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慈善公开不能总在质疑之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7 14:08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慈善组织的回应和公开或许能够消除质疑,但慈善资金一直秘不示人的使用状况,显然不是一次被动的公开就能解决的。这种回应和公开,为何非要等到公众强烈质疑之后,而不能主动一些、制度化一些呢?

  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一幢公寓起火,造成58人遇难71人受伤。连日来,部分受灾者表示,事故发生后社会各界共捐款4480万元,但如今只有约420万元发放到受灾者手中。对此,上海有关部门回应称,截至 9月5日,社会各界“11·15”火灾捐赠款项总计5469.92万元,已发放的有2834.7万元,合法合规。

  那起曾让整个上海陷入悲痛的静安公寓大火,距今已快一年了,那座公寓楼前曾经堆满的白菊花,那压抑在人们心头的悲痛,成为日渐被淡忘的记忆和隐痛。可围绕在火灾上的种种 ,至今仍纠葛不清,“4000万元火灾善款去向不明”的消息刚一爆出,立刻引起了公众和舆论的强烈质疑和声讨——饱含社会各界爱心的善款,竟然只发放了400多万元,不到总额的十分之一,当初的满腔热情和爱心,究竟给了谁?

  这种质疑与声讨,在慈善陷入信任危机的当下,既是习惯性的,也有很深厚的现实基础。静安大火过去快一年了,但善款的使用和分配状况究竟如何,迫切需要救助的受害者不知道,捐款者不知道,社会公众也不知道,他们只能从媒体的相关报道和自己的真实体验中,猜测善款的使用和分配状况,也只能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疑惑。

  面对汹涌的质疑和声讨,慈善部门对善款的使用终于进行了回应,公开了静安大火善款的使用状况。至此,“4000万元火灾善款去向不明”事件,可谓是得到了良好的处理。不过,由此折射出的慈善资金混沌一片的使用状况,显然不是慈善部门一次被动的公开就能解决的。为什么慈善部门的回应和公开总是在公众的强烈质疑之后,而不能主动一些、制度化一些呢?若不是受灾者质疑和舆论发难,难道静安大火5000多万元的资金使用状况,就一直秘不示人?

  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慈善部门的事后回应,即便能够起到“灭火”的作用,但“4000万元火灾善款去向不明”造成的负面效应已经无法根除,在公众当中,“爱心被羞辱、良心被蒙骗”的情绪依然在继续发酵。而且,仔细审视其公开的善款使用状况,也并不让人满意。近一年来,那些在大火中失去了家园的受灾者,一直在艰难度日,期待着善款能够雪中送炭,可直到如今,5400多万元的善款 ,才发放了2800多万元,这种工作效率是不是也太低了?如果善款的使用和分配能受到公众的监督 ,而不是仅仅跟着慈善组织的工作节奏来,那么善款的发放想必会快很多。

  有人说,我们的慈善事业如今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此种现实之下,公众对善款使用状况的质疑和追问,既是一种权利的觉醒,也是对整个慈善事业公开透明的倒逼和救赎。可这种外在、被动的救赎,显然不能将慈善从垂死的深渊拉回。慈善部门的公开回应,让汹涌的质疑暂时陷入沉寂,但对于慈善公开制度构建与慈善公信重塑的反思、追问,却依然会不休不止。本报评论员 杨祥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