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政府为何要救温州中小企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2 10:33 来源: 都市快报

  为什么要救温州?为什么要救中小企业?

  救温州是为了重树发展信心 救中小企业就是促就业稳社会

  依靠产业发展而积累了大量财富的温州,如今却卷进了高利贷漩涡中。危机绝非一夜之间降临,早在今年六七月间,本报就已连续推出中小企业生存状况的系列调查报道,在原材料涨价、用工荒、人民币升值、出口市场萎靡等多重压力下,浙江众多中小企业正面临严峻的考验。

  当时本报记者调查时就已经发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时,不少中小企业主“不务正业”,制造业企业借银行贷款和民间资金炒作原材料、甚至让主业“休克”而把自有资金投入民间借贷市场。

  当许多中小企业主抛弃实体,炒房、炒煤、炒中药材、炒大蒜,以致钱本身成为投机的标的物,从而酿成了温州此番震荡。货币政策有效收回流动性所带来的民间借贷狂欢,最终开始反噬中小企业本身。

  在此次温州火线救市的行动中,有消息称,将有百亿资金进入温州。不少网友认为,直接用资金来帮扶中小企业,无异于全民为泡沫埋单,结果很可能是延续高利贷的狂欢盛宴。

  事实或许并非如此。

  工信部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1-7月,中小企业整体利润率不到3%,低于全部工业企业6%的销售利润率。这个数字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大量中小企业会选择将资金投向高利率的民间借贷市场。

  中小企业的危机正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一次痉挛,其灾难已经超越经济主体的自生自灭范畴,而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影响。如果无法让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扎根实业,从这场涅槃之战中存活下来,由此可能带来的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社会消费能力将进一步下降、乃至整体经济泡沫化,都将会是一个噩梦。

  国家发改委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它们使用20%的金融资源,却创造了80%的城镇就业,60%的出口,贡献了50%的税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附加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

  中小企业雇用了中国80%的城镇劳动力,这就意味着如果中小企业裁员10%,中国就会新增加3千万失业人口。因此,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绝非小事。

  温州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温州中小企业今天所经历的一切,在浙江这个民营企业大省、在长三角或是珠三角、在中国其他地方,也正在经历或者将会经历。正如当下的欧洲,随着危机的发展,欧洲的担心已经不再是希腊能否还债,而是它是否会把整个欧洲拖下水。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目前欧洲经济最稳定和强大的德国,也无法确保最后能够独善其身。

  因此,就经济发展和公共利益而言,在此困境之中,“拯救中小企业”都应该成为一个共识,尤其是政府的责任。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目前不少中小企业缺的不是钱,缺的是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内需有限、出口受阻,原材料、工资等生产成本增加,以及中小企业对自己的发展前景信心不足。因此,浙江省日前召开了省、市、县(市、区)、乡(镇)四级政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加快转变职能,千方百计推动解决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各类难题。

  2008年,有一句话曾深入人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熬过全球金融风暴的浙江中小企业,也应该有信心在政府的帮扶下,真正吸取教训,度过这次危机,并顺利实现转型,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