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时评:河南宋基会建雕像钱的问题要说清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6 04:11 来源: 新京报

  ■ 社论

  建造8层楼高的一座雕像,耗资显然不菲,无论其建造目的是什么,但如果把这笔钱用在公益事业上,不是更好吗?

  11月3日,高达24.15米的宋庆龄雕像现身郑州郑东新区。有媒体称,这座雕像是由河南宋庆龄基金会(微博)建造,其800平方米基座将设计成可容纳600多人的会议厅。雕像旁边还有4栋6层小楼。对此,河南宋基会工作人员表示,“雕像不是宋庆龄,是黄河女儿”。

  其实,无论雕像是宋庆龄,还是黄河女儿,在这一问题上,公众更关心公益慈善组织信息的是不是公开、透明,更关心宋基会如此大手笔是不是花了善款。

  公众的担心显然不是多余的。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河南宋基会疯狂吸金,却无心公益。其下属独资公司投资领域涉及证券、地产、融资担保等众多行业,资产超过30亿元,在全国2000多家基金会中名列第一,然而,公益支出前十名的榜单却并无河南宋基会的踪影。时至今日,河南宋基会也没有给公众一个负责任的回应,更不要说公开公益项目的实施过程,接受公众监督了。

  眼下,河南宋基会搞出了这样一个雷人的雕像,对公众却没有一个起码的说明、释疑,甚至还拿黄河女儿作为挡箭牌,实在无视公众的知情权。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之规定,基金会依照章程从事公益活动,应当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没有公开、透明,阳光则不会照到那些阴暗的角落,社会监督也无从谈起。

  也就是说,如果宋庆龄雕像及其附属建筑属于公益项目,河南宋基会理应迅速公开相关信息,以缓解公众焦虑;如果不属于公益项目,是一项商业运作,也应该说清楚,雕像所为何来、所为何事,有没有动用捐赠人的善款。这既是基金会管理制度的刚性约束,也应该成为基金会工作人员、挂靠机构的责任自觉。

  建造8层楼高的一座雕像,耗资显然不菲,无论其建造目的是什么,但如果把这笔钱用在公益事业上,不是更好吗?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副主席常荣军此前曾表示,地方宋基会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宋庆龄的声誉。那么,如何维护宋庆龄的声誉,从而对捐赠者和社会负责?很简单,捐赠款物用途及过程要公开透明、可监督、廉洁高效;与公众交流要积极主动、良性互动。河南宋基会如果以公益之名,行营利之实;有钱兴建巨型雕像,无钱投入慈善,显然已经超出了公众承受的底线。

  这种漠视公众感受、罔顾媒体质疑的做法,使得河南宋基会难以获得公众信赖。有关部门理当有所作为,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不能听任河南宋基会这样的“非营利法人”在深陷于营利的传闻,更不能听任公益机构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信任危机。

  “一切工作和努力的结果,归根结底,应该使儿童的健康和福利得到改善,这是适用于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的一条规律。”宋庆龄的这句话,应该成为河南宋基会的座右铭。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