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博彦科技回归A股上市 未来竞争力存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3 14:33 来源: 中证网

  一度想在海外纳斯达克上市的博彦科技,如今辗转回国,并在11月9日过会。资料显示,博彦科技一直专注于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业务,拟募集资金34891.5万元。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在获得外商资格后,并没有享受“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这一点对于一家盈利性企业来说极为不合理,让市场人士疑惑。同时,博彦科技主营附加值低的ITO业务,在2011年1-6年毛利率下滑的背景下,公司今后的竞争实力也让人质疑。

  蹊跷放弃海外上市

  作为一家软件外包企业,博彦科技在股权变革中最大的亮点在于红筹回归。招股说明书显示,2004年,博彦科技拟海外上市融资,开始搭建红筹架构,但5年后2009年公司又转向国内A股上市,并逐渐撤销海外红筹架构。

  然而,博彦科技为何在精心筹备海外上市后最终回到国内上市?这一点,博彦科技并没有在招股说明书做出明确的解释。但有专业人士认为,博彦科技海外上市受阻的原因很可能在于2006年8月8日商务部等6部委联合发布的10号文,这使得红筹上市的难度增加。

  招股说明书显示,博彦集团(开曼)于2007年2月16日成立于开曼群岛。2007年3月28日,博彦集团(开曼)以发行股份方式,同比例换取博彦控股(BVI)股东持有的博彦控股(BVI)全部股份。此步骤完成后,博彦科技的海外红筹架构完成。此时,10号文已经出台。

  除此之外,分析人士指出,企业红筹架构的搭建在某种程度上有假外资的返程投资,但是一般情况下境内企业都会根据外商投资者企业享受“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但博彦科技却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公司并未享受“两免三减半”的税收,因此不存在追缴税款。

  对此,有业内人士疑问:博彦科技获得外商投资者资格后,为何不享受“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作为一家企业,可以合理避税,却仍然选择境内较重的税负,这对于一家盈利性的企业来说是不合理的,让人疑惑。

  主营低附加值ITO业务

  尽管10号文的出台可能是博彦科技无法海外上市的原因,但记者注意到2010年仍有海辉软件和软通动力两家公司在纽约上市。而按照2006年8月8日10号文出台的时间,这两家准备境外上市的时间并不比博彦科技早,而按照纳斯达克对拟上市公司业绩的高要求,有业内人士猜测博彦科技的业绩增长情况存疑,或者其自身发展有一定的软肋。

  记者了解到,按软件外包领域来分,软件外包主要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两类。ITO主要包括编程、测试等软件开发工作;BPO覆盖领域更广,同时业务层次也更高,除编程、测试等工作外,还涉及对项目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框架设计等工作。因此,BPO比ITO对接包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有更高的要求,附加值也更大。

  据博彦科技招股说明书披露,其在BPO上的业务占比较小,近三年来公司在BPO上的收入仅为0.144亿、0.135亿、0.11亿元以及0.0412亿元。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博彦科技总的营业收入保持增长,但博彦科技的竞争力不够大,仅凭借附加值低的ITO业务获得收入,而这一点则是博彦科技的软肋。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印度是外包市场的龙头,他们主要提供BPO这种附加值高的服务,因此产品价格能够高出一些ITO业务一倍多。而背后的原因在于语言困境,毕竟英语即不是中国的母语,在日常生活中也不用英语交流”。上述分析师说。

  另一方面,尽管博彦科技的前五大客户有微软这样的大企业,但该位分析师认为,这只不过是博彦科技进入美国市场的一个切入点,由于美国市场基本被印度垄断,而欧洲市场则被爱尔兰垄断。“我们觉得在欧美债务危机的背景下,短期日本外包的需求不见底低于欧美,而博彦科技的主营在欧美,因此未来公司在与印度的竞争上显然有很大压力。”

  对于这一点,博彦科技也在招股说明书中承认,中国的软件外包仅能凭借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生存,主要目标市场是欧美和日本。

  前年净利润增长50%存疑

  记者查阅招股说明书发现,由于ITO业务的附加值较小,因此2009年在金融危机蔓延的背景下,导致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经历了近5年来的最低增长。IT服务(ITO)支出受危机影响最大,出现了负增长;业务服务支出受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也出现了负增长。

  不过,在2009年整个外包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伯颜科技仍然保持了净利润高速增长的态势。2009年,尽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较2008年同比增长4.91%。但在净利润上,2009年却比2008年增长48.02%!由于博彦科技主营业务为附加值较低的ITO,那么其净利润为何能在2009年行业趋势向下的背景下达到48.02%增长?

  对此,公司的解释是控制了业务人员人工成本,大幅缩减差旅费用;精简部分高成本的外籍销售及管理人员,减少管理人员场所租赁及其他办公费用。2009年,公司营业成本仅增长402.87万元,而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减少363.05万元和581.26万元。

  不过,记者注意到,2009年末公司应付职工薪酬余额较2008年末增长37.63%,而从现流表的应付职工薪酬来看,这一增长的费用基本上与上述减扣费用相抵,因此2009年净利润增长近50%也被业内提出疑问。

  作为一家技术性企业,博彦科技支付给职员的工资并不高,甚至可以用“血汗工厂”来形容。招股说明书披露,博彦科技的核心人员为13人,2010年其薪酬共计为458.12万元,其中董事长王斌、总经理马强2010年得薪酬均达到44.27万元,而现金流量表里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为3474.811万元,按照公司披露的2010年为3297人,扣除掉13位核心人员后,剩余员工的公司仅为0.919万元/年!而这样的工资额,是否是造成博彦科技每年都有员工离职,且离职率高达10%的原因?

  另一方面,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也不高,2009-2011年1-6月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在3%-4%之间。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研发占比对于一家技术性企业来说是较低,与此同时,在行业倾向于BPO的背景下,公司未来的业绩能否持续增长,获得可观的外包订单亦是引人质疑。

  对于上述问题,记者曾以邮件形式要求公司给予正面回复,但截至记者发稿,仍未得到公司任何形式的回复。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