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陈炳才:外储增加越多金融资产国际竞争力越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9 13:31 来源: 《财经》杂志

  重新认识外汇储备

 

  如果一个国家外汇资源的增加表现为外汇储备的增加,这意味着本国双重金融资产的增加,即本币资产和外币资产的增加。因此,外汇储备增加越多,我国拥有的双重金融资产越多,我国金融资产的国际竞争力就越强

  我国外汇储备问题一直颇受国际国内关注,但很多讨论,由于认识的障碍,无法突破。当前,各种准货币、衍生金融工具和资产已经多达千种以上,因此,外汇储备的使用必须突破思维局限。这需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和使用外汇储备。本文侧重就外汇储备的理论认识做些探索。

  外汇储备的性质、权属、经营原则

  首先,外汇储备的性质,既是负债也是资产,也是衍生货币。

  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持有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财政持有外汇储备,一种是中央银行持有外汇储备。财政持有外汇储备往往是通过发行(短期)债券筹集资金然后购买外汇,或者是财政直接向央行发行金融票据。传统上,人们认为,财政发行债券收回市场流动性,而如果向中央银行发行金融票据实际是扩大货币供应,会增加市场流动性,增加市场的货币供应。

  中央银行持有外汇储备的方式是投放基础货币购买外汇,它会导致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因此,通常意义上,人们把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看做负债,而不是资产。也许正因为这样,人们可能认为使用储备必须拿人民币去购买。

  由于本币(债券)是国内基础货币(准货币),因此,可以反过来认为是本币(债券)衍生出了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某种意义上也是衍生货币。

  我们知道,任何负债也都是资产,正如银行存款作为负债一样,银行可以将负债进行运用,并获得盈利,而负债的运用,就构成商业银行的资产。

  因此,外汇储备并非仅仅是负债,也是资产,是可以使用和运用的资产。既然是资产,我们就不能停留在非常原始的阶段来认识,对储备的运用不能固化在必须用人民币去购买这样的阶段,否则,中央银行经营的资产就会严重亏损。

  其次,外汇储备的权属是国家所有,人民银行持有。

  笔者认为,外汇储备属于国家资产,国家可直接动用。要认识外汇储备资产的性质,得清楚中央银行发行人民币的收益是谁的。货币发行的铸币税归国家财政,既然如此,中央银行发行人民币购买外汇,财政必然获得铸币税。因此,无论何种形式的直接动用外汇储备,只要不存在或不允许第二次结汇,而是用于购买境外的资源、设备、商品、劳务、进行境外投资并以人民币偿还,就是收回铸币税,收回人民币流动性。因此,不应该有可以不可以直接动用外汇储备的争论。国家直接使用外汇购买资源,就是实现了国家利益。

  此外,外汇储备不是市场所有,而是持有人所有。比如股票,是企业发行,属于企业所有。谁持有,就属于谁。不能说个人持有的股票是某企业的,因此不能变现,那就荒唐了。

  外汇同样如此,谁持有外汇,谁就是所有人,中央银行持有,就是中央银行的,但中央银行隶属国家部门,因此,外汇储备的最终权属是国家的。

  如前所说,外汇储备作为人民币的衍生货币,如果说外汇储备不能直接使用,以此推论,所有依据人民币而衍生出来的金融资产都不能使用,这种观点显然不能成立。

  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发行人民币基础货币购买的,因此,这些资产属于中央银行资产,如同发行的基础货币是人民银行的资产一样,但这只是在资产平衡表上这样表示,并不表示不能直接使用。

  就法律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八条指出:中国人民银行的全部资本由国家出资,属于国家所有。发行人民币本身属于国家行为,人民币属于国家所有,因此,外汇储备也是国家资产,是国家可以随时动用和使用的战略资源。

  国家直接动用外汇储备,其形式也可以多样。如国家也可以委托国有贸易企业用外汇储备直接进口,或者成立国家贸易公司进口,委托境内企业代销,或者委托企业加工,然后收取人民币。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不要被观念束缚。

  鉴于前面的分析,我们应重新认识外汇储备经营原则,保障国家经济利益。

  传统理论认为,外汇储备的经营应该服从三个原则: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而且,把流动性放在首要地位。但上述三原则所适用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适用于物价相对稳定、外汇储备资产比较小的时期,而不适用于物价高涨、资产规模比较大的时期;适用于没有投机资本的时代,适用于金融资产价格相对稳定的时代,不适用于投机资本竞争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的时代。

  我们看到,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即使根据这三项原则购买的金融资产也遭受了巨大的价格风险和利益损失。外汇储备的最初用途和最终用途就是支付、购买和债务清偿及汇率干预,在此之外的一切都是过程,如果支付能力、债务清偿能力、购买能力贬值,就不能说外汇储备的经营是成功的。就我国来说,外汇储备的用途基本不涉及债务清偿,主要是购买力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减少和防止外汇储备的购买力下降和贬值。否则,外汇储备越多,购买力贬值的损失越大。

  因此,理论上来说,投资性外汇储备,应该将盈利性、保值增值性作为首要目标。在与投机资本的竞争和较量中,要考虑保障自己在竞争中不被对手打败乃至打败竞争对手。这个时候,外汇储备的保障性(预防性)功能、竞争性功能显得很有必要。

  基于上述背景的变化,笔者认为,我国外汇储备的经营原则应该有所调整,即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增加增值性、竞争性、保障性功能,确保外汇储备的利益和购买力不受损害。

  现实中,我国有条件和有能力实现外汇储备经营的补充原则。

  我国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如何合理利用外汇储备,防范美元金融和投机资本危害是我国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除了发挥外汇储备的传统功能外,还应加强外汇储备的竞争性(与投机竞争保障安全)、战略性(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保障储备自身安全)和投机性(预防对手投机)以及控制性(影响和左右其他投机资本)功能。

  ——我国外汇储备是全球最大的投资基金,应该具有金融话语权

  事实上,外汇储备可以考虑到别国的市场进行投资和影响其金融市场。这样,外汇储备越多,话语权就越重要,投机资本就不敢随便兴风作浪。

  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投资和投机,确保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相对稳定,保障我国资源供给的市场稳定,否则,我国的经济发展无论是资源的来源还是资源的价格都缺乏安全保障。

  我们应该利用外汇储备投资主攻石油、粮食、有色等国内需要的大宗商品,争取在这个市场具有话语权和决定权。

  ——发挥外汇储备的竞争性功能,保障自身安全

  亚洲金融危机让世界认识到,太小的外汇储备规模已经不足以抵御货币投机商对本国汇率的冲击。当世界各国外汇储备规模足以与投机资本抗衡的时候,投机资本再也没有蓄意冲击一国汇率制度。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外汇储备失去了防范对象,被作为资产经营与管理,而忽略了其对投机的预防、控制乃至与投机资本战斗、竞争。

  结果,投机资本在次债及其他衍生品领域投机,在大宗商品市场兴风作浪,从另一方面使外汇储备的风险增加。这很值得外汇储备的持有国家进行战略性思考。

  把外汇储备作为预防各种风险的手段,忽略其竞争性、控制性功能,可能无法保障自己的安全。

  我们应该看到投机资本时刻都会让某种美元金融资产发生危机,只有利用外汇储备与投机资本进行斗争(或合作),去控制、把握局势,才能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也只有在竞争中,才能真正保障自身的安全,如果把外汇储备纯粹作为资产来经营,总是被动挨打,不会安全。

  不必为储备多烦恼

  一个人的收入和财富,少的时候,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收入和财富多了,应该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应该为自己收入的提高和财富的增加而高兴,应该考虑如何理财、如何投资,而不是说多少收入水平是合适的。

  国家外汇储备同样如此。外汇储备少的时候,是一种战略,外汇储备多了,应该是另外一种战略,不能被教条主义自我束缚。

  目前外汇储备的根本问题不是规模问题。币种结构、投资选择、资产经营风险、相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汇兑损失等问题,这些都不是关键。根本性的问题是巨大的外汇储备不能为国内经济和金融发展服务,尤其是在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眼看着庞大的外汇储备在国外,不能为拉动内需服务。因此,如果没有成功的战略和政策,外汇储备将成为对国家和国民没有意义的纸上财富,成为可望而不可即、不可用的财富。

  (一)充分认识外汇储备功能和效用发生的巨大变化

  自从1995年以来,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一直存在争论。1997年-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对外汇储备规模争论也很大,很多人始终认为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过大,是一种资源浪费。其实,这是对外汇储备功能发展情况的不了解。

  就功能来说,外汇储备不能再理解为传统体制下的支付、结算和清偿手段。在今天,它不仅体现国家和政府的经济和金融地位和实力,也是主权信用评级的重要指标,故也体现国家和企业的金融信誉。因此,大规模的外汇储备是有社会收益的。

  对内部而言,外汇储备是国家可以动用的战略资源,有利于国家稳定政局,有利于政府去解决金融难题,把外汇储备注入商业银行作为资本金可以大大提高银行业的国内、国际竞争力,有利于金融稳定和安全,也有利于经济和金融可持续发展。当然,这其中也存在道德风险。但比起国家的长期发展和稳定来说,这种道德风险还是可以接受的。

  外汇储备具有明显的外部功效。 对非国际货币国家来说,在金融市场开放实行浮动汇率的情况下,最担心的是短期资本和游资冲击,如果本国外汇储备充足,可以让恶意投机止步,让投机者胆寒。

