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成就生动壁画 拥有风景的房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4 15:43 来源: 南方报业网把风景请入室内,不仅仅是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而且是和风景生活在一起,这是Abelardo Morell给自己的家施展的魔法。“我想给人类一种审视世界的全新角度”,Abelardo Morell这样说。浑浊的世界给了我们一双浑浊的眼睛,他却让人们有了那么一瞬间想从梦境中醒来,好好地看看这个世界。
为了呈现这种“头枕布鲁克林大桥入眠”的魔幻现实感,Morell先生在快门旁边守候了5个小时,只为睡在这张床上的人炮制一个亦真亦幻的梦境。
电影中那种随着主角目光的流动,风景如同一幅流动的壁画游走于目光所及之处—《哈利波特7》的其中一个镜头,便是如此:邓布利多妹妹阿蕊娜的画像,她在画中嘴角含笑,发丝随风轻扬的样子,让人情不自禁遐想起年轻时候憧憬过的美好妹子。这样的流动壁画出现在霍格沃茨的每面墙上,画中人嗔笑怒骂,画中景晦明更替,因为被施了魔法,使得两个不同维度的世界共存而安然自若。
实际上,这样的“幻术”在今日看起来简直不值一提,壁画早已不需要魔法赋予其生命,再一次验证了现实与魔幻世界并不完全冲突,正如已故英国科幻作家克拉克所说:任何科学发展到足够先进的程度,都与魔法难以区分。
摄影师Abelardo Morell早在1990年代,就玩耍了这种魔术,他利用一个经典的光学原理,创作出了如魔法般震慑人心的作品。
小孔的魔法
二十多年前的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正在大学教授摄影课程的Morell(任Bowdin College 和Yale University摄影课教授)突发奇想,决意把教室变成一个巨大的暗箱:黑色塑料布封住所有墙面,正对室外景观的一面墙上开一个硬币大小的小孔,让光线从小孔进入室内。现场所有人的几乎在同一时间惊呼起来,窗外繁华的亨廷顿大街车水马龙的景色竟在教室内墙面流动起来,而这所有画面,又如同摆脱了重力束缚般地上下倒置。平凡无奇的街景经过小孔在“暗箱”内成像,刹那间惊艳非常,震撼效果堪比初涉天上人间。
Morell所使用的“小孔成像”实验,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物理原理,是一个古老而经典的实验,原理跟人眼视物近似:光线从外部投射进来,直线通过一个小孔,把图像投射在暗箱内。同时又因为光线为直线传播,在小孔的地方,不同方向射来的光束互相交叉而形成倒立的影像。最早的小孔成像暗箱,出现在大约17世纪,被用于画家们的创作辅助工具,后来科学家借来观察日食,小商贩则将其制作成孩子们的玩具。18世纪开始,为了捕捉呈现在暗箱内的影像,开始加入化学处理的纸或金属板,形成摄影仪器的雏形。
有风景的房间
当发现崇尚技术流的学生们竟皆为这并不复杂的影像实验倾倒,Morell说:“我意识这个影像实验大有可为。”他的第一个项目,是制作了一个小孔成像装置(灯泡,1991),用于辅助教学的作用,展示发光的灯泡如何通过小孔,把幽灵般的影子投射到暗箱壁上。接下来,他开始试图把整个房间当作暗箱,把屋外的自然影像“搬”到室内墙壁上。为了呈现最佳的视觉效果,他的团队花费了数月时间计算和测试,解决技术上的问题:找出大小合适的开孔直径,最佳的实验时间和方向,使得成像兼具亮度和清晰度。
然后,他开始选择合适的实验场地—条件是“有风景的房间”。第一次实验是在他位于波士顿市郊的家里,窗外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成排的别墅。他在二楼卧室内架好三脚架和相机,将所有房间遮严,窗上刺小孔让光线进入,再设置长曝光时间自动拍摄。8小时之后,相机里的图片和影片令所有观众惊艳,童话般的场景倒置的树木和房子,徘徊在街道的骑自行车男孩,“我感到头晕目眩,我觉得自己似乎回到了摄影被发明的那个震撼人心的时刻”,Morell说。
从此,Morell开始用这个实验创作一系列的作品,把他的视线投向了世界各地,从高楼林立的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到落日余晖的威尼斯。几年后,他开始使用各种滤镜,给图像增加色彩,并开始使用棱镜,使画面投射至室内时不再倒置。同时更换摄影器材,使用对光线更敏感的镜头,缩短曝光时间,这使得他能捕捉到瞬息万变的云、阴影以及其它细节。他还制作了“移动暗箱”—一个黑色的密闭帐篷,小孔位于帐篷顶,能将画面投射到粗纹理的地面,具有另一种强烈视觉效果。
投射到会客厅墙上的远景,令人错觉犹如悬在曼哈顿大桥的半空,或卧、或倚,看时间流过。
Morell先生操纵的仿佛是一种物理巫术,两个空间的光影,明和亮,动和静,重叠、交织、融合在一起。
记者:你是怎么想到要做小孔壁画作品的?
