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恒铁路股价飙升 透支基建预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2 00:32 来源: 中国经营报

  赵锋

  编者按/ “4万亿2.0”版落空。但是在经济放缓的背景下,“铁公基”项目再次担当“救活队员”的角色已成定局。近日,国务院会议确定立刻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此后,又有消息显示,发改委项目审批明显提速。在此背景下,铁路基建、建筑建材、工程机械等与之相关板块的多只个股纷纷强势上涨。由于此次调控并非像2008年那样的凶猛,而更趋于温和,因此,此次A股的“铁公基”行情也被认为是结构性行情。对此,本报记者对相关公司调研,希望厘清“铁公基”上涨背后的逻辑。

  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10个交易日股价飙升四成。在铁路基建投资提速的刺激下,民企国恒铁路(000594.SZ)引致游资的追捧。从5月15日至28日, 10个交易日的累计最高涨幅已近4成。

  然而,多位业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指出,虽然从长远来看,作为国内首家介入铁路的民企,其前景可期,但其间风险重重。实际上,近年来国恒铁路的业绩一直欠佳,而涉及铁路方面的收入占其营收的比例小到几乎可以忽略。即使在利好政策刺激之下,该公司短期亦难取得在铁路业绩上大的突破。

  6月1日,国恒铁路发布公告称,2009年其募集资金投资运营的春罗铁路、罗岑铁路以及酒航铁路因各种原因,并未达到预期的效益。

  游资狂炒

  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该会议提出了包括“投基建”系列措施。由于铁路项目是实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利器之一,因此,铁路基建类的上市公司无疑会受益。

  而此前铁道部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在该意见中,14项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基建以及运营服务的政策,使得民营资本整合一些铁路基建以及运营项目充满了想象空间。

  在双重政策刺激下,拥有铁路投资建设项目的民营企业国恒铁路迅速受到了市场的追捧。

  渤海证券分析师冯小军指出,此番国恒铁路放量大涨主要在铁路基建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游资猛烈攻击而形成的。

  据了解,目前国恒铁路拥有6家控股子公司,业务涵盖铁路建设、铁路运输、大宗物资贸易、房地产开发与租赁等领域,拥有春罗铁路、罗岑铁路、酒航铁路等地方性铁路,铁路里程达187.83公里。

  国恒铁路2011年年报显示,目前国恒铁路投资建设的铁路项目主要为罗岑铁路和酒航铁路。此外,公司间接持有春罗铁路的部分股权。

  “目前公司铁路项目罗岑铁路正在积极建设当中,酒航铁路由于政府规划调整处于优化设计阶段。根据铁路运输及其相关业务具有收益稳定的优点,公司2012年将继续在现有铁路建设早日完工的基础上,积极寻求适当时机参与新的铁路建设项目。”在其年报中,国恒铁路如是表述。

  在宏观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具有民营资本背景的国恒铁路被认为是很可能政策受益的首家公司。但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政策力度还需要观察,因此,国恒铁路的大涨基本已经消化了利好预期。

  前景难测

  国恒铁路进入铁路相关行业一直比较艰辛,但是终于等来了重大利好政策。有业内研究人士分析认为,虽然短期内该公司在铁路方面的业绩还有待提升,但若以长远的眼光看,这家民企的铁路梦并非是空中楼阁。

  据了解,国恒铁路进入铁路相关领域后,确立了“把公司打造成为铁路运输行业中的优质民营上市公司”的战略。而为了实现这一战略,该公司于2008年9月进行了增发。2009年12月14日,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此次增发A股68369.375万股,募集资金总额21亿元。

  此后,该公司利用募集资金收购了中铁(罗定)铁路有限责任公司24.43%的股权、中铁(罗定岑溪)铁路有限责任公司99.4%的股权和甘肃酒航铁路有限公司100%股权,并投资建设罗岑铁路和酒航铁路,加强了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公司拥有铁路里程达到187.83公里。

  尽管180公里的铁路难以与国资号企业并论,可是进入的早则意味着机会随时会来临。国恒铁路在2011年年报中坦言,公司一方面将积极寻求新的机会,适时收购或建设新的地方铁路,扩大公司的铁路运输网络,做大做强铁路运输主营业务;另一方面,公司将充分利用自身具有铁路网的天然优势,大力开展物资贸易,扩大经营范围,丰富经营品种,实现以销带运,以运促销,形成铁路运输和物资贸易的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

  然而,民企在铁路相关方面投资运营要比国资更容易陷入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壁垒”。该公司也言称,鉴于公司2012年铁路项目投资力度的加大和综合物资贸易业务规模的扩大,预计公司2012年流动资金将比较紧张。

  “因为前述几个国恒铁路项目也是一种资源,不排除在新政策下,有别的资本与国恒铁路联合的可能性。”该业内人士还指出,假若有资本与国恒联合,那么将大大降低作为民企国恒铁路所面临的风险。

  业绩失落

  利好政策似乎给国恒铁路的未来成长披上了“金马甲”,但实际上目前该公司在铁路相关方面的业绩平淡无奇,仅180余公里的铁路运营亦难以给公司的业绩带来明显的提升。

  在其2011年年报中,国恒铁路对其范围的描述为“公司主营业务范围为对铁路、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投资及投资咨询服务;建筑材料、金属材料批发兼零售;房屋租赁”。

  2011年相关财务资料显示,目前该公司的主要收入仍来自“商品销售”,铁路运输收入仅占总收入不足2%。

  值得注意的是,国恒铁路引以为优势的6家涉铁路控股子公司,仅湖南国恒铁路实现净利润178万元,而广东国恒铁路亏损236万元,罗定铁路亏损2252万元,甘肃酒航铁路亏损168万元,江西国恒亏损609万元。

  即使在2012年,国恒铁路在铁路方面的业绩依然出现大幅下滑的势态。根据该公司2012年一季度报显示:一季度国恒铁路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55.7%。一季报预计,该公司2012年1~6月净利润600万元(上年同期130万元),同比增长361.54%。

  但业绩变动的原因是由于2012年公司转让子公司北京茂屋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80%股权,实现股权转让收益4213万元;同时,2012年4月转让子公司湖南国恒铁路有限公司90%股权的交易完成,预计实现股权转让收益634万元。此两笔转让收益扣除所得税可实现股权转让净收益3636万元。

  有业内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指出,民资主导的国恒铁路涉铁路途亦面临诸多困境。比如在资金方面,国恒铁路的优势很小,其要在铁路基建等烧钱行业生存,至少短期是非常困难的。再者,进入地方铁路市场愿景虽好,但会遭遇来自地方利益集团的阻力,从而很难实现短期盈利。

  据了解,罗岑铁路不仅通车日期一拖再拖,而且其工程预算也一提再提。2011年7月1日,国恒铁路曾经公告称,“由于铁道部对地方铁路新标准的提高,罗岑铁路立项时间与实际施工时间相隔过长,工程工料机费上浮、征地价格上涨、拆迁数量和征地补偿价格的增加,原材料价格及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导致罗岑铁路建设成本大幅增加。”为此其建设总预算从14.48 亿元直线调整至26.61 亿元。

  之前国恒铁路曾豪言:“强势进入湖南地方铁路区域市场,并以此带动铁路上下游产业的联动,配套大型堆煤货场建设、地方优质矿产陶泥的开发、燃料油经营等。”但是现实却给出了残酷的答案:湖南国恒仅实现盈利178万元。对此,国恒铁路也坦承:“湖南国恒的经营收益远未达到我公司的预期。”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