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涨停敢死队火线抢入6只强势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30 15:27 来源: 中财网

  恩华药业:新产品有望强力助推公司成长

  11年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11年实现收入、净利润为15.9亿元、1.06亿元,同比增长22.1%和38.2%,EPS0.45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40.61%,对应EPS0.44元。06-11年净利润复合增速高达48%。  

  精麻龙头,规避降价风险,受益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公司回避了今年最大的行业风险--降价压力:公司现有及未来可能获批的多个品种属于“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国家管制多,生产企业数量受限,不需要经省级招标采购,降价压力小。此外随着医保支付方式逐步改变,药品从增收工具变为成本项,恩华作为国产品牌药企,应将会加快对外资原研品种的替代;新产品有望强力助推公司成长公司在麻醉用药、精神用药和神经用药方面具有品牌基础,销售网络完善。  

  但受制于缺少新的大产品,收入增速难以进一步提升。目前新品种密集获批,右美托咪定已上市销售,芬太尼刚获批;我们预测异丙酚、瑞芬太尼等重磅品种获批在即,新品种将强力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估值: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小幅上调至26.6元。  

  我们小幅调整公司12-14年EPS(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为0.62/0.91/1.01元(原为0.64/0.91/1.01元),上调对以后年度现金流预测,根据瑞银VCAM得到目标价小幅上调至26.60元(WACC假设7.5%)。目标价对应12-14年预测EPS的42、29、26倍PE。

  (瑞银证券 季序我)

  厦门空港:资源瓶颈打开,非航招租可期

  2011年业绩:厦门空港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9.95亿元,同比增长18.7%;营业成本4.48亿元,同比增长27.5%,实现净利润3.26亿元,合每股收益1.10元,同比上升16.5%,符合我们的预期。  

  正面:吞吐量增长明显好于行业水平,带动收入同比增长18.7%。  

  负面:  

  各业务板块的毛利率同比均下滑,其中航空业务最为显著,下滑4.28个百分点。  

  发展趋势:资源瓶颈打开,结束“半个天空”的历史。去年11月PBN(基于性能的导航)的验证通过和今年3月RNPAPCH飞行程序的运行,极大提升了现有空域的利用率,结束了开航28年来“一个机场、半个天空”的历史,从根本上打破了制约公司终端区流量的空域瓶颈。高峰小时起降已顺利提升至28架次。  

  高增长在今年获得延续,继续领跑上市机场。空域瓶颈的释放、腹地经济的发展、出境游的增长和两岸经贸交流的加深,都持续给机场输送稳定的客流增量。1-2月累积的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幅继续领跑上市机场。  

  航站楼招租预期提升非航增长空间。航站楼商铺4年一轮的大规模重新招租年内进行,带来提价预期,非航业务高增长有望维持,而该业务经营杠杆高,对增厚业绩贡献显著。  

  盈利预测调整:考虑到T2楼投入使用后商业面积增加带来非航收入增加,我们相应上调了今明两年的盈利预测至3.72亿元和4.29亿,合每股1.25元和1.44元。  

  估值与建议:厦门空港的股价对应2012年和2013年的市盈率分别是10.2x和8.8x,维持对厦门空港“审慎推荐”的投资评级。

  (中金公司 杨鑫)

  上海电力:出色成本控制能力+静待核电项目  

  公布2011年年报:公司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73.76亿元,同比上升10.04%;实现营业利润3.32亿元,同比下降26.56%;实现利润总额8.23亿元,同比上升59.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3亿元,同比上升140.25%;实现每股收益0.2165元,公司拟按照2011年底总股本,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5元(含税)。

  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上电漕泾发电2×100万千瓦机组分别于2010年1月和4月投入商业运行,全资子公司吴泾热电2×30万千瓦机组分别于2010年3月和10月投入商业运行,但2011年为全年发电,统计口径的变化使得公司发电量同比增长12.91%,再加上2011年的上调电价,使得公司电力业务收入同比上升12.24%;同时公司通过降低煤耗来节约成本(煤耗同比降低4.7%),部分抵消了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公司电力业务营业利润率同比增加1.19个百分点。除此之外,受益于高煤耗的小机组的关停,母公司的营业成本也大幅下降,其贡献利润减亏2.5亿元。

  其他影响因素:(1)营业外收入:公司2011年由于政府补助大幅增加3.5亿元,综合使得其营业外收入大幅增加3.88亿元,同比上升275%;(2)资产减值损失:公司对江苏贾汪大幅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约1.8亿元,使得公司2011年资产减值损失增加9380万元,同比上升112.7%;(3)财务费用:公司2011年财务费用同比上升1.5亿元,主要在于利率上调和利息资本化金额的减少;静待核电项目:公司拟以不低于5.21元/股的发行价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8亿股股票来收购中电投集团持有的禾曦能投公司的全部股权并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不超过5亿元,届时公司将持有江苏核电30%的股权、秦山三期20%的股权和秦山二期6%的股权,根据公司非公开发行预案中所做预测,若收购成功,预计三电站2012年将为公司贡献投资收益近6.6亿元,公司盈利能力将大幅提升。

  维持“增持-A”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电价上调、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收购优质核电资产未来的贡献和增发导致的股本上升后,我们预计公司2012年-2014年EPS分别为0.33元、0.42元和0.43元,对应PE为15倍、12倍、11倍,维持“增持-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6.6元。

  风险提示:核电运营政策变动、煤价上涨等。

  (安信证券 张龙)

  时代出版:业绩符合预期,稳健增长+估值优势

  2011年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011年实现收入23.48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净利润2.73亿元,折合每股收益0.54元,同比增长10%,符合预期。  

  正面:  

