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电子烟和掌上游戏机的“擦身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3 14:08 来源: 新周刊

  Twitter和Facebook的成功给创业者们带来一种错觉:所有用户都喜欢并执着于更多与他人相联系的方式。但当电子烟都能自动给你找对象,智能手机能无缘无故放给你看陌生人的照片时,这样的“社交”你能接受吗?

  见面就问手机号码?搭讪就问QQ号?你不觉得这些方式都太老土了吗?!现在,一切能够在地球上存在的东西都想让自己变身社交工具,并且还真用不着问别人要联系方式:你只需要跟意中人擦肩而过,就能用手里的掌机、电子烟、智能手机获取对方的一切公开信息。

电子烟电子烟

  带着游戏机去“擦身”

  2011年2月26日,任天堂在日本推出一款新的手柄游戏系统3DS,除了能让玩友不戴3D眼镜就能获得3D效果,还有独特的“擦身通信”技术——在有无线通信或Wi-Fi的环境中,玩家若两两擦身而过,游戏机上的指示灯就会变成绿色来告诉主人有同道中人。而若主人有兴趣,就可以在“擦身通信Mii广场”来查看另一方的个人资料。3DS的这一功能也绝非一对一,它最多可以支持12款游戏同时互联通信。

  在3DS上市的第二天,就有太平洋游戏网的网友“理想乡”带着3DS在大阪梅田晃了一小时,“擦”到了15位玩家。一星期后,日本记者带着3DS来到宅人圣地秋叶原,用“擦身通信Mii广场”和“任天猫狗”两款游戏,在17点到21点之间“擦”到了53人。

  3DS并非具有类似功能的首款游戏机。2005年,任天堂推出的NDS就已带有无线连接功能:在游戏机处于休眠状态时,可以与一定距离内的其他NDS主机进行数据通信并获得游戏中的新内容。相比之下,3DS掌机更适合“擦身通信代言机”这个称号:玩家完全用不着专门设置游戏进入通信模式,也不需要打开游戏,而且即使进入休眠状态,机器依然会自动与附近的3DS玩家通信。

  此外,3DS所携带的“擦身通信Mii广场”,简直就是一个能够满足游戏玩家所有社交需求的社交网络:玩家可以自己选择头像、头饰,注明自己是哪里人,写上兴趣、梦想,再来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一进入广场,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风景优美的场景和你自己的形象。若有玩家与你擦身而过,他(她)所设定的形象就会出现在屏幕中,并注明这是你们的第几次“邂逅”,这时玩家可以选择是否打招呼。屏幕中的画面就像是日本漫画的对话场景:有对话框、人物表情和背景。如果玩家来到Mii广场,屏幕中会显示一同进入广场的人数,玩家也可在此勾搭同好。在动漫化的“Mii广场”,玩家不再需要浏览Facebook这样的静态网页,寂寞的时候只要拿着掌机到路上晃晃,就能完成勾搭愿望。

  叼上电子烟,你就叼上了Facebook

电子烟电子烟

  在美国,近一段时间里最受瞩目的莫过于登上《纽约时报》的电子烟Blu了。除了出现在林赛·罗韩唇间,Blu还立志成为电子烟界的Facebook。品牌在烟盒上装了探测器,一旦有第二个吸着Blu的人路过,烟盒就会自动发出蓝光并震动(当然是小幅度的),自动变身可以贴身装的“社交网络”。

  这种全新的智能社交烟盒将在6月上市,每包80美元,内含5支电子烟,每支烟可平均吸250次。这个可当做充电器的烟盒除了提醒志明们和春娇们有烟友在附近,还能够提供对方的具体信息:男或女,单身还是已婚,就像社交网站里所能提供的个人信息。

  “你会因此认识更多人,只因为这个简简单单的探测装备。”Blu的创始人杰森·海利(Jason Healy)说。但他并没有指望嘴里的Blu能让自己在曼哈顿多认识几个人:“因为这还是一项新技术。”在海利眼中,Blu最适合在夜店出现。去夜店的人自然就是去社交的,并且他们更希望能在抽烟耍帅的同时千万不要被赶出去——在店外,谁都看不到他们抽烟时有多帅。

