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贫困县变脸百强县更像是一场双簧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2 08:15 来源: 燕赵都市报

  朱四倍

  近日,一个名为“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的机构发布第11届“中国中部百强县(市)”榜单,出现17个国家级贫困县引发质疑。研究所1名工作人员透露,有不少县市希望提高自己在榜单上的名次,就需要向评比机构缴纳费用。记者调查发现,该机构并非官方组织的严肃评比,使不少市县上当。(本报昨日报道)

  百强县和贫困县有何瓜葛?贫困县如何成为百强县?就常识的推断来说,二者有着质的不同,并且贫困县要想变成百强县,除了科学发展造福民众之外,别无他途。但是,在本则新闻中,我们发现,贫困县成为百强县是如此简单:只要愿意缴纳费用,贫困县就可摇身一变成为百强县,并且还可以由金钱决定排名顺序。

  在这样的好事面前,在政绩欲望的裹挟下,不少贫困县和有关机构上演了一出“双簧”: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此前,有报道称,“中郡所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专门从事全国县域经济研究咨询和服务的单位,被称为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所”,但本则新闻中,该机构工作人员说,“有不少县市希望提高自己在百强县榜单的名次,这就需要合作收费”,这在戳穿了“该机构并非官方组织的严肃评比”而是一种敛财评比的同时,也让我们追问:那些贫困县何以甘愿上当受骗?

  笔者以为,一个清晰的逻辑是:该机构提供了贫困县所需要的“政绩帽子”,而贫困县则为之提供了金钱。离开了任何一方的“不合作”,在笔者看来,贫困县变脸百强县的游戏就无法导演,更无法进行下去。

  从根本上说,贫困县变脸百强县背后的权力双簧游戏,除了评选机构的利欲熏心外,在笔者看来,贫困县的政绩焦虑以及由此产生的炫耀性政绩追求也是这出“双簧戏”上演的动力所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大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教授提出了炫耀性政治行为的概念,认为这种行为,也可以称之为炫耀性腐败,简单来说,就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做给别人看的行为。譬如通过举办各种庆典表明政绩或向上级示好、传达政绩信号,或者通过好大喜功的做法,把自身所谓政绩展示于人等。在这里,贫困县变脸百强县就成了这种炫耀性行为的符号和载体。

  并且这种行为频繁发生在贫困地区,原因在于沉迷其中的官员最容易产生权力幻觉,迷恋权力的威力,而在强权之下,公共资源被大量调动,成为满足官员个体的工具——— 贫困县变脸百强县充其量是政绩符号而与民众无关。

  事实上,那些贫困县对国家2007年取消国家级贫困县认定的做法不可能不知晓,只是在政绩焦虑的蛊惑下,故意忽视了这点罢了。因此,我们既要看到贫困县变脸百强县背后的非法组织敛财因素,更要看到贫困县对之的故意迎合,所谓“有人在收费,有人在迎合”仅仅是“周瑜打黄盖”的结果。

  贫困县变脸百强县是一场权力双簧游戏,仅此而已。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