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何帆:中国应有应对危机蔓延的政策预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4 19:03 来源: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1月4日消息,目前全球经济笼罩在欧洲债务危机的阴霾之下,欧债危机和恢复增长成为正在进行中的G20峰会焦点议题。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何帆今日表示,中国谈救援欧洲为时尚早,应该在货币和财政政策上准备好应对危机蔓延的预案。

  何帆今日在“直面欧债危机”微访谈上表示,欧洲债务危机深不见底。应警惕世界经济二次探底。中国应找到新的增长动力。

  他指出,欧洲已经有银行破产了,而且是全球最大的城市银行。巴菲特说过,如果在厨房里发现一只蟑螂,那肯定不止一只。而平均来看,如果欧洲的经济增长率为零,外围欧洲国家的经济可能是负的;希腊的事情也还没有结束。尽管公投可能撤销了,但国内政治动荡一触即发。

  “对世界经济不可过于乐观,对国内经济不可过于悲观。2012中国可能遇到的最大风险仍然来自外部风险。”何帆表示,欧债危机主要会通过贸易渠道影响到中国,欧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伙伴。此外,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恐怕至少有20%以上是欧元资产。

  另外他指出,欧元解体仍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概率已经显著为正。希腊退出了,葡萄牙就会退出,西班牙和意大利也会退出,德国事实上就也退出了。德国也会遭受巨大损失,银行业首当其冲,贸易也会一蹶不振。

  谈到欧盟峰会上达成的一揽子救助计划,何帆的评价是“仍是鸵鸟政策”。

  他指出,通过杠杆化的方式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其实就是往酒里掺水,EFSF杠杆化之后,投资欧洲债券的风险大大增加,原来是能100%保证资金安全的,现在只能保证25%的资金安全;让银行部门承担希腊国债50%的损失,其实就是希腊违约。

  在此情况下,何帆认为尽管欧洲将中国视作EFSF扩大化的投资人,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如果是投资,需要加倍谨慎,如果是救援,还不是时候。

  “欧债危机恶化可能导致全球经济二次探底,中国要有预案。货币政策可调整为中性,财政政策尚有空间,但投资的方向需要调整。我们一直呼吁放松服务业管制,鼓励私人资本进入现代服务业。”何帆最后强调。(洁琳 发自北京)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