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胡怡建:如何破解财政年底突击花钱顽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2 06:52 来源: 东方早报

  胡怡建 

  年末将至,“财政年底突击花钱”一事,再次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11月9日,财政部公布月度收支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财政收入完成90851.68亿元,同期财政支出完成77559.6亿元。据此推算,今年全年财政收入将有望完成109022亿元,余下的两个月中,财政可用支出将高达到3.5万亿元,月平均支出15731亿元,是财政前10个月平均支出7755.96亿元的202%。因此,财政年底将突击花钱已是不争的事实。

  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

  虽然,年年突击花钱年年提,但今年重提却别有一番滋味。因为在今年被称为我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里,确实出现了太多反常经济现象,财政反常尤为突出。

  一是经济增速放慢、税收增长加快。今年,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依然笼罩,欧美债务危机进一步蔓延、全球经济继续衰退,国内通货膨胀抬头,大量中小民企陷入困境,出口增长异常艰难,我国经济增速开始放慢。但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税收,却出现了超常增长。今年前10个月,全国财政收入90851.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9951.86亿元,增长28.1%。其中,税收收入79634.28亿元,同比增长26.6%。财政收入增长与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206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4%,形成了较大反差。

  二是企业资金紧缺、财政异常宽松。今年,面对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我国采取了紧缩货币政策。决定货币供给的存款准备金率,在2010年6次上调,在由15.5%上调至18.5%基础上,2011年又6次上调至21.5%,从而创下了从未有过的历史最高纪录。随着存款准备金率节节攀升,货币供给日益收紧,货币供求矛盾突现,民间借贷市场活跃,市场利率屡创新高。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受困于资金紧张,出现了不少资金断裂、企业倒闭、老板逃跑的现象。而前10个月财政资金却显得异常宽松,竟然出现了收支相抵有13292.08亿元余款没有用完的情形,财政资金宽松与企业资金紧缺也形成了较大反差。

  三是民企招工冷落、国考报名火爆。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结束时,经资格审查合格人数约133万人,整体录取比例76:1,最热门1个岗位有4616人竞争。从2001年的3万多人报考到今年的133万人报考,十年间猛增近40倍,从而使“国考”成为华夏大地最热门考试。然而,与国考报名火爆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民企用人告急。 在各种招聘会上,用人需求最为旺盛的中小民营企业乏人问津,一向热门的外资企业也遭遇冷落。首选公务员、其次进大国企,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常用选择。

  市场优胜劣汰、学生自由择业无可非议。但企业毕竟是创造财富的纳税人,而政府部门只是消费财富的用税人,当整个社会价值天平倾向消费财富的用税人,而不是创造财富的纳税人时,社会财富和税收将从何而来?当共和国的骄子都在算计着如何用税时,社会又将如何进步?

  一边是预算赤字,一边是突击花钱

  根据我国前10个月财政收支预测,今年最后两个月可用财力3.5万亿元,财政支出将不可避免突击花钱,但这并不表明我国财政财力足够充裕,钱已经多到花不完的地步,需要突击来花。事实上,我国财政正处于十分尴尬境地,一方面预算收入由于快速增长出现较大结余,另一方面由于财政赤字导致债务大幅增加,突击花钱与赤字债务并存。

  预算部门为什么突击花钱?预算部门之所以突击花钱,不能怪部门干部觉悟,只能说明财政体制存在缺陷。

  首先是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由于我国实行以收定支、收支挂钩的财政体制,财政支出完全取决于收入,收入多的可以多用,收入少的只能少用。当我国今年财政收入出现了未曾预料的快速增长,前10个月增长竟高达28.1%,而年初预算增长仅为8%,也就是说超增长约20%,大致相当于16600亿元超收资金等待使用,财政支出前低后高,前紧后松,年终突击花钱也就顺理成章。

  其次是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在年初制定预算时,如果对全年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长缺乏科学、合理估计,预算和预算执行结果之间就会出现较大差异。但令人诧异的是每年预算执行结果总是大于预算,如今年财政收入预算增长8%,而实行执行是结果前10个月竟高达到28%。这种实际执行结果超预算增长的情形,同政绩考核有一定关联,我们习惯上已将预算执行结果超预算视为政绩,而将预算执行结果小于预算视为问题。另外,预算支出需经人大审议通过,而超预算增长支出无须经人大审议,政府对超预算增长在使用上更具自由裁量权,这也是造成实际执行超预算增长,需要突击花钱来完成预算执行的重要原因。

