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时评:楼市调控该如何走出胶着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6 07:34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费雪,财经评论员

  据媒体报道,记者暗访某些城市多家银行发现房贷“松绑”态势开始显现,不少银行的贷款利率由原先普遍上浮10%已回归至基准利率,甚至有消息传出部分银行优质客户还能取得9折的优惠利率。

  首套房利率回归,九折利率重现江湖,这意味着房地产严冬已过?首套房一向是调控风向标,其利率松动被视为房地产调控松动前奏。

  尽管最新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写进了文件,并提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断言明年三季度中央政府或许逐步放松“限贷”,进而放松“限购”;而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更是频频表示房地产业有可能迎来软着陆,并且呼吁首套房贷利率应该定向宽松。

  回头来看,无论用那一种标尺衡量,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都存在泡沫,然而挤出多少程度的泡沫而又不损害经济全局却令人费思量。换一角度看这一问题,其实就是中国经济可以承受房价下跌多少?

  此外,无论压力测试还是空置率等基本数据,都因其不透明而令人质疑。不过,笔者认为近期央行调查统计司的两份报告值得认真对待。该报告表示房价拐点初现端倪,而银行和房企能承受房价下跌20%到30%,但担忧引发慌恐性抛售及连锁反应。以此预计,房价下跌三成,将是经济承受的底线。

  各方信息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在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弊端尚未完全有解决出路之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仍在推进,期间无论通过行政手段限购还是限贷,都只能扬汤止沸,难以根除症结。如此背景之下,一些地方如果要有选择地进行松动,选择首套房显然具有优先性:通过对其适当放松以避免开发商大面积资金链断裂,那么对于开发商维持生存、刚需族购房置业以及保地方经济增长三者皆有利,但这只是松动试探性的一步。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房产调控又进新一季。伴随着政策底部逐渐来临,市场底部也在接近。回首中国楼市诸多弊端,不仅在于房价高企,更在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合理。有人把希望寄托于保障房,目前看来难以根除弊端。今年号称完成1000万套保障房的开工计划,但三分之一的保障房项目只是“挖坑待建”,而其分配过程更是暴露寻租与不公。未来房价也许不会大跌,而如果居民收入可以上一台阶,那么房价收入比自然不会维持这一不合理水平;而居民收入增加,需要经济增长真正做到“藏富于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