时也表示,这样的判断和猜测可能会由于重要数据的披露或内外趋势的明确转折而随时出现调整。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