A.M:我的第一个作品是1991年创作的,我用黑胶袋把房间封得严严实实,然后在胶袋中间扎了一个小洞,得到一些投射在墙上的倒置的室外风景图片,看上去挺不错。
记者:后来呢?
A.M: 后来我把这个项目从自己的卧室拓展到了世界各地。我最得意的是,创造了一个链接,把室外和室内两个不同的空间联系融合到一起。
记者:我看过你的作品,挺震撼的。
A.M:最近我们还改良了设备,用上了滤镜,还有棱镜,让图片更清晰,也更明亮,效果看起来更强烈。我自己觉着让这些投射到室内的图片更逼真更自然,能给置身其中的人一种全新的有趣的体验。
记者:你想通过这些作品,给人们传递些什么呢?
A.M:我希望让人们意识到,自然如此美好,生活如此多娇。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现在捕捉影像已经这么简单了,你用这种近乎古老的方式,如此费劲地才能把图片投影到墙上。但为什么如此震慑人心呢?
A.M:我的创作的确是挺费劲,耗时又长。我想人们也许是尊重我的劳动,也尊重这种非自然的自然呈现吧。
自然壁画粉丝团
实际上,还有不少业余人士也在玩利用小孔成像创造“自然壁画”的实验。Flikcr.com上面甚至还有个“大房间暗箱”的小组,允许组员上传自己的创作,讨论成像中的技术问题。如果你想要把室外美景移到室内,他们给你的建议是,实验实验再实验,使用白色墙壁,在获取图像的时候,先刺一个非常小的孔,再根据成像要求,慢慢扩大小孔的直径。孔的直径将直接影响到成像的亮度和清晰度,越大,图像越明亮但模糊,越小,图像越暗淡但清晰。专业的Geek则提供了一个计算公式:小孔直径=0.036XSQR(FD),FD=焦距,更确切的说是孔到投影图像之间的距离,例如三米的房间长度(投影距离),就需要一个2mm直径的孔。另外还可以参考配近视眼镜的镜片厚度的计算公式,
除此之外,民间还有若干自发组织的爱好小孔壁画的网站,其中一些还颇具规模,完成了跨越五大洲四大洋寻找“小孔成像博物馆”的壮举,以下是他们列出来的美国及英国的小孔成像达人及博物馆,总结参观经验,总有一款适合你在家实践:
U.S.A
1. 大相机 ,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州。
2. 圣莫尼卡,加利福尼亚州。
3. 格里菲斯天文台,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
4. 探索公园,萨福德,亚利桑那州。
5. 乔治伊士曼楼博物馆,罗切斯特,纽约。
6. 儿童博物馆,波特兰,缅因州。
7. 暗箱,米切尔公园,纽约州。
8. 切撒皮克古玩协会的移动暗箱。
UK
1. Lacock, 英格兰。
2. Foredown Tower Camera Obscura, Portslade, 东萨塞克斯郡,英格兰。
3. 影像博物馆,布拉德福德,英格兰。
4. 移动影像博物馆,伦敦,英格兰。
5. 克利夫顿天文台, 布里斯托尔,英格兰。
6. 阿伯里斯特威斯暗箱,阿伯里斯特威斯,威尔士。
7. 大暗箱,马恩岛。
8. 邓弗里斯暗箱,天文台,邓弗里斯,苏格兰。
9. 了望台,城堡山,苏格兰爱丁堡。
10. 格林尼治天文台,格林尼治,伦敦。
当布鲁克林桥的景色被投射进一个帐篷的地面时,带上了凹凸不平的纹理和印痕,宏伟壮丽的观感立刻染上了另一种意味,用Morell先生的话说,‘有一种旧时事物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