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仕斌:格力周少强出局看似合法不合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5 11:35 来源: 环球网环球网财经特约评论员 洪仕斌
日前,珠海国资委的原副主任、格力集团党委书记周少强,参加格力电器的董事会竞选,作为第一大股东提名的候选人员,周少强成为董事似乎是顺理成章。但投票结果却是出人意料,九个董事候选人,其中八个的支持率都在95%以上,只有周少强以36.6%的支持率惨淡退场。
本应毫无悬念成功当选的周少强,为什么会黯然出局?这背后到底暗藏着怎样的秘密?其实,事情的结局,似乎早在周少强本人的意料之中。格力电器开董事会竞选那天,周少强本人并没有出席。他没有参加当日的会议,也许他是否早知道自己落选了,如果是那种情况,而这个早已成定局的结果背后,究竟暗藏着一股怎样的力量呢?即使周少强身为国资委副主任,且为第一大股东指定的人选,带着当地政府监管国有资产的使命,却依然“被意外”的驱逐出局。
我们纵观格力电器各方实力股东的背景:一是所属国资委的格力集团为主的第一大股东;二是格力电器的管理层也拥有一部分股份,虽少但话语权较重,是企业实际操盘者;三是一部分股份掌握在国外投资者的手中;四是以核心代理商组合二股东京海担保。而周少强的“意外”被出局,肯定是这四方实力股东的力量博弈后出现的结果。在这场激烈的博弈中,以管理层、投资者、核心代理商组合二股东的京海担保形成的三方力量,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很明显,竞选的结局,让我们看到的是三比一的较量。那么,为什么这三方都想把国资委背景的周少强排挤出局呢?众所周知,在中国有一句俗语:“可以与权威斗,但不能与权利斗”。权威就是指专家,权利则代表的是政府。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三方的力量敢于与权力叫板?这三方的共同利益点在哪里呢?个人认为,管理层的主要目的是想增大其话语权,若是国资委派了监管人来,周少强当选,大股东格力集团对格力电器的话语权则会大大的增强。如此一来,必然会压制了现有管理层的话语权。而国外投资者则是抱着看好戏的心态,任他们鹬蚌相争,等着坐收渔翁之利。代理商组合的二股东京海担保,则是坚持一定要与管理层匹配好,与管理层站在同一阵营,才能取得在利益上的支持。正因为这三方有着共同的利益出发点,才敢让周少强“被出局”。
只是,这幕后隐藏的东西真的合理吗?毕竟政府是大股东,作为大股东,监管公司的资产,防止资产的流失本就无可厚非。而管理层、投资者、京海担保三方为确保自身利益,通过这种看似合法的手段,共同将大股东的人选驱逐出局。这场权力更迭背后的暗流涌动,让我们看到,看似合法的手段其实并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