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李庶民:该房地产商降价爱国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2 09:40 来源: 金融时报

  8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的仅有1个,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下降的仅有4个,环比价格下降的也只占少数。从数据上看,目前价格仍处僵持状态。同时,由于开发商坚持扛价,购房者出手谨慎,目前各地成交量均陷入低谷。

  量跌价滞的局面既不利于房地产市场,也不利于宏观经济。交易量在低谷徘徊,房地产商不能及时回款,影响资金链,同时给银行信贷造成风险。价格不动,交易量不升,老百姓的居住需求也不能得到充分满足。而且,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也为经济发展增添了不确定因素。打破这个局面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降价! 2008年底,房地产市场也曾陷入低谷,交易量在低位徘徊,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面临困难,当时曾有人提出一个口号:买房就是爱国。号召老百姓通过买房的方式刺激内需,提振经济,为国分忧。如今,面对楼市持续多时的量跌价滞局面,笔者建议,该房地产商降价“爱国”了!

  让房地产商降价“爱国”,因为爱国不能总是单向的。不管老百姓是出于爱国还是其他什么考虑,2009年上半年以来楼市确实走出了低迷,成交量大幅攀升,内需得以提振,如果按“买房就是爱国”的观点来说,广大购房民众已经在用行动来爱国了。然而,“爱国行情”来之不易,房地产商却并未珍惜。看到老百姓又开始积极买房,开发商立即取消前期的种种优惠,纷纷上调价格,甚至利用“多次开盘、小幅提价”的手段制造抢购气氛。于是,我们看到,从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房地产价格出现一轮飚涨,一时间投机炒作氛围浓厚,风险不断积累,高企的房价也重新把很多买房自住的普通民众挡在门外。为防范风险,保障民生,国家不得不开展一轮又一轮的严厉调控,而房地产商始终扛价不降,使成交量难以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老百姓爱国了,但开发商没有。

  让房地产商降价“爱国”,还因为“量涨价跌”的局面对各方面都最为有利。这实际上涉及房地产拉动经济的方式问题——房地产确实对经济有拉动作用,但究竟是通过价格拉动,还是通过成交量拉动?自去年调控以来,总有人认为打压楼市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其实这里存在误区。“房地产拉动”不等于“高房价拉动”。如果房价下降,让大多数居民买得起房,促进交易量上升,这将能够更好地带动上下游行业发展,只不过是让土地财政少拿点,房地产商少赚点,不会影响整体经济。相反,如果房价过高,成交低迷,那么这不仅影响相关行业投资,而且房地产市场将逐渐挤出自住需求者,使楼市交易者中炒房者比例越来越大,买房只是为了转卖,这反倒会削弱对家电、家具等行业的拉动作用。此外,高房价还对居民其他方面消费需求造成抑制,产生拉动内需的零和效果。而要想尽早实现“量涨价跌”,方法无他,唯有降价。想改善居住条件的人很多,只要房价逐步与居民支付能力对接,成交自然上升。至于“买涨不买跌”的忧虑,实无必要,现实中,各种商品从来都是说“降价促销”,哪有“涨价促销”的道理?

  实际上,买房卖房都是一种纯经济行为,与爱国无关。房地产商看到成交量上升便开始提价,想多捞一笔,从经济意义上说倒也无可厚非。同样的道理,老百姓买不买房、在什么价位买房,也是一种纯经济行为,当他们觉得房价过高时,持币待购就是很正常的事。可是,我们的一些官员和专家却总想给老百姓的经济行为赋予更多道德义务,“买房就是爱国”的观点就是这样。这些年房地产商追求暴利推高房价,为什么没人说他们“不爱国”?最近楼市低迷、买卖双方陷入僵持,连国务院常务会议都提出“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为什么没人说“降价就是爱国”?房地产商作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理应在经济活动中比老百姓承担更多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然而,现实却恰恰相反,有些人积极保护房地产商的“企业自主权”,却把道德义务让老百姓扛,实在不厚道。 作者:李庶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