  出版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多元化业务布局。2011年公司教材教辅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一般图书业务重印率不断提升(达60%),同时数字出版(时代e博)、印刷复制等业务均快速发展,2011年总收入实现较大增长。 

  三项期间费用率下降。公司在纸张采购等诸多环节加强了成本控制及整合,同时加强货币资金管理、优化借款结构,有效降低了三项期间费用率。2011年三项期间费用率占总收入比重为11.5%,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负面:  

  预付账款余额大幅上升。鉴于纸张经营业务的扩大,公司为控制采购成本以适当预付款锁定采购价格,使得年末预付账款金额达4.2亿元,同比增加超过90%,对经营性现金流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整体业务毛利率小幅下降。2011年公司总体业务毛利率录得24%,受较高毛利的教材教辅业务收入比重下滑、较低毛利的商品流通业务收入增加等因素影响,毛利率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  

  发展趋势:(1)虽然目前全媒体多点布局对业绩贡献尚小,但长期看优质上游资源+先发下游平台布局的优势将逐渐显现;(2)公司图书出版与影视制作互动经营的快速发展(公司投拍的《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预计将在暑期档上映),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3)积极的资本运作和跨媒体/地域扩张可能成为后续股价催化剂。 

  估值与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2-2013年业绩为0.58元和0.61元,分别同比增长6.7%和6.2%,当前股价对应2012-2013年PE分别为19.2x和18.0x,处于出版板块估值的中低端。考虑到公司的估值优势以及多元化业务带来的业绩超预期可能,维持“推荐”级。

  (中金公司 王禹媚 金宇)

  南京银行:优势不减,降息和降准的受益者

  报告摘要:

  贷存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吸收存款的压力小,负债成本可控。2012年1月行业贷存比(本外币)已达到71.88%,个别上市银行已突破75%的监管红线。而对于南京银行,由于债券投资占比较高,贷存比压力一直不大,这就决定了如果监管层放松信贷管制,南京银行的贷款投放能力不会逊色于其他银行。

  债券投资优势不减。公司债券投资占比高,交易活跃,资产安全性好, 在全行业讨论资产质量风险时,可以更好规避信贷风险;公司资产配置上,债券投资占总资产的27.28%,位列16家上市银行之首。债券配置上,2011年6月底,交易性、可供出售、持有至到期、贷款及应收款投资占比分别为7.98%、26.66%、34.04%和31.32%。能够影响损益表的债券配置占比合计为73.34%。

  公司拨贷比接近2.5%水平,未来业绩压力小。2011年三季报时上市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都在200%以上,而拨贷比达到2.5%的不多,只有农行、工行、建行、华夏银行拨贷比在2.5%以上。拨贷比影响的测算请见我们2011年9月4日的报告。由于内部税务政策不落实,公司也不想匆忙达到2.5%,未来两年间会维持在2.3-2.5%之间。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南京银行2012年-201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为23.7%和21.6%,达到40.15亿元和48.84亿元,每股收益为1.35元和1.64元,每股净资产为8.26元和9.50元。绝对估值法下,公司每股合理价值10.32元。相对估值法下,目前股价对应的2012年PE 和PB 分别为7.23X 和1.17X,维持“增持”评级。

  (宏源证券 张继袖)

  青岛啤酒:绩效+规模导向延续二季度走出基数+成本影响

  公司近况:  

  2011年公司实现收入231.6亿元,同比增16.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14.3%;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8.6%;EPS1.286元。业绩略超我们之前的预期,主要在于四季度突然增加的政府补贴所致。  

  公司年内销售啤酒715万千升,同比增长12.6%;主品牌销售399万千升,同比增长15%。  

  评论:  

  绩效和规模双导向战略仍将延续。中国啤酒行业依然处于走向稳态格局的过程中,青岛啤酒战略从前期的绩效导向转型为绩效+规模双导向,这一战略目标仍将延续:2014年的销量目标为1000千升;预计主品牌将以每年2-3个百分比的速度提升。  

  华润战略转变成行业底部抬升催化。华润雪花在坐稳行业销量第一位置6年之际,悄然提出发展要从“量”向“质量”转变,推出纯生等高盈利产品。目前,啤酒行业可供整合的标的(10万千升以上规模)仅剩40家左右,销量最大、吨酒利润最低的华润雪花的策略调整,将有利于行业底部的缓步抬升。  

  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主品牌系列继续升级。2011年,公司总销量增长12.6%;青岛啤酒主品牌增长15%。其中,小瓶、听装、纯生等高端产品增速更快,销量120万千升,同比增长23%。  

  二线品牌推广遇阻力。年内公司收购的银麦啤酒实现销量40万千升,若扣除银麦则公司实际的二线产品销量出现负增长。同时,年内合计吨酒收入3239元,同比增长3.4%;考虑到2011年1季度主品牌的价格调整,似乎表明二线产品的销售均价在下降。  

  这同公司规模化导向的策略是印证的,但也表明二线品牌的推广遇到一些阻力。  

  公司增长不达平均的区域主要是华北、华东和东南,均是竞争密集的区域。“1+3”的品牌策略中,新品牌山水统一替代的策略,将调整为强势区域保留收购品牌,同时加大对山水品牌的推广。  

  预计规模化导向下,公司的费用率难有压缩。  

  二季度高基数和高成本影响将消除。2012年一季度,由于去年高基数的影响,前2个月主品牌销量下降明显;同时,去年底采购的300美元/吨啤麦也拉低毛利。预计二季度,啤麦综合价回落到280美元/吨左右,同时高基数的影响也将消除。  

  估值与建议:  

  微调2012-2013年EPS为1.49和1.74元,对应当前PE为22.3倍和19倍,维持“推荐”评级。

  (中金公司 乔洋 袁霏阳)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