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田勇:引导商业银行走出盲目再融资误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9 01:18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
郭田勇 张馨元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普遍掀起了再融资热潮。在“融资年”2010年中,商业银行进行了将近4000亿元的再融资;2011年,银行再融资势头有所减弱,上市银行累计融资2419亿元;2012年,随着新资本监管标准实施的临近,部分银行仍将存在再融资压力。保持合理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来说至关重要。在目前我国银行盈利高度依赖利差收入的大背景下,资本金限制已严重制约了银行规模的扩张,如何解决资本短缺问题已成为促进我国银行业稳定持续发展所必须着手解决的重点问题。
银行缘何频频再融资
商业银行频频进行再融资的首要原因是为满足监管当局的资本要求。2009年,银监会下发《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在解决商业银行资本虚高的问题。2010年,银监会将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高至11.5%,由此引发2010年商业银行再融资潮。当下,随着巴塞尔协议Ⅲ的出炉,国内银行业实行更严格的监管要求渐行渐近,进一步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压力。
虽说满足监管要求是商业银行再融资的首要原因,但并不是唯一原因,银行业的再融资热潮背后存在多重更深层次的问题。
银行频繁的再融资计划反映了我国银行业资本消耗过快而内生资本补充能力较低的现象。长期以来,我国虽然多次强调银行业的转型,但是在目前利率尚未市场化的情况下,银行的主要盈利依旧来源于贷款规模扩张所带来的息差收入。2011年五大行的数据显示,利息收入在商业银行的盈利中占比超过70%。尽管近两年来中间业务发展迅速,但与传统的贷款业务相比,其在银行利润中的占比仍较小。近年来,银行一方面实现了高额盈利,另一方面又不断实行再融资计划以弥补资金缺口。这一怪圈产生的根本原因便是过度依赖贷款规模扩张的单一经营模式,这决定银行只能通过不断扩张贷款规模以增加利润,导致资本消耗过快,而为保证盈利的持续增长,银行只能不断再融资以补充资本。此外,央行在2011年年内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次上调基准利率,使得银行存贷利差受到压缩,传统的贷款业务盈利能力受限,导致商业银行内源融资能力降低,进一步增加了外源融资压力。
金融交易的复杂化使得风险管理愈加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而资本管理则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从这一角度而言,银行的再融资存在一定的必要性。目前我国银行面临着来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行业调控的双重风险,潜在不良贷款增加,经营压力加剧,因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成为银行进行风险防范的重要保障和必然选择。
上市公司再融资原本是资本市场的重要职能,体现了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但目前我国银行的再融资行为却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并被贴上了“圈钱”的标签。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只是简单地将再融资作为其补充资本金的便捷渠道。
提高银行资本管理水平
再融资并不是银行补充资本金的唯一渠道,要真正增强银行抵御风险和取得盈利的能力,必须不断增强其资本管理水平。引导我国商业银行走出盲目再融资的误区,应从我国银行业的深层改革着手。
首先,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银行以存贷款业务为基础的单一盈利模式,优化调整信贷结构和资产结构。银行过度放贷的现象加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和资产结构的失衡,降低了资本的利用效率。从银行内部来看,一方面需要进行贷款业务的完善,对贷款资金进行分类管理,根据现实情况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并有针对性地监控;要分散贷款投向,避免集中性风险,减少高风险贷款,增加优质贷款,优化资产结构;并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银行治理机制。采取科学的放贷策略,以替代当前盲目的贷款规模扩张。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风险权重较低、资本占用较少、综合回报较高的业务。银行中间业务占用资金较少,收益较高,随着未来居民投资需求的增长,中间业务将成为未来银行盈利的主要挖掘点。从外部环境来讲,需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强银行业竞争,创造一个更具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利率市场化的完成将使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大大缩小,进而促使商业银行转变业务模式,拓展业务领域,增加非利息收入在盈利中所占比例。
其次,要提高资本管理水平,银行还需采取多元化的资本补充策略。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渠道并不仅限于二级市场,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向大股东定向增发以及利用银行的税后净利等渠道补充资本金。鉴于前些年大型银行的分红率比较高,为保障银行能够长远发展,也为使股东能够拥有长期回报和长远利益,银行可以考虑利用税后净利补充资本金。
第三,从监管层面讲,监管机构可以进行灵活的监管,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予以变通,适当降低监管标准或者提高监管容忍度。虽然目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加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经营状况仍较为稳定,银行业务相对单一,因此资本充足率指标可依据我国现实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此外,监管机构也应考虑在信贷资产转让以及资产证券化业务上给予商业银行一定的创新空间。当下银行一方面资本充足率压力较大,资金需求迫切;另一方面其持有的风险资产将随信贷资产的增加而迅速增长,因此银行具有充足的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内在动力。此类业务的开展能够将存量资产进行调整和盘活,将会降低新增贷款突破指标的压力,同时解决银行急需补充资本金的压力,增加银行体系的内在稳定性。
虽然今年银行再融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但部分银行仍面临资金补充的压力。对商业银行来说,再融资是其增强资本实力的有效途径。破解银行再融资困境并不意味着限制商业银行的再融资行为,真正含义是在提高银行资本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商业银行进行更加合理科学的再融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