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安全食品不靠监管难脱卸责之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16:07 来源: 金羊网-羊城晚报□舒圣祥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表示,中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出口食品在国外的检测合格率也在90%以上。蒲长城说,“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食品生产企业当前应加强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11月13日中新网)
当公众始终还在为“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而苦恼的时候,质检总局有关中国食品安全“抽查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的表态,距离公众实际感受确实有些距离。很多网友对这个数据的准确性提出质疑,认为将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等都归入剩下的10%是不合理的。我倒并不怀疑这个数据的准确性,关键的问题在于合格标准的差异。比如,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等,在引发举国关注之前,根本都不在食品安全标准检测范围之列,合格率高又有什么好奇怪呢?
因此,不能用“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来自诩监管的成功,更不能用此来否认食品安全问题频出主要原因在于监管缺失。国内食品与出口食品合格率虽然都在90%以上,但是两者意义却完全不一样。国外标准要比我们严格得多,国内食品生产商却同样能够达到。这充分说明,生产技术落后、只能生产低标准的食品,绝不是我们的“特殊国情”。换言之,食品安全屡出问题,不是生产的问题而是监管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国内食品安全现状较差,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标准低劣,一个是监管缺失。出口食品90%以上的合格率证明,只要我们制定严格的标准,再辅之以严格的监管,国内食品生产商也完全可以达到标准要求,为消费者生产出安全合格的食品。相反,如果认定“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将提高食品安全的希望寄托在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上,那么食品安全绝不可能在监管乏力的情况下自动实现。
文明的制度约束人性,落后的制度放纵人性。太阳底下,大家都是“长着同样屁股的猴子”,暴利诱惑之下的人性弱点总是趋同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跨国企业在中国同样热衷行贿公关。安全的食品固然是生产出来的,但生产过程必须处在严密的监管之下,否则这样的食品安全,可能会像地沟油一样经得起政府检验,却绝对经不起媒体的曝光。国人的肠胃,对各种名字陌生的化学制剂并不具有更大的抵抗力,表面上的食品安全合格率即便再高也没有意义。
显然,质检部门高官“安全食品不是监管出来的”之说,在公众看来难免会有推卸职责的嫌疑。事实上,如果质检部门都没有“食品安全依靠监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安全的食品是监管出来的”信念,那么90%以上的食品安全合格率就是一桶清亮的地沟油:虽然样样指标都合格,但是后果谁喝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