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民族证券陈伟:经济明显改观要待三季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9 02:46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陈 伟

  上周公布的3月份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1%,比上月提升2.1个百分点,虽然有季节因素,但总体看反映了经济的持续反弹态势,但当前经济要从乍暖还寒转化到企稳回升仍需要稳增长政策的发力。

  经济复苏仍在延续。3月下旬汇丰公布的3月PMI的初值降至2011年11月以来的最低点48.1%,引起了市场对我国经济复苏已夭折的忧虑,但从官方PMI及各分项指数的情况来看,显然形势好于预期。如反弹幅度最大的是新订单指数,3月为55.1%,环比上升4.1%,高于历年环比均值3.8%,而这比去年11月的最低值47.8%高出7.6%。这主要来自于内需的好转,其原因包括:中央政府年初以来加大对于基建以及保障房项目投资扶持力度的政策已逐渐奏效,如1~2月固定资产来源中国家预算资金为24.5%,住房保障支出250.64亿元,增长73.5%,都大大高于去年同期的水平;两会后,各地开始响应中央的要求,逐渐启动新的“十二五”规划项目,地方项目投资增速有所好转。

  需求的好转也刺激了企业生产,3月生产指数为55.2%,比上月提高1.4个百分点,为2011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而从行业来看,需求改善的投资品行业生产也明显加快,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PMI生产指数为62.5%,环比上升10.1%,黑色金属冶炼为46.5%,环比上升7.1%,金属制品业为59.9%,环比上升23.2%。

  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改善也开始刺激企业加大原材料采购力度,扩大企业用工量,如3月PMI采购指数为54.8%,连续4月呈现环比上升态势;PMI进口指数为51.5%,连续2个月保持环比增长态势,达到一年来的新高;PMI从业人员指数为51.0%,比上月提高1.5个百分点,在连续5个月低于临界点之后,本月跃至50%上方。

  但是复苏仍比较缓慢。尽管上述数据都验证了今年以来的经济复苏态势,但是目前经济复苏力度仍偏弱。如当前出口增长恢复仍比较缓慢,3月出口订单指数为51.9%,仅比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大大低于往年环比上升5个百分点的均值,这表明我国出口仍受累于欧债危机引发的欧洲经济衰退延续,二季度环比改善可能很有限,但考虑到去年出口增长基数因素,二季度经济增速数据可能受到影响。

  当前内需增长虽有所好转,但是总体仍比较疲软,表现在:主要投资品行业的景气度仍没有好转,如生产用制成品和原材料能源类PMI指数只有38.8%和38.4%,仍处在继续探底过程中。这意味着为支持经济平稳回升,政府仍需要出台政策刺激投资的增长,但从当前来看,投资的恢复增长却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银行存贷比制约供给,贷款需求也存在不足。

  从生产角度看,当前经济恢复力度也不够强劲,如3月生产环比上升1.4个百分点,与往年均值环比上升5.5%相比并不突出。以下几个因素限制了企业生产的较快恢复:一是这轮经济复苏初期企业库存水平偏高,其中产成品库存指数最低为今年1月的48%,今年3月已经恢复到50.8%,明显高于2008年~2009年期间的水平,这意味着若需求不能持续较快回升的话,企业库存压力仍会较大;二是当前企业面临的原材料成本压力增加,如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5.9%,与去年低点相比累计回升11.5个百分点,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的过快回升从两方面影响企业生产:通过制约货币政策放松节奏影响实体经济流动性;增大企业成本压力,加大企业生产持续复苏的难度。

  因此我们预计,当前经济虽然有触底回升的迹象,但由于环比改善有限,一二季度同比增速仍比较疲弱,而三季度后经济增长才有可能出现明显的改观,这一方面归因于上半年政策层面稳增长努力的奏效,另一方面得益于今年3月后欧债危机冲击逐渐减弱,特别是欧洲银行业的重组完成后,下半年欧洲经济有望迎来缓慢复苏后带来的我国出口增长改善。但这样的周期性经济复苏仍是比较脆弱的,若政府的投资没有能够更多带动民间投资较快增长,在今年流动性改善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投资以及经济增速将难以持续好转,而这需要政府今年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结构性减税,减轻实体经济的负担,另一方面加快推进非公36条,增强民间投资的活力。 (作者单位:民族证券)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