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祁斌:曾国藩怎样影响了中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9 15:14 来源: 新浪财经

  ——探访曾国藩故居有感

  祁斌写于2012年1月26日

  已经多年不写游记之类的东西了,探访了一次曾国藩的故居,一路所见所思,还是想记录下来。

  几次到湖南,都有朋友建议去看看曾国藩故居,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缘故没有成行。新年的第二天,芙蓉园里,突降霜雪,我们冒着严寒,从长沙出发,前往娄底的方向。正是过年的时节,高速公路上探亲访友的车辆,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一百多公里的路程竟然走了将近三个小时。下了高速,上了一条泥泞的柏油马路,经过一个名叫永丰的小镇,便渐渐进入了绵延崎岖的山间小路,一路询问方向,路人不无担忧地说,刚刚下过雪,你们的车如果没有雪链,怕是过不了路上的一座山峰。

  果不其然,很快就遇到了麻烦,远远看到前方山坡上,迤逦数十辆车,停在那里束手无策,想起来前两年电视报道冰雪大围困的景象,心中暗暗叫苦,看来这曾文正公的旧居,还真要有些诚心才以得见呢。时近午后,气温微升,消融了一些路上的积雪,大家一起徒步推车,总算翻过了最高的一段山坡。下午两时许,终于来到了曾国藩的老家,处在大山深处的荷叶塘。我想,在今天飞机汽车的时代,到达这里尚且如此艰难,在以步行和马车为主的时代,当年是什么样的力量,牵引着这里的一位年轻人走出这万千沟壑,影响了他所生存的时代,也影响了随后近一个世纪的中国?

  曾国藩一生三件大事,平定太平、开启洋务、处理教案,除却开启洋务一桩,其余两者今天仍褒贬不一。太平天国运动,一介落第书生洪秀全,携西洋教义,竟能席卷半个中国,所向披靡,实乃封建王朝蓄积多年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而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称之,“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成功地占据了文化的道德制高点,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最终取得了胜利,也成就了曾国藩的辉煌功名,但其也因使一个腐朽王朝得以苟延残喘而常常被指站在了历史错误的一边,并在百年后一场触及灵魂的运动中被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理人和屠杀人民的刽子手。

  天津教案,是曾国藩晚年受命处理的一桩棘手案件,源于天津的法国教堂与当地民众的一场流血冲突。此时的曾国藩进退两难,上对羸弱无能的清王朝,下对怒火万丈的人民群众,外有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只能忍气吞声,查办了领头闹事的几十个民众,以期息事宁人,殊不知被结结实实地戴上了一顶卖国贼的帽子,两年之后便匆匆辞世而去了。

  “富厚堂”是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回乡修建的豪宅,此时的他,成为清王朝三百年中唯一的一位汉姓王侯,人生巅峰,志满意得,却毅然选择了急流勇退,衣锦还乡。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曾氏旧府依然飞檐峭壁,依然雄伟高大,门前飘扬着一面巨大的湘军帅旗,在风中腊腊作响,不禁使人遥想当年气魄。庭前堂后,茂林修竹,错落有致。进得厅堂,九曲回廊,层层叠叠。墙上大都是曾国藩的一些警世格言,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两幅对联,一幅是,“万卷藏书宜子弟,一尊满意说桑麻”;还有一幅是,“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萁裘承子孙;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两者的意思都大致是中庸之道,功名利禄尽付笑谈中,还是读书和农耕来得安全些,也应了当时曾氏名满天下,深怕岌岌可危的清王朝担心其有篡逆之心而招得飞来横祸之意。曾氏族谱中记载,其后代基本遵循此训,大都从事外交和科学,涉足政治者寥寥。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正处于一个封建王朝加速没落的阶段,而西方列强,早已雄踞国门之外,曾国藩被称为“古代中国的最后一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他一生的悲剧是一种必然。他倾其全力,延缓了一个破败王朝的崩溃,也期望以此减少生灵涂炭,解救芸芸众生,但却未能给一个迷茫的时代找到正确前行的方向,终究难挽颓势,清王朝在他辞世半个世纪后轰然崩塌;他修身养性,慎独中庸,几被称作完人,但被推倒天津教案的风尖浪口,弱国无外交,也必定落下一个卖国贼的名声,终究无以保全名节。

  唯有开办洋务,成就了他“近代中国的第一人”的历史地位。他开办了近代中国第一个造船厂,建造了中国第一个军工厂,还推动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的派遣。在录有“曾国藩年谱”的一面墙上,可以看到几行小字,记载着他辞世前的最后一个月,还领衔上奏对以促“派遣留学生一事”尽快落实。尽管那时的洋务运动,基本还停留在简单复制西方的船坚炮利,而未能探究到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层面,但毕竟是中国走出封闭的自我世界,顺应世界潮流的第一步,这大概是曾氏积一生之思考,临终时最大之宏愿吧。

  走出曾氏旧宅,已近黄昏,还没有吃午饭,雪后的山中,分外寒冷。大年初二,所有的酒家一律打烊,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农家,端上一盆炭火,倒上一壶米酒,想起了陆游的名句,“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吃了一顿原汁原味的湖南土菜,不亦乐乎。返程的时候,天色已经全黑,车灯照亮了路边的路牌。一路上,看到了蔡和森与蔡畅故居的路牌,看到了彭德怀故居的路牌,也匆匆驶过了湘潭韶山,那里有毛泽东的故居。有一种说法,说曾国藩带领湘军兵勇,每天不仅习武,而且习文。平定太平后,他主动遣散湘军,以示无造反之心。这十数万兵勇回到湖南,便成了十数万私塾教师,遍布千村万落,于是“治国平天下”成了湖湘文化无法割舍的情怀,于是从这里走出了这无数的仁人志士。

  不止于此,在曾之后,晚清另一位独撑苦局的淮军统帅李鸿章,亦是曾门弟子。曾国藩的修身齐家治国治军之道还影响了梁启超,影响了袁世凯,影响了黄兴和蔡锷,也同时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和蒋介石,及其带领的对垒了近百年的国共两大阵营。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曾国藩家书》依然时常名列畅销书的榜单。

  或许,不是显赫战功,不是万里封侯,而是点滴思想,曾国藩因之而真正影响了中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