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时评:有多少谬误需要学生调查去印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17:20 来源: 北国网-辽沈晚报

  长沙的水价听证“听证代表一致同意涨价”,再次引发了舆论的质疑,长沙理工大学一个社团悄然开始了自己的调研活动,想了解市民对现行水价的真实评价:其方法与政府部门组织的听证会不同,他们是通过走街串巷、登门拜访、发放调查问卷形式,试图了解居民对这种新政策的满意程度。学生们在走访了1000多户家庭后得出的结论却显示,调查结果与政府组织的听证会上的代表意见迥异,多数人反对涨价。 (12月5日《中国青年报》)

  学生的调查结果并不令人吃惊,他们用自己朴素的方式去验证真假,去打捞那些“被沉没”、“被掩盖”、“被故意漠视”的民意。当公众对听证会的批评已经有了审丑疲劳,当“民众揭穿听证骗局”已经难以成为新闻的时候,学生们勇敢地站了出来,用他们特殊的身份和扎实的调查,再一次提起了这个难以成为新闻、众所周知的议题。学生的调查,再一次让听证会问题提上了公众讨论的议题。

  其实,他们的调查并无新意,当宣称“多数人支持涨价”的听证结果后,媒体早就做过印证这种谬误的民意调查,用“多数人反对”反击这个结果。学生们的调查,不过是重复舆论往常的批评,不过是一种重复的印证。只不过因为其身份的特殊性,身份的新闻价值,成为舆论焦点。

  学生们的行动非常值得赞赏,这种调查,体现了他们的责任感,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对政府结论的怀疑精神,已经扎实的调查功底――没有满足于坐在书斋中去想像和批评,而是通过走街串巷、登门拜访、发放调查问卷、直接进入社区访谈居民的方式,去打捞真实的民意。并勇敢地将自己的发现大声地说出来,去敦促政府的改进。他们的声音,是对公共舆论的助力,是对某些部门的反讽。

  我们在现实中看到越来越多的这种调查。比如,关于城市公共厕所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南京小学生调查发现,本地七成市民购物时曾找不到厕所;比如,停车难的问题,小学生“调研”发现老小区停车难。还有,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和34名志愿者一起做了一个公开资料库,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认识有毒食品,让公众记住那些被曝过光的有害食品。还有一个曾引发舆论热烈关注的是,北京市小学生张皓调查发现“蘑菇九成被漂白”。

  可是,有多少谬误,需要“学生调查”去印证;有多少常识,需要学生们稚嫩的声音喊出来;又有多少问题,需要孩子们去揭露。

  □曹林(作者系资深评论人 微博(http://weibo.com):http://weibo.com/caolin)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