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铁路工程:越开放越能赢得公信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2 04:01 来源: 新京报

  ■ 观察家

  铁路工程招投标虽引入第三方,但预防腐败的最关键程序如资质审查、评标等,仍由铁路部门自己操刀,意味着仍存在人为干预的可能,期待铁路改革更透明、更开放些。

  据报道,铁道部每年投资约8000亿元的铁路工程,已开始进入第三方——北京市建设工程发包承包交易中心进行评标。此前,铁路工程自己招标自己监管,不仅抑制了市场化竞争的机会,还客观上为体制内的寻租腐败预留了巨大空间。铁道部自己也承认,“铁路建设施工、监理、物资、服务类招标均存在人为干预现象”。

  招投标制度形同虚设,既是刘志军案、铁路“骗子承包厨子施工”等案例发生的深层背景,也是让铁路公信力下降的重要因素。如今铁路工程评标引进第三方平台,就是部分地引入了外部监管力量。这对于制衡长官意志逾越法定程序、科学评估工程项目,从而让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来说,是一种进步。

  特别是,在铁路总负债已突破2万亿元,负债率升至58.53%的形势下,任何制度建设上的进步,哪怕再微小,对于铁路部门扩大融资所需的市场信心,对于在建而将建的铁路工程,对于不可能戛然而止、仍需发展的铁路事业来说,都是一种补益。

  另一方面,无论是从铁路建设融资的角度,还是重振社会各界信心的角度来讲,在铁路体制处于势必要改革的关键时期,人们有理由希望看到更大的改革力度和步伐。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此次工程评标引入了第三方,但只是使用第三方的场所平台,并采取第三方的招投标规则,而预防招投标腐败的最关键程序,如竞标资质的审查,工程项目的招标评标,仍由铁路部门自己操刀。这也就意味着,铁路部门对于评标专家人选到中标等各个环节,仍然握有绝对的发言权,也意味着,人为干预仍有穿过制度墙的可能。

  当然,就铁路工程的特点而言,由于事关大面积土地征用、城市或区域规划,以及通信、机车制造等一系列重大事项和专业性问题,评标标准既需要考虑市场的盈亏因素,也需要考虑地方发展的因素,高科技的铁路产品,还需要专业的评估,这些因素会限制评标的开放性,铁路部门自己主导,既可以对综合因素加以全面考量,又不致使效率降低。

  但是,这并不表明,铁路工程招投标将不可以更透明一些,更开放一些。比如,能不能从社会上引入评标专家?能不能做到随机抽取评标专家,而非内部指定?总之,越开放越透明,不仅决策可以更科学,也越能建起公众的信任。

  放权与制衡,是下一步铁路经营体制改革的方向。放权,意味着铁路经营部门应成为市场主体。制衡,意味着铁路部门需要习惯于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管。

  因此,在欢迎铁路工程评标引入第三方的同时,也希望看到铁路部门更多打开门户,主动欢迎外部力量参与其建设和监管的动作。一句话,越开放,铁路越能赢得公信力,越能承担经济和社会大动脉的名声。

  □徐立凡(媒体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