  据野心勃勃的海利透露,Blu所具有的这项社交网络功能也将成为智能手机的一个应用程序,用于更真实的交流。公司还打算在电子烟盒上开发一个监测系统,监测人们抽烟的数量并将其汇报给主人——或者他们的医生。

  但是,对此新潮事物持怀疑态度的烟友不在少数。住在布鲁克林的24岁的技术员亚当·奥凡德瑞(Adam Alfandary)就认为,吸烟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抽烟本身就是一种社交,所以用烟来刻意进行社交这个想法,“简直是我这辈子听过的最蠢的事儿了”。

  价值4100万美元的“到处乱看”

  最不愿错过这种近身勾搭的莫过于智能手机界。从2011年3月26日开始,只要在你的iPhone或者安卓智能手机上装上名为Color的应用程序,那么在你周围晃悠的、同样装了Color的人就能通过自己的手机肆无忌惮地看你的照片了。当然,作为补偿,你也可以看他们的照片。

  经历过艳照门的人会觉得这个程序太不靠谱了,但风险投资家显然不这么想——在Color正式推出之前,红杉资本、贝恩资本和硅谷银行就已经给它投了4100万美元。这也是风投大佬红杉资本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推出前”投资。Color团队无限自豪地透露:“这比他们给谷歌的钱还多。”而红杉资本之所以愿意出这么多钱是因为他们认为:“硅谷每十年就会冒出一两个改变世界的公司。Color就是其中之一。”

  Color的底气也跟它牛气冲天的开发团队有关:曾在2009年将Lala公司出售给苹果的比尔·阮(Bill Nguyen),曾创办BillShrink的公司总裁彼得·范(Peter Pham),而产品主管帕蒂尔(D.J.Patil)曾是LinkedIn的首席科学家。在他们看来,Color完全用不着设置什么交流功能,这个程序的全部功能就是用来看附近用户的照片或是小短片。“非要去找个人说话的交流方式真是太两千后了。”Color的创始者认为。所以他们的定位就是:一个可移动的社交工具,但其社交职能只限于“四处乱看”。若非要给这个看似疯狂的应用程序的存在找个理由,那么就是:丰富的分享经历会扩大你的视野,它就像是一场开放的音乐会。

  在此款应用程序发布之前,Twitter、Facebook、《财富》、《福布斯》和《金融时报》都赞不绝口,它甚至还上了CNN的头条。但用户的反应说明,这只不过是一场市场造势而已。Color发布后,广大好奇宝宝冲着4100万美元蜂拥而至,然后,就像爱范儿网的知名写手lordhong所言:“大部分人,包括我,都没搞清楚Color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发布我拍摄的照片?为什么我周围的人可以看到我发布的照片?为什么我要看我周围其他人发布的照片?隐私问题?暴露狂自拍?”

  最后,在安卓市场上,此款软件获得的评价仅为1.5颗星(满分五星)。

  人们真的这么热忠于社交?

  Twitter和Facebook的成功给创业者带来一种错觉:所有用户都喜欢并执着于更多与他人相联系的方式。某些程度来讲,事实确实是这样:根据Forrester调查公司的数据,有超过1亿的成年美国人有2种以上与人联系的媒介,这其中又有超过3000万的成年美国人有超过5种以上的联系方式。但是,通过Color的失败(当然,除软件本身的硬伤之外,人们也并不是很热衷无端把自己的照片发给别人看),或许说明了一个问题:人们确实想通过认识更多朋友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但前提是“朋友”二字。人们从来都只想与有共同语言的人认识,一起度过好时光。谁都不愿意大费周章,最后只认识到一帮只能相互看照片的人。而只为了认识更多人所刻意进行的社交活动,或许Twitter与Facebook就已经能够满足了——在网上插科打诨就好,绝对不要进入能够见面的真实生活。

  Forrester公司专门研究联系方式的分析师查尔斯·高文(Charles S. Golvin)就持相同观点,他认为,类似于Blu和Color等“自动社交网络”根本就是毫无原因的突兀存在。“有同样喜好的人,在擦肩而过的同时能够认识对方,这看起来是个挺好的主意。”高文说,“如果一个人拿着个任天堂游戏机遇到了另外一个,那挺好。但是一个抽烟的遇到另外一个抽烟的?这所谓的‘烟友’所构成的交友原因也太弱了吧?”

  于青/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