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大腕讨论2012买不买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9 17:02 来源: 法制晚报面对继续调控的声音,楼市前景如何?房价降幅几何?房地产理论界争论不休,百姓更是摸不着头脑,如何理解宏观调控对购房需求的影响,如今的房价还会继续下降还是很快反弹?市民买房究竟该何时出手?
为了解决这些困扰着购房人的问题,法晚《家尚周刊》特地邀请了房地产业界的“名嘴大腕”,通过版面“圆桌”探讨百姓关心的话题,我们的记者通过连线、走访和整理素材,让这些专家们就我们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
针对“普通市民何时买房”、“现今房价究竟是否还会降”等话题,各位“名嘴”的观点并不一致,“楼市投资有风险”,做主的还是您自己。
2012 中国楼市“降”字当头
楼市调控持续了一年多,房价总算止住“疯长”势头,“降价”之声此起彼伏,不管是“真降”还是“噱头”,无疑调控的效果已经显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2年的楼市调控也已定下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 虽然可能会有微调出现,但可以预计,2012年年初的楼市绝不会暖和,冬天还将继续。无论是政策影响还是市场预期,“降”字还将成为主流。
限购令是高房价的大杀器,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带头表态将继续执行限购政策,不出意外,后续还将有大量城市跟进表态,也就是说,未来一段时间里,限购依然存在,政策依然偏紧,这样一来,房价反弹的希望就很渺茫了。
“限购”、“限贷”不会退出,开发商的日子就将继续难过。开发商的资金来源无非“银行贷款”和“销售回款”,“限贷”堵死了贷款之路,“限购”又遏制了回款之门。资金紧张之下,开发商无法控制贷款,所以只能靠“降价求量”来加速回款,这是“降”的最主要原因。
当前情况下,只要政策不松,房价反弹的机会很小,中国的通胀形势还将继续,通胀之下房价不涨其实就等于在降,更何况真降呢?这一点也可以为房价下跌做些佐证。
只要政策不放松,2012年楼市就将继续低迷,开发商要看清形势,“深挖洞、广积粮”,加快销售,以价换量,现金为王。楼市将告别暴利,开发商最好不要对调控放松抱有幻想,须知楼市低迷之下“快跑者生,慢走者亡”。
我们注意到,从2011年11月底存款准备金率突然下调,到12月人民币惊现连续12日罕见跌停,紧接着央行出手干预汇市。伴随着“做空中国”势力的“兴风作浪”,热钱出逃迹象进一步加剧,而央行显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措施应对“做空”,坚持限购令冻住楼市即是其中之一。
假设“限购令”放松,楼市里大规模的资金得以迅速解冻,并被“国际做空”势力蓄意流出,将会使中国数十年积累的外汇储备惨遭劫难。因此,限购令不仅关乎房地产,更关乎经济命脉,尽管地方政府会使出百般力气试图放松,但无疑在这种艰险对决时刻,左右衡量之下,限购令仍旧不会轻易放松,房价会随之一点一点阴跌下去。
贾卧龙
香港太平洋国际投资集团首席执行官
过度悲观和过度乐观都不可取
迷茫,是2012年开局楼市的主要特征,业内不少人士看空2012年的楼市,最悲观的声音说是降价30%,而瑞银则预测,2012年上半年,房价会继续下跌5%~20%,似乎楼市降价已经成为共识。我们之前认为楼市会调整,主要是基于信贷政策的收紧和调控政策的影响,信贷收紧卡死了房企和购房者的喉咙,而限购令则掐死了投机。
不过,无论如何,中央调控楼市只是在防止经济泡沫化,而非要打死房地产。房地产还是有需求的,而且空间还非常大。鉴于中国房地产的支柱性地位,房地产在调整后,还会继续有着亮色的表现,当然,这种表现不一定非是价格暴涨。获取平均利润,是任何一个行业的趋势。
影响中国楼市最大的因素是信贷,2012年信贷可能会有所松动。前一年信贷相对卡得比较死,高利贷进入楼市。很多高利贷资金之所以能够成功聚集,很大程度上是房地产企业的需求推动,而且,理财产品的火爆的主要去向也是房地产。因此,2012年的信贷水龙头可能会有所松动。
报道显示,2012年1月的前三个工作日,工农中建四大行投放了500多亿人民币新增贷款,相较2009-2011年1月份的凶猛投放,稍显温和。据称,与前三个年度类似,2012年1月新增贷款大增并突破万亿或并无悬念,综合中金公司和其他多家券商的预计,2012年信贷规模估算在8万亿到8.5万亿。
我们的意思是,信贷的主要问题在于结构问题,如果不解决畸形的放贷模式,流动性问题就难以解决。一收就死,一放就烂是这种模式的典型特征。我们认为,要保证房地产企业的合理需求,让房地产回归到实业的本身,才是当前楼市调控的目标。
在股市权重中,房地产股和银行股权重最大,如果楼市萧条,股市可能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再次重申楼市调控的目的,我们认为,如果真正的让楼市回归实业本身,首先就是要理清期间重复征税和各种变相的税费,其次是要遏制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冲动,再次就是信贷结构要合理调整,从外围层面上来说,货币少超发,投机才不会那么猖獗,多努力提高生产率,而不是热衷于搞金融游戏。
2012年楼市可能还会继续低迷,但不会一直低迷下去,最起码在成交量上可能会有所改观。如果不带有价值判断,只是根据市场情况来说,过度乐观害死人,过度悲观也会使人失去很多机会。
为2012年楼市总结一句:房价涨跌一线间,关键就看信贷量。楼市兴衰十年事,要看土地税费怎么办。
朱大鸣
上海春之声集团董事长
自住型购房者 2012是良机
展望2012年,房地产市场基本走势是可以预判的:市场总体偏冷,上半年惯性下行,下半年触底后试探性复苏。在政策总体偏紧的情况下,很难期望楼市还会出现类似2009年那样的绝地大反攻。2012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依然不乐观,2011年主要是大城市成交萎缩,2012年将会传递到三四线城市。
