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徐立凡:企业冠名机场除了利益还有风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5 04:54 来源: 京华时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徐立凡

  无论从程序还是公共资源的权益支配角度看,企业冠名机场的做法都值得商榷。

  四川宜宾市政府发布消息称,宜宾机场将搬迁并命名为“五粮液机场”,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对此,宜宾市委宣传部称,如此更名是经过立项批准的,将带动宜宾经济更上一个台阶,而且这也不是国内首家以企业命名的机场,贵州茅台机场也将在年内开工。

  “宜宾五粮液机场”是否能带动当地经济再上台阶,还不得而知;企业是否为此支付了费用,也不得而知。不过,可以推断的益处是:此举既能凸显著名品牌作为地方名片的作用,又能为地方财政开源。但是,无论从程序还是公共资源的权益支配角度看,企业冠名机场的做法都值得商榷。

  首先,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地名管理条例”,申报地名的命名、更名时,应将命名、更名的理由及拟废止的旧名、拟采用的新名的含义、来源等一并加以说明。然而,迄今为止,宜宾对于为何废止机场旧名改用新名,缺乏正式、系统的说明,仅以更名后地方经济可以“再上一个台阶”为由,有失轻率。更何况,机场是公共设施,其名称不仅是企业的经营资源,也是公共资源的组成部分。公共资源名称的变更,属于处置公共资源,而处置公共资源缺乏公众参与难免名不正言不顺。

  其次,尽管宜宾没有透露“冠名”是否产生了费用,但常识告诉我们,企业取得冠名权需要付费。那么,冠名是否经过拍卖程序?如何定价?冠名费由谁收取?又用于何处?从消除公众疑虑和政务公开出发,无论是否产生费用,当地政府都有义务告知公众。同时,五粮液作为上市公司,如果确实因冠名发生费用,在财报中及时披露,也是法定义务。

  此外,还要看到其他风险。近年来,拍卖公共资源命名权的事时有发生,已经引发公共资源如何甄别经营权和公益权之争。宜宾机场更名为“五粮液机场”,连应有的说明和拍卖程序都没有,不能不令人担心。如果对公共资源命名权的无序使用成为趋势,会造成更多隐患。五粮液和茅台作为著名商标,毕竟凝聚了许多历史和人文信息,将其植入公共资源的安全边界还算高。如果群起效仿,一旦冠名企业出现经营丑闻或破产风险,这一“带动地方发展”的捷径,就可能成为地方发展的包袱。

  无论从公众习惯和社会认知的角度,还是从公共资源阳光化处置的角度看,公共设施命名权都不宜滥用。公共资源可以资本化经营,但不可资本化分配。过度资本化,可能不仅伤及公益性,还可能伤及地方和企业。对企业冠名权兴致勃勃者,对此不能不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京华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