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时评:无处安放的十大最赚钱公司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4 08:25 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马建勋

  它们是2011年度“十大最赚钱上市公司”,包括7家银行,“两桶油”和中国神华。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统计,2011年,这10家公司累计净利润为9908亿元,是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量的一半多,业绩同比增长18.89%。如果按365天来算,这10大公司加起来“秒赚”3.14万元;如果加上海外上市的中国移动、剔除排名第10的中信银行,这个数字就增加到3.44万元。

  但是,如果以长期的眼光来看舆论对它们的评价,你不得不承认,它们无一例外地很“悲催”。十几年前,它们几乎资不抵债、“技术性破产”,舆论因此说它们严重糟蹋了老百姓的血汗钱;现如今,它们一扫颓势,“秒赚”3.44万元,微博(http://weibo.com)上还是骂声一片,照样说它们“喝老百姓的血”。无论赔钱也罢,赚钱也罢,能让民众口径如此统一,这些巨头们也是奇葩朵朵了。

  大家不满意是有道理的。第一,这些巨头所从事的行业,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身处现代社会,你总得要领薪水、买东西,你需要与他人联络,你的一切活动都需要能源来维持,但问题是这些活动的成本开支越来越高,你感受到的服务水平则只能纵向体会,千万不能国际对比;第二,尽管你与之相关的业务可以从它们当中的一家换到另外一家,但不管怎么换,你总感觉自己是一张“肉票”,被不同的绑匪轮流勒索。大家天天说房地产忽悠刚需,暴利连连;实际上直到这10大巨头现身,你才知道与买房相比,这些“刚需”无须忽悠;与王石、许家印相比,谁才是真正的“大佬”。况且,这些号称国企的公司似乎只会“取之于民”,那说好的“用之于民”哪去了?如果此时不能说脏话,那确实无话可说。

  不过,这些企业,特别是这些企业中的员工,却总是对舆论的批评感到无辜。“我们没有逼着你在这里开户啊?”、“我们没有逼着你加油啊?”、“雪灾的时候,没有我们抢修线路,你的电话能打通吗?”确实如此,只考察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层面,这十大赚钱公司与其他的大企业没什么本质的不同,很难说它们做的事情,不符合市场规律,但为什么会被这样一顿臭骂?

  又翻出一句老话来——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做好事,但坏的制度却能让好人作恶。这十大最赚钱的公司,所处的就是一个以经济安全为名的行政垄断的“坏制度”当中。它们依靠法律法规的庇护和行政机构的照顾获得了行业中的垄断地位,就会自然而然地依靠这种人为的供给不足,在市场中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改革开放30年来,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所指出的“短缺经济”、“预算软约束”(国有企业亏损由政府或者国有银行买单)和“投资饥渴症”(国企管理者热衷扩大规模,从而最大化个人利益)这三大问题不仅没有彻底解决,在一些行业还有愈演愈烈之势。更何况在十大最赚钱公司的账本背后,还有多少在运营中流失的效率呢?看看“A股十大败家子上市公司”,你就知道,排在前三位的可是中国远洋、中海集运和鞍钢股份这三位“共和国长子”啊!  (作者系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