价格下跌的持续时间,将会超过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一季度那一轮调整,2012年上半年以下跌为主,下半年可能转为阴跌、盘整,也有可能由跌转涨,这存在较大的变数。
对于已经来临的2012年,购房者该何去何从?平时,总有人喜欢问如何购房,这实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房屋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不动产、异质性。每套房子的空间位置都具有唯一性,都具有独特的产品内涵,无法拷贝。
购房需求同样具备上述两个特征,只是程度稍弱。每个家庭购房的目的、要求都不可能完全一样,即便同样是预算100万的房产,也对地段、区域、品牌有不同倾向。
我们可以从购房时机上,做些大致的判断。首先,2012年将是过去两年和未来几年罕见的入市良机,房价总体维持下跌态势,尤其是上半年,多数一二线城市的实际水平(区别于成交均价),即你可以买到的房价,将会回到2010年上半年,甚至是2009年下半年的水平。少数新盘的价格,极端情况回到2009年初的水平。
另外,下半年房价会触底回升,2013年将会步入上行通道。全年皆是较好的购房时机,但具体是哪个季度更好些,还须走一步看一步。
其次,从购房需求的性质分析。2012年,对于短线投机需求,基本没机会。对于长线投资需求,仍可适当购房,虽然未来五至十年,不可能重现2004年——2010年房价平均涨幅,但肯定将是正增长,必定会跑赢CPI,甚至略超GDP增幅。
对于自住需求,购房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活环境,不必太在意房价波动,幸福是第一位的,应该抓住难得的购房时机。
文/特稿记者 蒋举
杨红旭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
房地产调控再难也应坚持到底
经济改革无捷径可走,诗意的浪漫无法解决迫在眉睫的经济转型难题。对于中国而言,经济面临双重困境:欧美债务危机导致出口下降,而国内需求短期内无法大幅提振;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拉动投资,进而拉动GDP增长,但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面临债务高企、通胀上升的天花板。
经济在夹缝中生存有两层含义:第一,政策的腾挪空间很小,稍不小心就会“堕入地狱”或者遭遇玻璃天花板;第二,所有的行业、企业日子都不太好过,以往寄生在制造企业身上获取高额利润的资源性行业、垄断性行业,甚至包括充当资金掮客的金融机构,都难以恢复镀金时代的风光。
房地产调控必然拖累经济增长,但再困难,房地产调控也应该坚持到底。目前的这一轮调控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地方财政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需要抑制。从房价收入比、租售比以及房地产总市值占GDP的比例来看,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不可持续,如果不主动调控,必然成为引爆未来中国实体经济与金融的炸弹。
为了追求经济增速,此前的房地产调控屡屡折戟沉沙。2010年之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大约两三年就经历一轮调控,但从来没有调控到底的先例。由此造成的结果是,房地产调控短期化,市场预期混乱,中国宏观经济周期随之变化,市场投机心态越来越严重。
2008年房价下跌,媒体披露深圳出现过停止缴纳按揭贷款的小高峰,最后靠货币宽松和房价上行才得以解决。因此,房价在逐渐下行中去除价格泡沫,是调控成功的基础。急功近利地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当房价同比大幅下跌,造成资产负债表退化,最终将危及此轮房地产调控的效果。
2011年,托上半年房地产销量的福,房地产企业可以维持全年业绩,而2012年冰山融化,无法容身。2011年下半年房地产成交量环比大幅下降,导致房地产企业2012年能够确认的收入下降,自有资金下降,融资渠道收窄、融资成本上升就会成为卡住房地产企业脖子的两把大钳子,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意愿也就更低,由此形成紧缩循环。
对一些产品线单一、以豪宅为主、不肯降价换销量、在价格上较为傲慢的企业来说,2012年会是非常难过、不堪回首的一年,有可能在本轮调控中被重组,失去独立的生存空间。房地产企业将进行一次大洗牌,企业分化趋势更为明显,进入“大鱼吃小鱼”时代,也就是进入房地产企业产权并购重组高峰期。
对于购房者而言,刚性需求占据主导,考虑的是个别楼盘的性价比,而不再是房地产的整体投资收益。
叶檀
知名财经评论员
房地产低谷后或将暴涨
中国房产行业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以后将是白银三十年,三十年过后才会是铜铁时期。但我认为房产市场低谷后将会暴涨,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景象,在未来五年将会翻一番。
整体的中国楼市,还有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时期,还有白银三十年。我一直有一句话,房地产黄金十年结束了,我说从白银三十年开始,还有青铜五十年、黑铁一百二十年,只要有人类就会有对房地产的需求。
鉴于大家都喜欢孤立地说房价,虽然我们看到价格已经降到一定幅度,但我敢大胆地说,北京房价没有太多降价空间了。
从房价构成来看,组成房价总成的诸多因素,建安成本、人工工资、土地成本和税费,哪个能降?理论上还有活动余地的就是土地的价格,而近期出台和即将出台的土地管理法规和拆迁法规,都会导致拆迁成本更高,拿地更贵。
税费能减少吗?现在看来没有迹象,即使减免部分,也不足以导致房价的根本变化,而建材、人工等费用都是一路看涨,降价又从何而来呢?
