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信产业助三一重工收购同行 市场兼容成难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00:02 来源: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记者 王月平

  曾经担心国际化收购一家自己并不熟悉的企业的三一重工(微博),最终还是借助PE的力量,娶了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这一“富家女”进门。

  1月30日晚间,三一重工发布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的议案》。

  根据公告,三一重工控股子公司三一德国有限公司联合中信产业投资基金(香港)顾问公司于2012年1月20日与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的股东Karl Schlecht Stiftung和 Karl Schlecht Familienstiftung签署了《转让及购买协议》,三一德国和中信基金共同收购普茨迈斯特100%股权,其中三一德国收购90%,中信基金收购10%。三一德国的出资额为3.24 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6.54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3.5%。

  “这起收购案属于典型的并购技术和市场的类型,但是,对于三一重工来说,能否将技术真正放在中国,同时,通过该并购获得国际市场,实现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兼容,这将是三一重工与PE机构的最大难题。”优势资本创始合伙人吴克忠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这起跨国“婚姻”虽然属于强强互补,但三一重工依然面临管理及市场兼容等问题,而持股10%的中信产业基金能否获得预期收益,也面临诸多挑战。

  PE提供经验弥补短板

  牵手PE,三一重工完成了对德国企业普茨迈斯特100%股权的收购。

  “PE基金在其中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三一重工提供收购后的管理经验及帮助,从收购的时间点来说,三一重工选择得很不错,但是,摆在其面前的主要任务是其能否有足够的能力经营好普茨迈斯特这头‘大象’。”吴克忠说。

  资料显示,作为德国的一家非上市企业,普茨迈斯特1958年创立,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发、生产、销售建筑设备,尤其是混凝土泵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三一重工,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和全球第六大工程机械制造企业。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近340亿元,实现净利润56亿元。

  然而,普茨迈斯特这块肉并不好吃,原因是三一重工缺乏国际化运营经验。

  对于并购,2011年10月,三一集团总裁及公司创始人唐修国曾表示:“在国际化方面,我们担心收购一家并不熟悉的企业就像娶一个富家弟子进门,可能日后不太好应付,不适合我们。目前,我们倾向选择自己打拼的方式,到国外自己建厂。”

  那么三一集团后来为何选择并购普茨迈斯特呢?

  显然,中信产业基金的进入成为关键,作为拥有10%股权的合作伙伴,中信产业基金除了提供资金,还将提供三一集团最需要的管理经验。

  “作为熟悉并购交易以及拥有大型企业管理经验的产业基金,PE的进入恰好能够有效弥补三一重工的短板,二者的合作是否顺利,是决定这起交易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位投资人表示。

  “在并购的尽职调查及并购规则方面,中信产业基金提供了其应该做到的服务,尽到了责任。”中信产业基金某高层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不过对于并购细节,他不愿透露更多。

  市场兼容成最大难题

  对于并购普茨迈斯特这个“富家女”,三一重工看中的是其技术和国际市场,希望借此扩大市场份额,保持高速增长。

  谈到该起并购,中信产业基金董事长刘乐飞曾表示,双方合并后,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将获得对方先进的技术和国际销售网络,而普茨迈斯特将获得三一重工的资金支持,有利于保持其技术和品牌领先的优势。

  然而,前景并不乐观。

  “首先,从品牌来说,在国际上,普茨迈斯特的品牌强于三一重工,但这家公司自从2008年起其销售收入就一直处于下滑状态。”上述投资人表示。

  资料显示,普茨迈斯特的海外市场曾遍布全球110多个国家,在2007年创下了产品销售高峰纪录10亿欧元,此后业绩一路下滑。2010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降到5.5亿欧元,净利润只有150万欧元。

  而唐修国此前曾表示,三一重工2011年的销售已经达到极限,2012年如果更上一层楼的话显然更为艰难。

  “在国内发展受困之际,三一重工如何扩展同样需求低迷的国际市场,又如何平衡国内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成为三一重工最大的难题。”吴克忠表示。

  携PE海外并购将成趋势

   “在该次交易涉及的三方中,三一重工拥有优秀的成本控制优势及中国市场的销售网络,而普茨迈斯特拥有先进的研发、制造工艺以及国际销售网络,中信产业基金则拥有先进的投资管理经验。”这是刘乐飞对三一重工并购普茨迈斯特的最新解读。

  这个模式,在众多投资人看来,将成为未来许多行业的发展趋势。

  “并购的两个前提,一是企业平台,有海外发展的需要,同时有足够的资本;另一个是资本平台,即有PE基金为其提供专业性服务。而随着中国许多行业的发展,这样的并购交易会越来越多。”吴克忠表示,类似三一重工的并购模式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具有优势,如果说企业要并购的是技术,那么将来能够实现互补,成功的概率也将大很多。”上述投资人表示。

  摆在三一重工面前的现实并不轻松。三一重工宣布收购后,有数百名的德方工人在普茨迈斯特总部门前举行示威。

  “跨国并购必须考虑不同国家在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法律等各方面的差别,双方将如何磨合及消化将成为关键。显然,三一重工在国际化方面要走的路还很长。”吴克忠说。■

点击进入[三一重工吧]讨论

分享更多
字体: