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拿什么壮大中产队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5 22:21 来源: 经济导报经济导报评论员 兰恒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很好,很及时。
凡是提倡什么,往往就是缺乏什么。一个成熟社会中,中产阶层应该成为社会的中坚,但目前中国的“中产”仍然比较薄弱。今年以来政府加大了对就业、医疗、社保、教育等民生的投入,居民获得了一定实惠。但对实惠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弱势群体的“受惠”感觉更强烈一些,因为这些最基本的设施和服务都是他们急需的;而中产阶层因为早已解决了医疗、社保、教育等领域最基本层面的需求,因而“受惠”的感觉并不明显。
不仅如此,2011年是中产阶层很受伤的一年。“中产”的财富主要集中在储蓄、房子、证券三部分上,这三部分财富今年都被“咬”掉了一大口。储蓄方面,负利率等于财富自然“蒸发”,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存钱,9、10、11连续3个月储蓄资金大幅度流失。房子方面,房价高时努力凑钱买房子,很受伤;房价跌时,买的房子大幅度贬值,还是受伤。股票更惨不忍睹,“一夜回到解放前”,直接“熊冠全球”。据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对中国24个城市的5800个家庭的调查,约22%的受访家庭持有股票,持有基金的家庭比例为17.39%,两者合计约40%。而“中产”炒股票和基金的比例会更高。按照目前情况,今年平均每个证券投资者亏损三五万元都是轻的。
所以,现在恐怕不单单是“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问题,而是“中产”队伍正在瘦身的问题。“因房返贫”、“因股返贫”绝不是多余的笑话。
壮大“中产”队伍,靠小恩小惠无济于事,必须搞好顶层设计。具体来说应该办好两件大事。
首先要深化税收改革。税收是一国财富分配“顶层的顶层”,税收设计的轻微改动,都会带来财富分配的巨大倾斜。每当民间有“降低税收”的呼吁时,总有财政方面的官员或专家通过复杂计算和反复论证,力图让民众相信“中国税收并不高”。但是连续5年财政收入以约30%的速度增长、居民收入增长多年跑不过GDP、CPI涨幅总归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今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是宝贵的一小步。步子还应该再大一些。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不仅是壮大“中产”队伍的需要,更是消费拉动经济的重要前提。
其次,要好好整一整股市。中国经济连续10多年高速发展,而呆坏账的比例并不高,发展的动力哪里来?天上掉下来的吗?必须看到,广大股民为此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但是长期以来,在政策的眼中,股市是方便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筹资场所,股民不是出资人、不是股东、不是主人,而是一群总想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腰包的赌徒,任其自生自灭。
股市是“中产”和“伪中产”财富的最大绞肉机。弱势群体没钱炒股,大富大贵者不屑于炒股———通过七拐八绕的管理层持股或包装上市再套现,赚取的无风险利润何止几亿、几十亿元!不说别的,单单害人的IPO弊端不除,中国的“中产”有多少灭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