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但真正开始是在2003年,不到十年的发展历程,补的是50年的欠债。再就是前期有过大规模的福利分房,还有土地改革,实际上大部分老百姓都有了住房。自有居住率农村93%多,城市88.2%,水平相对比较低。
房地产的发展是城市化大规模拆迁,给居民回迁房、拆迁房,给现金或房子的补偿,城市居民并不缺房,而且很多居民都有三四套房。
实际上真正消费商品房市场的、通过市场渠道买房的就是富裕人群。原来给的房子太小,出现了改善性住房需求。这些富裕人群为城市建设作了很大的贡献,这部分人绝对应该是中国城市建设的功臣,直接推动了中国城市住房水平的提高。而只有通过商品房的热卖,才能保证棚户区、旧城改造的顺利进行,真正保证保障房的实现。
有人说普通北京市民买不起房,但是我认为从最初开始,商品房就跟普通人的工资脱钩。每年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老市民得到的拆迁改造、补偿收入,根本就没有算到居民总收入里面去。有的人可能工资一千块钱,住的房子价值上千万,不是还有开着奥迪扫大街的案例吗?工薪阶层可以先从市区中心的二手旧房买起,有条件了,二手房出租,替你还大房的月供,或者35岁以后去买房。
现在是不理性需求造成了供需的严重失衡,四亿80后、90后都想买房,而且都想到京沪买房,本身就是痴人说梦。按自己的能力拥有安心的家就够了,所谓安居才能乐业。
陈宝存
全国房地产经理
人联盟副秘书长
最危险的是2013年
我不觉得2012年房地产商就过不下去了,但是2012年如果不做调整,2013年一定出问题。最危险的是2013年。
2011年土地购置量少,房子卖不动并且库存量较大,由于资金的原因,2012年土地购置量也很难上行,一旦房屋销售再上不去,虽然不会大面积垮塌或者崩盘,但开发企业2013年土地购置就保证不了,到时出现问题就连堵都堵不住。
从此前的调控情况来看,虽然“国八条”里也提到要增加供给,但实际上,如果扣除了一千万套保障性住房,2011年的商品房从9月份开工就是负的。如果在2012年继续严控,再想增加供给也不可能。同时,2011年土地成交基本上和2009年差不多,都是负的。
土地如果是负的,开工如果是负的,现在开始政策刺激都来不及。为什么刺激都上不去?一是房地产市场本身的周期运行规律,市场的调整和反转至少需要6-8个月的时间,此前的几次调整也证明了这一点;二是开发商的钱都压在房子上,无力买地并进而保证市场供给。
举个例子,2009年2月份政府开始刺激房地产,但2009年土地仍然是负增长,因为开发商没钱买地,大部分钱都在房子上,必须把房子销售出去才能变成钱,因此一直到了2010年才增加了土地的交易。
因此,虽然2010年是连续五六年以来投资和到位资金相比最高的,但是市场目前的情况与以往雷同,2012年的情况就是2009年的翻版,开发商所有的钱都压在房子上,如果房子变不成钱,就没有地,最危险的是2013年。
如果现在不为了2013年的情况做预调,到了2013年就来不及了,因为没有6-8个月的时间,市场是调整不过来的。因此,我不觉得2012年房地产商就过不下去了,但是2012年如果政策不做调整,2013年一定出问题。我想提出警告的就是现在怎么看2013年?
不能把调控目的解释为仅仅解决房价问题。首先要看房价下降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防止通胀?是为了消灭泡沫?还是为了让大家买得起房?这三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如果是为了让买不起房的人买得起,那可以减税;如果是要解决泡沫问题,需要从地价、税收开始,统一解决。
另外,不应该所有城市的房价都往下降,大中小城市之间差别非常大,大城市城市化率基本达到了59%,接近60%;中等城市有不到40%的城市化率;小城市只有不到30%的城市化率。很多开发商向三四线城市转移,就是因为那些地方城市化率低。
凡是城市化率低的,是以住宅建筑为主;凡是城市化率高的,是以商业建筑为主。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是往上升的,但现在所有舆论都在讲,不管什么城市都往下降,那就变成误导了。
任志强
华远集团董事长
文/特稿记者 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