  最后,我国预算核拨方式存在缺陷。我国现行用款单位部门预算实行基数法,按上一年度部门支出来核定下一年度部门收入。这就使得年底突击花钱成为各预算单位的潜规则,预算单位决不会让上一年没用完的预算留到下一年。因为按现行预算核定和拨款方式,本年度若有财政节余,不但要全部上缴,而且还会影响第二年的预算基数,令第二年的预算拨款遭削减。从预算单位来看,节约自然吃亏,花钱也就得益。

  政府部门为什么借债?既然预算部门年底大手大脚用钱,财政应该很富裕。但我国的情况是政府财政既富又穷。富,是因为随着收入来源渠道拓宽、收入增速加快,所掌控的财力越来越大。而穷,则是因为拥有庞大财富的政府同样债台高筑。从世界各国现实情况来看,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都或多或少地负有债务。因为随着凯恩斯主义盛行,政府调控经济能力增强,福利承诺增多,一旦缺乏约束,就会引起债务失控,我国近年来债务快速增长反映了这种政府主宰经济的趋势。

  首先,2011年赤字预算9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收入45860亿元,支出54360亿元,收支总量相抵,赤字7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1170亿元,财政支出83170亿元,收支相抵,差额2000亿元。中央和地方合计赤字9000亿元通过发行债券弥补。我国中央财政国债余额限额也由此达到77708亿元。

  其次,2011年地方债务累计余额10.7万亿元。2011年6月27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审计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0.7万亿元。继审计署公布2010年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后,各省市也陆续晒出本地政府性债务账单,其中广东为最高,达7502.96亿元。地方债务结构表明2011年和2012年已进入还债高峰期,到期债务占总债务规模的43%左右,地方债务四分之一靠卖地偿还。

  收钱超预期,用钱须思量

  面对一边是经济疲软、一边是税收膨胀,一边是突击花钱、一边是债台高筑的异常经济现象,确实需要反思我们的财政政策,寻找破解财政年底突击花钱现象的良药。收钱超预算,用钱须思量。

  首先,思量财政超收用在何处。我们认为,当一个国家财政收入实际执行结果超出预算时,不外乎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一是追加预算用于当年开支。因为政府总有做不完的事情,不怕钱太多,只怕钱不足,有了追加预算就可以办更多事情,这就是我国现行的做法,确实有太多民生事情等着我们的政府去做。

  二是用于偿还当年或历年债务本息。从而可以减轻债务负担,应对潜在债务风险,避免出现类似欧美主权信用危机。如果我们能够严格执行将超预算增长收入用于补财政赤字,年底我国财政将会出现大致6500亿元盈余,而不是9000亿元的赤字。

  三是作为当年财政结余放到下年度使用。由于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年度预算,都是经人大审议通过的法,既然是法就具有法定性和严肃性,一经确定就不宜变动。作为政府部门只有执行预算的义务,而无改变预算的权利,任何变动须经人大审议通过。为此,作为当年财政结余,放到下年度使用,更符合财政资金使用的法定程序。结余足以说明政府部门履行政府职责的开支已经够用,如有可能,应在下一年度对企业或个人减税。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减税有利于增加纳税人可支配收入,扩大内需,增加消费,促进发展。

  四是建立预算稳定基金。如需将超预算增长收入仍然归财政使用,一个可行的选择是建立万亿元以上规模的预算稳定基金,从长周期预算考虑,需要以丰补歉,应对归还债务以及可能出现的财政危机压力。

  其次,思量财政体制如何改革。既然我们认定财政年底突击花钱是由财政管理体制、预算管理制度和预算拨方式缺陷所致,那么,解铃还须系铃人,破解难题在于体制变革。

  我国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即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所确立的科学性、法定性和公平性原则,理应成为破解年底突击花钱财政顽症的重要法律手段。一是以支定收、节约使用。把按收入决定支出的财政管理体制,改为按履行职责决定支出的财政管理体制,来促进政府转变职能,节约财政开支。二是科学预算、依法执行。科学、准确预计财政收入来源和支出安排,尽可能减少预算与预算执行差异,对于确立的政府预算依法执行,不因收支变动而作调整。三是推零基法、改基数法。把现行按本年度支出作为下一年度收入的预算核定和拨款方式,改为按部门职能和支出需要核定和拨款,从而避免为争基数而年底突击花钱。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