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孙葆元:解决蔬菜卖难买贵可以学习旧时的菜挑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0 13:13 来源: 齐鲁晚报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城镇设立周末直销菜市场,解决蔬菜“卖难买贵”问题。这一指导意见又把蔬菜问题提到了民生的高度。而省城也在响应这一号召,准备设立多个周末蔬菜直销点。

    蔬菜与民生须臾不可分离,菜农卖菜,居民买菜,本不是复杂的问题,如今却无厘头地变得复杂异常。现在,从城市的管理者到市民都在热议直销菜市场,设置地域,划定框框。若从方便市民买菜,方便菜农卖菜的原则考虑,有那么复杂吗?

    不妨回顾一下省城“卖菜的”生意变迁。上世纪五十年代,菜农卖菜肩挑两只柳筐,筐是平底筐,放着数种菜蔬,沿街叫卖,今天作为艺术的卖菜人的“吆喝”,就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吆喝被复制成艺术,卖菜的行为却荡然无存。六十年代初取缔单干,卖菜人归入副食品商场,只见集中供应,卖菜的“蓝大褂”成了赐给顾客好菜品的上帝。改革开放打开自由市场的大门,市民有了自由挑菜选菜的权利,市场占地、市场争道又成了城市的难题,而且带来流通环节多,层层加价,菜市场变迁无定等次生问题。生活中本不算贵的蔬菜一下子成了管理代价极高的商品。

    买菜卖菜,一个简单的交易,为啥变成了复杂的社会问题?是不是管理者有点自扰?不可否认,规模化的蔬菜供应涉及环境卫生、街区秩序、叫卖扰民以及妨碍交通等问题,然而在法制前提下,这些问题比体制困惑下的问题还难解决吗?为什么不能把蔬菜交易的方式放简单再简单,哪怕回归“原生态”的菜挑子?比如游动的摊点,在规定卫生守则、交通守则、噪音控制的前提下允许沿街叫卖。收废品的都能沿街做生意,卖菜的为什么不能?

    在便民中寻找思路和秩序,旧时的菜挑子,难道不可以作为一种启发吗?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