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日本启示录:食品企业应知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5 09:30 来源: 新浪财经

  文/新浪财经日本站站长 蔡成平 新浪财经驻东京特约观察员 戴笠琼

  与日本相比,中国的食品乳制品企业处处都透露出一种“失败的本质”,整体上还严重缺乏安全意识和责任,若真“本着对消费者高度负责、有效防范风险的态度”,便不会出现如此瞠目结舌的安全事件,更不会在通篇声明中看不到半个“道歉”的字眼。因为这样的“本质”将让他们继续“失去”,失去人心、失去市场、失去立足之本,直至一无所有。

  “鉴于国内外尚无乳粉中汞含量限量的标准,本着对消费者高度负责、有效防范风险的态度”,某企业近日的一则声明在微博(http://weibo.com)上火了。

  在日本,谈“汞”色变。1956年发生的“熊本水俣病”就是典型的汞中毒,中毒者耳聋眼瞎外加精神失常,留下无尽的后患。“水俣病”因此被定性为是日本“公害的原点”。某企业近期所谓的“无限量标准”的说法,让人匪夷所思。

  日清食品集团创始人安藤百福在经营企业时秉持的信条就是“食足世平”,这一句话概括了老百姓对安全、安心食品乃人生幸福的朴素向往。而安藤百福对属下员工强调的“食为圣职”如今已成为日清食品公司的社训。

  一周前的森永牛奶回收

  正如日本食品安全特命担当大臣松原仁在对话新浪财经时所言,“没有绝对的食品安全,必须以存在食品风险为前提进行思考,从而控制并管理风险。”实际上,就在一周前,日本也发生了一起牛奶召回事件。

  6月7日晚,日本乳业巨头森永在其公司主页刊登了致歉声明,“森永乳业集团下属的北海道保证牛奶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一部分商品因制造设备运作问题,导致商品在保质期内有味道不佳的可能,为保证万一,现决定全部自主回收。给顾客造成的麻烦,致以深挚的歉意。为确保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将更加努力强化品质管理,衷心希望能得到您的理解和合作。”

  事件的起因在于森永公司的北海道工厂,因为忘了关一个管道阀门,使得6月3日至6月6日制造的牛奶含菌量超出通常标准。森永在致歉声明中表示,“虽然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但可能影响食用时的味道”,因此宣布回收32.2万盒牛奶,消费者只要将空奶盒邮寄给森永公司,就可以退款。

  据悉,致歉声明刊发后,接到的咨询电话达1万多个,森永对外公告称,“顾客只需扔掉含菌量超标的牛奶,把空奶盒邮寄给森永,就可以退款,森永也将负担全部的邮费。”森永公司向新浪财经表示,“出现这样的事情,实在非常抱歉。和公司今后的发展和信誉比起来,回收这些牛奶和负担全部的邮费根本算不了什么,我们必须更在乎的是消费者的感受,失去了他们,我们将一无所有”。

  然而,我们从某企业的声明中,没有发现一处“抱歉”、“对不起”的字眼。对比日本的乳业巨头,其对消费者显然不只是缺少一句诚恳的道歉。日本的“耻文化”深受中国影响,但屡屡爆出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不得不怀疑,发生如此严重的食品安全后,企业的“耻辱感”何在?

  自主回收

  在日本,由生产者、加工销售者自检发现存在违反《食品卫生法》或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或对消费者食用口感产生影响的食品时,需企业方自主判断是否实施召回的制度,称为“自主召回”(自主回收)制度。

  以东京都为例,企业方一旦发现食品存在问题,在决定自主召回后,必须第一时间向东京都福祉保健局报告。保健局在主页上揭示相关召回信息,有重大违反时,需及时向媒体公开。同时保健局必须去相关企业确认事实并对召回方法进行指导。

  如6月7日的森永牛奶在实施召回时,第一时间就向管辖森永北海道工厂的北海道厚生局及小樽市保健所通报,并及时地向媒体公开,各大媒体也均收到了森永公司发去的信息(release)。北海道厚生局及小樽市保健所依据《食品卫生法》,从6月8日起对森永北海道分公司的奶制品展开详查。

  日本在健康食品、安全食品的开发研究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食品检验标准在世界上也是最严格、最规范的。为此,在保健局网页上可以发现“自主召回”的原因多为“消费期限记载错误”或“标签欠缺”等,这些标示不当都将构成被取缔或自主回收的理由。

  对待安全事故必须“零容忍”

  提到牛奶事故,还不得不提下日本的“雪印牛奶事件”。2000年6月,雪印公司设在北海道的工厂因为在停电3小时后重新启动生产线时,对其加热器中的牛奶未作废弃处理,从而造成病原性黄色葡萄球菌增殖而产生毒素,这些奶粉造成大阪分厂的低脂牛奶受到污染。

  事故发生后,雪印集团所有工场停止生产,超市货架上所有雪印产品全线撤下、一律召回。雪印公司总裁石川哲郎在记者会上,因不堪承受媒体的问责而希望记者会“顶多再延长十分钟”,结果遭到媒体激烈的痛批,当场遭媒体反诘道“看来,时间解决不了贵公司的问题”。

  石川哲郎窘迫地说,“对不起,为了这个事,我已经很久没有合眼了!”,这句发言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但石川遭到的是更激烈的斥责,因为日本国内对待安全事故是“零容忍”。

  日清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长山田敏广在对话新浪财经时也表示,“食品公司必须在消费者脑海中植入‘安全食品’的印象。为了实现这一点,任何一项重要工作都不允许有失败,只要有一次失败,要想重新塑造品牌形象就会难上加难”。

  最终,雪印对危机处理不力招致了民众抵触,经营不善的雪印牛奶工厂不得不宣布倒闭,1925年就已建立的70多年的老品牌毁于一旦,信用破产,也标志着“名牌大企业=安全”的破灭。

  “方便面之父”、日清食品集团创始人安藤百福在经营企业时秉持的信条就是“食足世平”,这一句话概括了老百姓对安全、安心食品乃人生幸福的朴素向往。而安藤百福对属下员工强调的“食为圣职”如今已成为日清食品公司的社训。

  与安藤百福以及日本的食品企业相比,在中国的食品乳制品企业的作为和表态中,无处不都透露出一种“失败的本质”,即严重缺乏安全意识和责任感,若真如某企业声明所言“对消费者高度负责、有效防范风险的态度”,便不会出现如此瞠目结舌的安全事件,更不会在发生事故后,在整篇声明中看不到半句“道歉”的字眼。

  这样的“本质”将让中国的食品企业继续“失去”,失去人心、失去市场、失去立足之本,直至一无所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