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冯海宁:金融改革不能碎片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14:31 来源: 法制日报

  不能仅仅是释放改革信号,也不能是碎片化的改革,而应该像医改一样出台完整的金融改革方案,把利率市场化、打破银行垄断、扶持民间金融等关键性问题纳入改革体系和法治轨道。

  冯海宁

  一场关于银行暴利的讨论近日再度升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近日公开表示:“银行和实体经济一个利厚一个利薄的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我算了一下,银行的资本利润率已经不仅大幅高于工业,而且高于石油和烟草,我们都说烟草是最暴利的,石油勘探开采也很暴利,而现在银行业比这两个行业利润还要高”(2月5日《广州日报》)。

  银行业最暴利,这是一个已被多次证实的问题。例如,从中国企业500强来看,银行业的平均收入利润率最高。从已公布的上市银行业绩来看,其利润增长都在40%至50%,银行业成了2011年最赚钱的行业。某银行负责人也公开承认银行利润高到不好意思公布。

  众所周知,银行业的暴利来源于“吃利差”和“乱收费”,这两种暴利来源归咎起来都有垄断这个前提,前者是一种政策保护下的垄断,即银行利用利差保护获得暴利;后者是监管缺位下的垄断,即银行利用垄断地位乱收费。所以,遏制银行暴利的主要手段是打破垄断,一种办法是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另一种办法是放开市场准入让更多银行参与竞争。

  银行业被垄断,伤害最深的是宏观经济和社会大众。例如,中小企业是宏观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和解决公众就业的主渠道,但在银行业获得巨额利润的同时,中小企业却生存艰难。那么,中小企业对经济、就业、职工收入的贡献就可想而知,而银行从业者却可以享受垄断的好处——高工资、高福利。如此,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很可能成为空话。可见,银行业暴利是事关国计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不可小视。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垄断银行暴利恰恰折射出民间金融最可怜。按理说,在一个健康的金融市场,各种银行应该是并存的,尤其是民间金融机构不可缺少。但在我国,民间金融机构基本是缺失的,造成了民间借贷乱象和小微企业“缺血”。尽管某些国有大银行声称服务于中小企业,但在现实中并不愿给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服务。

  尽管民资“新36条”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但依然面临多重“玻璃门”。民间金融至今仍然处于少人管没娘疼的境地。

  在笔者看来,要想改革垄断银行最暴利与民间金融最可怜这一现状,必须两手都要硬:一方面,应打破国有银行及大型银行的垄断局面;另一方面,要真正扶持起民间金融,把民间金融纳入合法化、阳光化的轨道。尽管从长远来看,银行业摆脱行政主导、政策保护下的盈利模式去适应市场化竞争是大势所趋,但我们要意识到,实现金融真正市场化还有曲折的道路要走,其中最大的障碍可能就是既得利益集团——垄断银行。

  目前,关于银行业的暴利问题除了讨论就是讨论,很少有实质性的动作。虽然各种会议不断传递出积极信号,但金融改革依然步伐蹒跚。对此,笔者以为,不能仅仅是释放改革信号,也不能是碎片化的改革,而应该像医改一样出台完整的金融改革方案,把利率市场化、打破银行垄断、扶持民间金融等关键性问题纳入改革体系和法治轨道,让中国金融市场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浪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