  (二)外汇储备越多,我国拥有的双重金融资产越多,国际竞争能力越强

  从国际金融来说,美国通过经常项目逆差在境外发行货币,导致世界各国大量持有美元外汇储备,但这些储备又不得不回到美国资本市场,因此,通过资本项目的顺差,美国平衡了国际收支,不需要什么成本和代价。美元的过量境外发行以及各国出于各种目的和需要对外汇储备的持有,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使美国无偿占有和消费别国资源。

  但是,如果一个国家拥有外汇资源的主体不同,获得美元资产的效果也不同。

  中央银行持有美元储备需要投放本币,而企业、个人、机构持有则不需要投放本币。如果一个国家外汇资源的增加表现为外汇储备的增加,这意味着本国双重金融资产增加,即本币资产和外币资产的增加。如果境内所有外汇都转化为外汇储备,境内本币资产就会明显增加。这实际上是依据外币来发行本币,货币发行增加了一个渠道。而金融资产的扩张,可以提高金融实力和地位。

  如果外汇储备的功效之一就是扩张本币资产来抵消美元发行的利益,从这个意义来说,国家对商业银行的外汇资产注资,可以允许银行结汇,这虽然是第二次的人民币投放,但会加大本币金融资产扩张效应。而外汇资产这个时候成为一个虚拟符号,实际的外汇又回到了中央银行。

  (三)外汇储备用途要有长远考虑

  2011年-2015年,我国外汇储备因国际收支顺差可能增加2万亿-2.5万亿美元,因储备收益增加6000多亿美元,到2015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达到5万亿-6万亿美元。

  我国货币政策一直处于扩张之中,未来五年,每年的货币供应量和存款、 信贷规模都可能翻一番,甚至更高。根据过去十年的经验,如此的存款、信贷和货币供应量增长,必然导致我国物价持续上涨,乃至远远超过国际价格。以致2015年后,我国贸易可能进入巨大逆差时期。人民币汇率升值和服务便利化的改善将推动进口扩张,其结果我国贸易可能出现年度3000亿-4000亿美元的逆差,而且这个逆差时间可能比较长。

  我们可做的就是利用外汇储备提高人民币地位,支持人民币国际化。

  历史上,储备货币的核心地位都是靠黄金地位和战争获得的。美元获得核心储备货币地位是因为其曾经拥有全球75%以上的黄金储备。当今的储备货币虽然存在着各种风险,但市场依然信任,因此,储备货币具有金本位或金汇兑本位下准黄金的作用。我国持有大量外汇储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利用储备货币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

  我国可以考虑将人民币与储备货币挂钩,宣布任何国家、机构持有人民币,可以随时兑换为储备货币(可以是固定汇率,也可以是浮动汇率)。这样,外国政府和境外机构就可以大胆放心持有人民币,人民币就可以逐渐走向国际化。当今推进货币国际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美国要求货币首先自由兑换,而人民币与储备货币挂钩,随时可以兑换储备货币给持有人民币的境外机构和组织,就是实现了货币的自由兑换,我们不要盲目信任国际社会关于货币可兑换和货币国际化的理论。

  我国想把人民币作为特别提款权SDR的定值参照货币,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不会轻易同意。如果我们拥有的外储多了,就具备了话语权。

  (四)区分外汇储备的不同功能,充分认识储备多的价值

  首先,外汇储备是国家信用,具有威慑投机资本和保障社会安定的作用。不要把外汇储备仅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支付和清算手段,那样的话,满足进口和债务清偿需求的外汇储备就足够了。当今世界,外汇储备不仅是支付和清偿手段,也是国家实力和地位的象征,更是信任、信用和信誉的体现。

  其次,区分流动性外汇储备与投资性外汇储备,投资性外汇储备多多益善。由此,应调整外汇储备经营决策体制。

  由于各国外汇储备的超常增加,当今外汇储备功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正常汇率干预、贸易支付和债务清偿——流动性需求之外,外汇储备的投资功能逐步扩大,其规模甚至超过了流动性需求的规模。

  因此,应该将外汇储备尽快划分为两个部分:流动性需求外汇和投资性需求外汇。流动性需求外汇由外汇局和人民银行管理,基本按照经营三原则要求来经营管理,这部分不能太大。虽然要求是根据进口三个月和当年外债清偿的需求,但考虑到不会出现逆差,干预汇率比较少,可以将这部分资金限制在1万亿美元之内。其余部分作为投资性外汇。投资性外汇,应该以增值性、保障性和战斗性功能为主,以此保障安全性和盈利性。投资性外汇的运用主要用于进口和境外投资,具体内容另行研究。

  此外,国家要尽快研究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监管制度,区分战略决策和市场决策,战略决策由国务院作出,市场决策由部门和投资人确定。应尽快改变由外汇局储备司作全部经营决策的制度,将国家谋略和市场战略、企业进出口结合起来进行联动,否则,巨大的外汇储备就是纸上财富,不能为国民和国家服务。

  作者为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原副司长、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

  【作者:陈炳才/文 】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