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改革开放和走向改革深水区的历史机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8 09:41 来源: 中国经济网“到什么时候,讨论什么问题”,社会和经济都有自身的运行规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每到关键时间节点,各种思潮和声音都会蜂拥而至,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喧嚣、争论之后,重新确立方向前行,历史的规律如此。
近年来,从楼市引发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走向的话题,逐渐通过网络论坛和微博(http://weibo.com)的形式展开。特别是针对近年来的经济热点问题,如人力资源、财政税收、教育、医疗、地产、工资收入、信贷、汽车等话题的讨论,多数情况都停留在就是论事的层面上,看似对中国经济关怀备至,却言不及物,浅尝辄止地泛论。倒是有一点可取之处——提出了一个关于改革开放“时间点”的问题。
实际上,论坛里讨论经济热点话题的帖文在论述当前所有社会热点的时候都是从矛盾存在的负面角度去考察。本质上,中国经济领域有很多问题都是客观存在,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但一些帖文集中了经济领域的矛盾点却忽略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实,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式”的表述方式只谈弊端、毛病,回避积极一面,的确有失公允。毫不夸张地说,只说弊端,看不见成绩的目的很明显——否定现有的一切,特别是经济层面的发展成果。
“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是十七大以来中国政府新思维的具象表述之一。历史回答了中国人在三十多年前的选择是正确的。三十多年前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伴随而来的是“道路是对还是错”讨论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任何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最后中国人还是决定坚定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中国人的生活变化是很有必要的,从经济学角度看,客观地评价中国经济和个人经济的同步增长是很简单的事情。三十多年的时间也并不遥远,仅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的成就便是有目共睹的。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经济意味浓厚的“G20组织”背后是G2(中国、美国)的经济体作支撑,而所谓的“中美国”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提出来的。中国如果真的像一些帖文里写的如此“不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学家恐怕真的该集体去反思了。
不过,这些帖文倒是真的为当下的中国人提供了一个新的时代命题——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该向何处去?当下是否为“走向改革深水区的中国”的新机遇期。
回答上述问题,还是需要重新捋顺一下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史。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史上可圈可点的一笔。“可圈可点”在于回答了当时各种质疑的声音,特别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摇摆不定、犹豫不前的声音给予了一次正面的回答,对1978年以降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992年之后的中国经济又一次摆脱所谓“争论”,重新回到快速路上,才使得中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世界金融风暴中得以保全自身。
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中国正经历着是前所未有的历史阶段,说“内忧外患”也并不为过。2011年美国经济的倒退是以华丽丽的“占领华尔街”形式出现的,欧洲危机则是以“希腊的悲情”来演绎,严峻的经济形势使得悲观情绪散布在整个世界。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通胀压力也一直没有被消解,包括一些帖文表述的经济领域的各种弊端也时不时地提醒着国人——中国经济还得继续依靠改革开放来解决问题。“一棒子打死”式的话语暴力和话语导向只能适得其反。实践证明,中国的国情是“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制造悲观的情绪扭曲了解决经济领域各种矛盾的务实态度,分散了社会力量的注意力,势必阻碍中国各个阶层对改革开放的信心,结果是得不偿失。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史并不拒绝各种声音的存在,相反,越是有不同的声音越能够凸显“选择”的重要性,越是能够让更多的人清晰地看到作为大国的中国各种问题杂糅在一起的复杂性。有问题存在,需要务实地加以解决,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成绩和整个中国的共识,而改革开放的理念也会因为对各种声音的去伪存真变得更加明确。只有获得了内心的清明,才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毫无疑问,中国每一天的进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非全是令人沮丧的、悲观的,它实际上提醒国人,当下已经到了继续新一轮改革开放和走向改革深水区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国人别再在毫无实际意义的、无谓的讨论上下工夫,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才能形成期望中的合力。(马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