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田园生活:建筑与自然完美结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3 10:50 来源: 精品购物指南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古希腊这句关于音乐与建筑关系的精妙论喻,揭示出一个真理:建筑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古希腊的哲思与古代东方的智慧不谋而合,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其实,建筑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撰文/王璟 Gerrard 编辑/王璟 图片/CFP 华盖 IC

田园生活田园生活

  建筑是造型的艺术,人们是从它的形体、色彩、空间等要素中体验美感;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人们是从它的逻辑、组合,从它的起、承、转、合等要素中体验美感。如果人类历史上那些壮美的建筑是首恢宏华丽的宫廷交响曲的话,那么现代建筑就是一曲清新典雅的田园小调——未来,人类居住形态的发展趋势将朝着城市田园方向飞驰。

  近日,素有建筑设计领域“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隆重发布,葡萄牙建筑师Eduardo Souto de Moura斩获桂冠。Moura最著名的建筑代表作要数2004年设计的欧洲足球锦标赛赛场布拉加体育馆(Braga Stadium),他通过对场地旁边的山体进行爆破挖掘,使得场馆与山体融为一体。在其建筑理念里,自然和人造要素共存才能造就好的建筑。此外,建成于2008年的里斯本博物馆也是Moura的代表作,它被评审团评为“既公众又私密,对于艺术的展示再合适不过了”。评委称,Moura的建筑设计具有一种独特性,“能同时传达出力量和谦逊,气势和微妙,公共性与私密感”。

布拉加体育馆布拉加体育馆

  Moura设计的布拉加体育馆证明了他所言:“在建筑领域,我最感兴趣的是在自然与人造之物之间取得平衡。”

  把时光的坐标调回2011年1月份的纽约,美国著名建筑杂志《eVolo》主办的摩天楼设计大赛,探索出了摩天楼在有限城市空间里垂直发展的各种可能。未来的城市里可能涌现出收集闪电用于发电的绿色发电站、向下生长的摩天大楼,摩天大楼不仅能自动制备饮用水,甚至能自行清理垃圾。这些瑰丽的建筑,处处可见设计师努力让摩天大楼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苦用心。设计师天马行空的作品证明了摩天楼不单单只是为了增加容积率的工业怪兽,它完全可以成为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

  在被看作是20世纪最著名的瑞士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构想的“光明城市”模型里,大城市的基本要素是摩天大楼、快速交通和大片绿地。一言以蔽之,未来建筑就是享受城市名校、地段、周边配套生活便利的同时,又难能可贵地,或者说稀缺地拥有千亩湿地资源,在城市,坐享田园生活的快乐。

  宋丹 让建筑成为一道自然风景

建筑师宋丹建筑师宋丹

  本土建筑师,曾在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追随中国建筑大师胡绍学先生,在其门下工作学习,北京清远联创建筑事务所合伙人,主创建筑师。

  “作为建筑师,怎样才能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变成现实是我的职责,经过多年实践,生态节能与建筑风格田园化的回归我觉得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两个关键要素。”

  著名先锋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在广州歌剧院的竞标采访中,被记者问及建筑文脉与环境的问题时曾说过:“和谐?周围都是狗屎也要我和谐?”

  言词虽然逆耳,但未必不是忠言。

  常言道,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在这个迷信外来建筑师的时代,经过若干年的实践,我们依然很难看到外来建筑师带给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反而是他们的中庸与妥协,从央视到鸟巢,从国家大剧院到广州歌剧院,建筑在好大喜功的同时对普通人居住生活的漠视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城市究竟能不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我希望这句话后面的问号在新的一年里荡然无存。身为建筑师,这是我的职业心愿,同时,相信它也是每一个和我一样的普通人的生活最高理想。

  要想美梦成真,我知道城市建筑对于这个问题的关键性。也许,正因如此,所以,像生态节能这样的要素如今已成为建筑师在设计任务书中无需注明的一项,用美国建筑师富勒的话说就是“少费多用”;德国建筑师克里斯多夫·英恩霍文更具体地将其明确为:“用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成果,用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较大的使用价值。”

  英国建筑师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被冠以“生态之塔”“带有空中花园能量搅拌器”的美称。49层高的塔楼采用弧线围成的三角形平面,三个核(由电梯间和卫生间组成)构成的三个巨形柱布置在三个角上,巨形柱之间架设空腹拱梁,形成三条无柱办公空间,其间围合出的三角形中庭,如同一个大烟囱。为了发挥其“烟囱效应”,经风洞试验后,在办公空间中分别设置了多个空中花园。这些空中花园分布在三个方向、不同标高上,成为“烟囱”的进、出风口,有效地组织了办公空间自然通风。据测算,该楼的自然通风量可达60%。三角形平面既能最大限度地接纳阳光,创造良好的视野,又可以减少对北邻建筑的遮挡。

  德国的国会大厦同样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项改建工程的前身是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帝国大厦。工程巧妙地利用了自然能源、自然通风和采光:建筑中央的议会大厦上部建有直径40m、高23m的玻璃穹顶,顶下是嵌有360块镜面玻璃的倒锥体,二者的透光和反光作用,使议会大厅能够得到充足的自然光。穹顶内还有一面可随日光照射方向变化而自动调整方位的遮阳板,用以防止眩光。穹顶下的倒锥体又是一个拔气道,利用其“烟囱效应”,同一系列的风口、风道共同构成一套有效的通风系统。利用地下蓄水层循环利用热能,夏季将多余热量储存在地下蓄水层中,以备冬季使用;冬季将冷水输入蓄水层,以备夏季使用。屋顶上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作为部分动力来源。动力燃料由矿物材料改为植物油,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由7000T降至440T。

  当然,如此天人合一的建筑在中国也可以寻到踪影。最具代表性的无疑就是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这座位于苏州古城保护街区、与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毗邻的博物馆在整体布局上巧妙地借助了苏州园林的意韵,又融合了现代的元素。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的屋顶在被科技重新解构诠释后,演变出了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光线的层次变化,让人入诗入画。

  著名生态建筑师丹尼尔斯说得好:“用整体总合设计取代线性思维,才能设计出节约能源的建筑。也许当建筑师从错综复杂的商业市场中抽身而出,回到一个建筑使用者的身份与角度,才能以更平和的心境去对待建筑。”

  试想,当城市中的建筑都化身为一道道风景,当你置身于一个满眼绿意、有着通透的阳光的房间中居住或办公,谁不会感到生活比以前更美好?

宋丹喜欢的建筑设计宋丹喜欢的建筑设计

  1.由诺曼·福斯特爵士1994年担纲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楼于1997年竣工。这座53层、高298.74米的三角形高塔是世界上第一座高层生态建筑,也是全球最高的生态建筑,同时,还是目前欧洲最高的一栋超高层办公楼。

  2.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结合了传统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使博物馆的主庭院就像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3.翻修过的德国柏林国会大厦体现了古典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多种建筑风格,是德国统一的象征。在这个历史悠久却又现代化的城市里,玻璃与钢铁的融合使它成为19世纪与20世纪建筑风格的完美统一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