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1月大宗交易量价齐跌 兴业证券折价率最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00:02 来源: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分析员 黄凤清

  随着大盘阶段性新低的出现,加上春节因素的影响,大宗交易市场量价齐跌。

  1月份,大宗交易活跃度继续回落,成交量及成交额环比大幅萎缩,其中日均成交额接近腰斩。与此同时,折价率则明显上升,整体折价率达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24只个股的折价率在10%以上。纺织服装、农林牧渔、食品饮料3个行业成为“疯狂打折”的重灾区,整体折价率均超过10%。

  大宗交易规模下降折价率上升

  自去年11月中旬起,A股市场持续低迷。随着股指的逐级下行,大宗交易活跃度在去年12月份便已出现下降。

  2012年的第三个交易日,大盘再次刷新阶段性低点。随后虽然走出一波反弹行情,但并没有给大宗交易市场带来起色。1月份,大宗交易延续了去年12月份的萎缩势头,活跃度继续下降。所涉及股票的数量、成交量、成交额均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其中成交总量及成交总额均环比下降了五成以上。

  考虑到1月份有春节假期,交易日较少,《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将日均成交量及成交额与过去进行对比发现,1月份成交规模依然是大幅萎缩,日均成交量仅3243万股,环比降36.16%,日均成交额仅2.78亿元,是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较去年12月份下降43.46%。

  在成交颇为冷清的同时,交易折价率则大幅上升。去年12月份大宗交易整体折价率只有4.76%,而今年1月份则上升至8.22%,高于去年任何一个月的水平。

  折价率飙升,一方面是受春节假期影响,买方资金减少令折价率上升。另一方面,考虑到长假期间会出现不确定因素,买卖双方对长假后乃至后市的看法趋于谨慎。从2011年的数据可以看到,春节所在的2月份,大宗交易同样呈量价齐跌的特征。

  24只个股折价率高于10%

  在大宗交易整体折价的背景下,大多数个股均折价交易。在涉及97只个股的200笔交易中,91.5%为折价交易。其中56笔交易的折价率超过了10%,占比达28%。

  这56笔大宗交易涉及20个申万一级行业。其中,纺织服装行业一笔大宗交易,折价率便达15.11%;轻工制造行业的4笔大宗交易中,便有3笔折价率超过10%,占比达75%。此外,涉及家电、农林牧渔、公用事业、有色金属、食品饮料以及餐饮旅游行业的大宗交易均有半数以上折价率超过10%。

  从整体折价率来看,纺织服装、农林牧渔以及食品饮料这3个行业均超过10%。其中纺织服装及农林牧渔的整体折价率均高于去年12月份的水平,但成交规模均大幅下降,显示卖方急切套现但买方并不积极。

  就个股来看, 整体折价率高于10%的个股有24只。折价率最高的是兴业证券,仅成交了1笔,折价率高达17%,也是单笔折价率最高的个股。紧随其后的是友谊股份,折价率为16.81%。此外,中铁二局、中国服装的折价率也在15%以上。

  整体呈溢价成交的个股有8只。溢价率最高的是广汽长丰,1月18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以较当日收盘价溢价11.33%的价格成交了87.34万股,成交额为1476.05万元。就在此前的1月5日,该股复牌,同时广汽集团换股吸收合并公司的方案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

  我们注意到,在200笔大宗交易中,机构专用席位出现了5次,其中有4次为买入。买入的对象为卫星石化(2笔)、联合化工和常铝股份,买入最多的是常铝股份。而唯一被机构专用席位卖出的一只个股是和佳股份,卖出日恰逢是该股的网下配售股解禁日。■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