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夷:保障房质量亟待制度保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7 09:58 来源: 青年时报既有的许多相关做法,如“政府补一点、企业凑一点、市场筹一点、银行贷一点,个人添一点”事实上仍是一种“东拼西凑”式的政策安排
全国多地保障性住房被查出质量不高、使用“瘦身钢筋”、安全隐患较多。河南郑州等地保障房项目存在严重缺陷,已经拔地而起的保障房被推倒重建。深圳保障性住房被曝光墙体开裂、楼板漏水,当地官员回答说:“那些都是很难克服的‘通病’,在保修范围,可以保修。”(《新京报》 5月16日)
不仅“被查出质量不高、安全隐患较多”、频繁出现“墙体开裂、楼板漏水”事故,甚至发生“已经拔地而起的保障房被推倒重建”的情况,如此严重缺乏保障的保障房质量现状,令人触目惊心。
众所周知,自去年国务院宣布“计划在今后五年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2011年开工1000万套保障房”以来,虽然各地的保障房建设进程一直显得相当火热、如火如荼,而且国务院以及住建部等保障房主管部门,也多次要求必须全面保障保障房的质量,强调“要对保障房建设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但在现实生活之中,我们更多看到的似乎只是,除了表面的“数量”之外,保障房建设的其他许多方面,如资金保障、建设质量、分配质量,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归根结底其实在于,针对保障房建设,目前还缺乏一个完整的最基本的制度保障。比如,保障房的资金保障——如何确保其充裕稳定的资金来源,政府财政究竟应该负担怎样的责任等重要问题,事实上都没有一个充分制度化的明确依据。既有的许多相关做法,如“政府补一点、企业凑一点、市场筹一点、银行贷一点,个人添一点”事实上仍是一种“东拼西凑”式的政策安排。
而在保障房质量保障方面,同样也是如此。像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相关部门应当如何分工负责、一旦出了质量问题应具体分别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怎样有效地去追究这种责任,基本上仍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这突出表现在,不仅酝酿已久的《住房保障法》长期难产,而且连低一个层次的《住房保障条例》也迟迟未能出台。
基本制度缺失背景下,究竟什么是“保障房”,其清晰准确的定义、内涵、边界究竟是什么,都显得含糊不清,伴随千万套保障房的大规模开建、千军万马地“摸石头过河”,保障房的质量难以保障、安全隐患层出不穷,也就不让人感到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